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化实践

时间:2022-03-02 00:15:02  浏览次数: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的提出意味着我国正在逐渐确立一条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改革之路。

培养核心素养最主要的难点是学校教育很难全面均衡地实施六大素养的培养。每所学校的实际状况不同,比如学校设施、师资力量、生源状况、办学保障等,在办学的追求上也就各不相同。因此,每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面的侧重点肯定也不同。对于学校来说,通过校本化的研究,有所选择和侧重地实施核心素养的培养,基本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对学校而言,“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基因。核心素养的提出势必会让学校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心、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学校的课程更加注重增加课程的适应性、贴近学生的生活;学校的课堂教学更加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学校的各类实践活动更加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动手实践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说,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化就是新一轮国家课程的校本化与校本课程系列化,这体现出国家课程的统一要求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施

差异。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分校前身是一所打工子弟学校。2014年,按照石景山区教委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的整体部署,学校由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委托管理,两校实行“一人执两校,一体化管理”。分校从校情出发,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为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经过几年的治理实践,打造学生喜爱、家长信任和社会认可的优质学校。

一、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学校育人导向,重构学校育人理念体系

“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本质是新时期育人目标的完善与重构,其价值取向是回归人本性育人目标。核心素养的人本性育人目标,需要在学校实践中进一步落实。” 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杨志成表示,核心素养校本化是核心素养体系落地实践的必由之路。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载体,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撑。学校转型之初,适逢《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按照“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学校教育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与学校秉承的“为学生选择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学校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出发点,围绕培养“阳光健康、学有专长、懂得尊重、学会选择、大气担当的优秀学生群体”的育人目标,借助绿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积极心理学等理论工具,构建了以“生涯发展”为核心思想的“实分精彩”课程体系。

图1 课程体系图谱

在该课程体系中,学校以学生的成长规律为思考点,将核心素养细分为十个要点:崇尚运动、健全人格、乐学善学、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语言表达、個性特长、人文底蕴、人生规划、社会责任。时刻关注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一百分是完美的代名词,一百分是由十个十分组成,基于“十分”与“实分”(学校简称)的谐音,学校以“实分”学子必备的十个素养为要素,构建了“实分精彩”的课程体系和学生评价体系。该课程体系以学校育人目标为构建依据,以百分制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通过整合实施三级课程,践行学校的办学理念。这一体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校已有育人目标体系的重新梳理和细化,是学校根据核心素养要求而进行的学校课程理念体系的重构,也是对培养“会选择未来”的人的核心素养的校本表达。

进入21世纪以来,为提升人才素养以全面适应未来社会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作为重要培养内容,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类型的学校围绕核心素养进行富有自身特点的实践,成为每一所学校办出特色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建构现有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考虑到学校现有就读学生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从长远上对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进行了重新定位,包括对未来几年学生结构变化的预测。那么,核心素养是如何在课程体系中落地生根的呢?可以从以下几个素养的落实中窥见一斑。

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会选择”的素养?会选择是一种能力,而能通过分析对指向目标进行选择与决策则是一种素质。学生在初一时通过理想教育与兴趣课程的选择重新评价自己,形成主动发展自己兴趣爱好的愿望,初步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习惯;初二时,通过团队活动和志愿活动的选择加强自身的国民意识,进一步对自身的政治理想进行选择和规划,继续通过校队和兴趣课程对自身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并逐步形成特长意识,形成一个阳光健康、大气担当的优秀学生;初三时,结合新中考形式,通过生涯教育和进一步的国家课程学会统筹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与习惯,并为了今后的目标将之贯彻到底。在这三年中,学生从获得大量可以选择的机会,到学会珍惜有限的资源去进行选择,再到产生“能力越强,机会越多,选择越广”的意识,最终形成为了美好人生而不断升华自我的终身发展的本领。把课程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学生在选择中体味生活、规划人生,实现了特色课程学科化,特色课程兴趣化。

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素养?学校始终要求教师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并坚持严格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从而建立起语言的规范意识。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外,学校还通过国旗下讲话、课程展示、主持人培养、实践活动汇报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效果非常显著。例如,通过一学期魔术课的培养,平时很少说话的小B同学敢于在舞台上为大家表演魔术,如今已经成为班级中的当家主持人,还多次在实践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从而对自己产生了崭新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带动了自己和班级各个方面的共同进步。

如何在课程中突出培养学生“崇尚运动”的素养?学校从多个角度建设课程,在保证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阳光体育一小时的基础上,还先后开设了智能足球、射击、橄榄球、网球、乒乓球、篮球等多门选修课程。除了关心学生的身体素质外,学校还通过各种活动将积极健康的体育精神和运动习惯传授给学生,并且坚持将体育教学工作与其他学科整合为综合活动或主题活动,使体育活动成为一个载体而不仅仅是目的。例如,学校连续组织了三年趣味运动会,学生们在活动中感受竞争与合作,更加懂得尊重他人;将多个学科整合在一起,以“‘一带一路’共腾飞”为主题举办主题运动会,本届运动会的主题与“一带一路”战略相结合,与历史文化背景及参与沿线国家特色相结合,力求学生在培养热爱运动情感的同时,拓宽视野,关心时事,学生们在锻炼的同时也感受到各国文化的差异和作为中国人独特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图2 “一带一路”共腾飞主题运动会

二、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价值取向,开展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验

我国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可以概括为四句话: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真实情境是活动载体,领域知识是必要基础,学习方式变革是实现途径。四个方面相互依存,彼此关联,构成一个有机的理论框架。学校要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需要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真实情境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素养导向教学案例的关键要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与各种真实情境持续的社会性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和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让他们置身于各种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在有意义的任务和活动中不断实践、反思、讨论和质疑,学会整合、应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分析、解决各种复杂和陌生问题。这就需要扬弃知识取向、教师讲授、操练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而追求素养本位的、学生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在学校课程实践中,我们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尝试以“多学科融合项目”为引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践。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从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诉求来看,学科融合旨在通过多门学科资源的介入,有效地化解问题,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并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多学科融合教学是目前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加强文理科知识的融合,坚持感性与理性、人文与科学并重;另一方面坚持创新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学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八雅”为主题,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尝试。所谓“人生八雅”是诗人赵同堂写的关于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的八首七律诗。诗人将琴韵悠扬,棋定天下,书破万卷,画笔传神,诗礼传家,酒逢知己,花团锦簇,茶韵飘香藏头于诗,语言俊朗,诗画结合,刻画生动,描摹细腻,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人生八雅”,是心灵对恬静最美好的向往。学校将这一主题按照参与学科数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一个学科为主的主题式学科实践课,如语文学科实践课“古诗意境”和化学学科实践课“酿酒”,这些课程分别以语文和化学课形式呈现,在课中融合语文、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二是两个学科融合的主题式学科实践课,如语文和美术学科整合的实践课“诗中画”和“画中诗”,由语文和美术两位老师共同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三是多个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如酒文化、海洋馆巡礼,此类课程是学生社会实践后的行后汇报课,涉及语文、数学、生物、历史、地理等多学科背景知识,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以课题引领的形式指导多学科融合课程实践。学校生物老师W以课题“新中考背景下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研究”带领她的小团队进行课程创新的尝试。具体做法是:根据各年级主题选取可以进行融合的学科,完成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初一以“植物”为主题,融合的学科有生物、语文、英语、信息、化学;初二以“健康生活”为主题,融合的学科有生物、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初三以“生物的多样性”为主题,融合的学科有生物、语文、英语。选好学科后,通过研讨、调查、访谈收集学生对本主题较为感兴趣的问题,参考学科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完成各主题实践课程的教学设计。然后根据各主题的特点,制定成果展示方案,主要可以采取教师展示课、学生作品展示、学生研究汇报、学生小讲堂等形式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最后通过测试诊断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三、以核心素养培养为课程开发指向,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既是一个有效的课堂载体,满足了课程要求,又能够在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包含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内容。在北京市教委“四个一”活动的要求下,学校将综合实践课程分为行前课程、行中课程和行后课程三个部分。行前课程为行中课程和行后课程的完成奠定基础。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行前课程恰恰是很多综合实践课程忽略的。行中课程一般是采取任务驱动式的课程形式,以任务为线索,也可以设计过程性评价课程,保证学生逐步深入地实践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需要以社会大课堂资源为基础,注重学生主体和学习体验,通过各种工具和要素驱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动力。行中课程结束之后,需要通过产出作品让学生体会到综合实践课程的价值所在。行后课程是行中实施课程的延伸和深入,可以设计成辩论课程、演示课程、实验课程等,课程形式不一,但需要让学生感觉到实践学习不止于此。

行前课案例:飘扬吧!五星红旗——天安门升国旗行前课

本课以北京市教委关于“四个一”活动要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通过了解国旗的组成、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参与天安门升旗仪式的主动性,加深国家意识,丰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课程目标为了解国旗、国歌的诞生和设计理念,以及国旗承载的厚重历史;了解天安門观升旗的特殊意义,明确天安门观升旗的礼仪,通过参加升旗仪式,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核心素养。课程的实施过程,分为五个环节:第一部分“说国旗”,了解五星红旗的诞生,选取五星红旗为国旗的意义和背景资料;第二部分“制国旗”,让学生根据国旗的尺寸和比例,现场动手制作一面小的国旗;第三部分“忆国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关于国旗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加深学生对国旗的情感理解;第四部分“敬国旗”,通过对天安门升旗仪式与其他地方升旗仪式的异同比较,让学生深刻理解国旗象征的国家尊严,产生对国旗的崇敬之感;第五部分“升国旗”,现场模拟升国旗仪式,让学生在仪式中感受国旗的象征意义,加深国家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素养。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品德是由思想品德方面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要素构成,德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知、情、意、行的过程。知是情的基础,情又影响知的提高,行是知、情、意的外部表现,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目的。因此,我们实施德育课程要知行统一,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知是基础,情是动力,行是关键。本课按照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通过以上五个环节,让学生在“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活动中,深入领会国旗的内涵,全面提升学生爱国的核心素养,进而达成本课的教育目的。相类似的行前课程,我们还尝试过《走近伟人——走访名人故居行前课》《走近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行前课》等。

图3 女足决赛

行后课案例:首都是我家 博览知天下——走进首博行后课

新课程改革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和书本,应该让学生走进社会和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本课以探访首都博物馆为课程载体,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自主进行校内总结、展示、提升,了解京剧起源、流派,熟悉脸谱颜色代表的不同含义;通过搜集故宫养心殿的资料,用校园剧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初步探究美食文化中满汉全席的规模及意义;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精深博大,逐步培养学生人文底蕴和国家认同,增强对中华文明的热爱之情。在行中课中,初二师生探访了首都博物馆,同学们带着任务单,在现场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收集有关的素材和文字,拍摄相关图片,边参观边完成任务单。行后课是活动展示部分,四个班级的学生分别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在教师的协助下进行深入探究,在两周后的综合实践汇报课上展示研究成果。经过研讨,最后确定呈现的形式是“戏剧+穿越”,以一个学生的梦为线索,串联四部分内容,最后回到现实社会并畅想未来。第一部分以校园剧的形式进行京剧文化展示,学生展示《说唱脸谱》和《铡美案》片段;第二部分介绍满汉全席,学生用三句半的形式呈现满汉全席的特点;第三部分讲解故宫养心殿里发生的关于“甲午海战”的历史;第四部分由学生现场书写楹联和展示对联及其文化价值。

学生在历时近一个月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仅收获了有关京剧、满汉全席、养心殿和对联的知识,还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文字,查询了大量的资料,提取、整合、理解、思辨、阐释,充分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行后课的展示,给学生埋下了自信的种子,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准备过程和展示过程中得到了全面发展。对于学生而言,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一是阅读量的大幅增加和创作水平的提高,平均每名学生阅读量在两万字以上;二是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历练,很多不擅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越来越流畅,配合越来越默契;三是小组成员通力合作,团队凝聚力得到增强,学生强烈的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合作中感受到了人与人的真情,在团队中懂得了奉献。学校开发出学习新途径,提高对传统文化新认识,对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的研发,体会更加深刻:要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有准备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让学生有兴趣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疑问地走进大课堂;要能够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有计划地走进社会大课堂;要能够传授学生礼仪,让学生有素质地走进社会大课堂。类似的行后课程,还有《养心殿里的對联APP发布会——“借首博特展习对联文化”活动行后课》《我们结婚吧!——首博寻宝之旅行后课》《海洋馆巡礼——海洋馆行后课》等。

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和教学模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能够全面、便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实践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素养的提升,是落实立德树人和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教学途径。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中学分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推荐访问: 校本 素养 核心 实践 培养
[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化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