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3-17 09:38:17  浏览次数:

摘 要: 文章具体分析了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 对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环节进行了剖析, 重点阐述高职院校在通信专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提出了培养策略,在培养思路和方法上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通信专业 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中通信专业学生的培养现状

通信专业是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话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各种通信系统的原理,研究快速有效传送信息的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通信系统,开发符合要求的通信工具等。其培养目标为:掌握现代通信基本理论,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能适应通信领域内网络、系统、设备及信息交换、传输、处理方面的工程设计及运行维护,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应用技术人才。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在通信运营与管理、通信设备制造、国防、外交、安全、公安、广播、交通、民航、厂矿等行业中,从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实现、调测、维护等工作以及为客户提供各种相关技术服务。

1.课堂学习环节。课堂学习是现阶段教学的主要手段,在校学生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通信专业所学课程通常也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但是在数量上比较不如财会、管理等专业多。(1)基础课,不但内容多,而且都有一定深度,比较难掌握,这是因为在专业课中有大量的分析计算部分,数学功底不好就难以理解和掌握。(2)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有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和技术、软件工程、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专业英语等。通信专业是非计算机专业,在学科大类上属于物理学科,所以要学习相当多的物理类课程;而通信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又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因此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是不可或缺的。(3)专业课,专业课有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扩频通信、光通信、程控交换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等。根据细分的专业方向不同。就通信专业的学科特点而言所需掌握的课程不仅量大而且难度高就目前高职院校而言从教学学时和学生双方面都很难达到要求。

2.实验实践环节。通信专业属于工科,特别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于实验实践环节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环节,所以安排的内容也比较多。主要包括专业实验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前者主要有通信原理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系统实验等;后者主要有高级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电路综合实习、专业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学生就不是只会纸上谈兵了。但在实际很多高职院校中实验设备是严重短缺的而且与现场设备间有很大差异。

综合以上专业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致使很多通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都很难达到用人单位的就业需求,无法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在通信专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通信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随着电话用户的增多,通信业务在国内迅速的增加,通信事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因此,通信领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教育教学要跟得上时代。

用人单位希望学生们在专业知识方面:掌握电路与信号分析、通信系统、信号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的理论,以及各种通信网、通信设备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在应用技能方面:具备相关的工程设计、调测、维护运行的初步能力;在计算机方面:熟悉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具有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在外语方面:具备信息检索和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在人文方面: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以团队合作精神、较好的待人接物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为主的基本素质,以知识的“精”“通”并重、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工作能力,以自我知识更新能力为主的职业素质。上面几方面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通信专业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二)有利于高职教育稳步发展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阶段,对高等教育在量的发展和质的提高方面提出了历史性的要求,同时社会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短缺又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同时,家长和学生希望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获得更强的就业能力和更多的发展机会。社会需要更多能直接到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在近几年高校扩招的前提下,我国的高职院校应把大力发展应用型人才教育当作学校发展的良好机遇和生长点,充分利用办学资源,做好高职院校特别是在通信这样应用性强的专业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对学校的发展会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

三、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与方法

对于目前高职院校里通信专业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和学生都有责任,在这里不讨论学生自身的问题,仅就学校方面,笔者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

(一)优化课程结构

关于专业基础知识宽泛与专业知识精通之间的矛盾。由于培养时间和学生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两手都要硬”。师资、设备等条件较好的学校通常以精于专业知识为重点,把学生按专业方向细分为移动通信、光通信、计算机通信等小专业分别培养,对非本专业方向的课程不安排过多课时,学生精于某个方向而其他方向略显不足;条件一般的学校则着眼于学生的适应面和再教育,以专业基础知识面宽为重点,学生“通”有余而“精”不足。最好能够以“精”为重点的做法,毕竟除了那些喜欢到处跳槽的,一般人的工作方向和内容还是比较固定的,用人单位大多也是喜欢“精”多于“通”。

(二)适时添加新技术、新知识

关于学生对尖端技术了解太少,跟不上技术发展潮流的问题。一个技术从提出到基本成熟,至少要好几年时间,再出版相关书籍又要一两年,所以教材中的技术知识一般都落后于该技术发展,不久就开始老化了,因此更新速度很快的技术知识不适合以开设课程的方式来介绍。学生希望在学校学到符合当前潮流的知识和技术,以有利于自己以后的升学和就业;教师则希望保持课程的连贯性,因为要符合潮流,教材就要不断变化,教案的内容就要经常变更,导致备课比较困难,容易影响教学质量。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通常采取不定期举行讲座的措施来弥补,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本人认为应当尽可能地更新教材,让学生跟上技术发展的潮流。如果实施起来有困难,教师可在上课期间向学生介绍一些该技术的最新发展情况。

(三)加强实践课程

关于学习时间与实践时间之间的矛盾。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开列的招聘条件中赫然写着“有n年相关工作经验”,这让应届毕业生们大为不解:刚刚毕业尚未踏入社会,哪来的工作经验呢?答案要在培养计划中找。在校时间只有短短几年,如果学校安排学生们“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实践时间必定有限。本人认为应该考虑突出工科专业以应用为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的特点,增加实验实践环节在培养计划中的比重,让学生获得相对较多的实践甚至工作经验,以应对这一情况。

(四)技术学习与人文素养提高兼举并重

关于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整天面对着逻辑性很强的知识,接受的都是理性思维的训练,人文素养不足成了理工科学生的通病。虽然不少学校规定了理工类学生必须取得若干文科类课程的学分,但大多数都是选修课,许多学生或选而不修,或混个学分了事,成效并不明显。如果能把诸如音乐、诗词鉴赏、心理学、社交礼仪之类的课程列为基础课,像英语一样常抓不懈,这种情况一定会有所改善。

总之,高职院校应落实“教育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根据形势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反馈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方式,力争实现通信专业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既精又通、理论与实践并重、综合素质高的培养目标,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真正将通信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技术人才,届时将出现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三方受益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赵东.通过强化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教育与职业,2006,(17).

[2]汪华.高职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铁道出版社, 2006.

[3]赵中建.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6.

[4]王毅.高等职业教育设置的理论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访问: 培养 通信 高职院校 人才 专业
[关于高职院校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