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活动方案 >

复杂环境下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规划研究

时间:2022-03-05 08:21:57  浏览次数:

[摘 要] 本文针对长江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内著名高校的培养方案和现代企业系统信息管理特征的基础上,论证在培养方案中增设复杂系统相关课程的必要性,结合长江大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和实施规划。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信息管理; 复杂系统; 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 专业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1 . 03 . 03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1)03- 0064 - 03

1引言

信息技术的应用现已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企业十分需要既懂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来支持信息化建设。在这种背景下,以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产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等为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称信管专业)的毕业生理应受到社会的青睐。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2009年各专业的就业数据显示,信管专业的平均就业率为75%~80%,仅优于审计学,与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相当,而“211”院校的就业率稍高,达到85%~90%[1]。可见,信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社会发展状况并不匹配,这表明学生目前接受的课程训练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一直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但大多数改革只侧重于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的调整[2],缺乏创新性教学理念的植入和系统的实施规划。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样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存在专业特点不突出、生源流失严重、专业对口就业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在分析国内重点高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活动发展复杂化的趋势,提出涵盖复杂系统相关课程的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措施。

2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自1998年新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该专业的设立是为了培养既懂经济管理,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与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各大高校的课程体系均以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科学为主,但由于各院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状况不同,其课程设置的导向存在部分差异。

目前大多数信息专业由管理学院或工商管理学院等管理类型的学院创立,如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学生除学习信管专业知识外还要学习大量经济管理课程,培养的学生知识背景过硬,就业情况较好。另一种由图情档院系发展而来,建立起信息管理学院,学院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如武大的信息管理学院、北大的信息管理系、人大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等都是这种类型。北大信管专业拥有良好的科技情报专业培养传统,该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除计算机科学技术和管理学方面的课程以外,还包括有数字图书馆、IT项目管理、IT 服务管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流程管理、图书情报一体化研讨等体现学科发展特征的课程。中国人民大学的信息资源学院是在档案学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设立的信管专业以政务信息管理为特色,所开设的课程也突出了档案学的相关技术与管理,如信息记录技术、信息政策与法规、咨询原理与应用、政府网站的构建与运作、政务信息系统规划设计、电子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政务信息安全管理、中国政府与行政、政务信息加工处理、公文处理与管理、中国政治制度、外国政治制度等特色课程。第三种是在原有图情档院下建立信息管理系,利用所属学院的资源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如南京大学的信息管理系隶属于公共管理学院,该专业在原来图书馆学的基础上,从信息处理加工的流程出发,将此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知识按照逻辑顺序进行整理,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特别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导入和应用,如网络信息资源、数字图书馆、电子商务、图像处理、元数据、网络营销等均列入新课程体系中。中山大学的信息管理系隶属于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这种专业设置方式在国内并不多见,但其优势在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并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

3信管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3.1课程体系设置强调专业培养的特色

从各重点高校信管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一方面这些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大致相同,在管理学科方面突出会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在计算机方面强调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并且注重两学科综合的课程,如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反映了专业发展的学科特色及其应用方向的针对性,如政务管理、工业工程信息管理、图情档信息管理等。从长江大学信管专业发展的现状看,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课程设置方式更适合作为课程改革的参考。从清华大学培养方案设置的理念和内容分析,其课程设置的专业特色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课程体系强调数学基础和工业工程理论的教学。清华大学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融合经济学、数学和计算机技术于现代管理中,而其在信息技术和工业工程学科方面的优势巩固了融合的效果。清华大学在管理方面特别注重复杂系统建模与决策、商务智能与决策支持系统、系统工程、数据模型与模糊信息处理、优化模型、统计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都需要坚实的数学基础和工业工程管理理论作支撑。例如,该校的基础课程开设了实变函数分析,主要内容包括Lebesgue 测度、可测函数、Lebesgue 积分等。该数学工具将研究对象从连续函数扩大到可测集合上的可测函数,可使微积分在比较宽松的环境中运用。其计算机原理课程包括许多工程内容,如半导体电子基础、数字逻辑电路、信息的计算机表示方法、计算机硬件工作原理和汇编语言等。

(2) 课程内容注重新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导入。新知识的导入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社会需求发展的新趋势,对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例如,清华大学设置了牛鞭效应导论课程,通过对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展开深入的讨论,让学生了解供应链管理产生的背景和基本概念等,并培养学生探索新问题的兴趣。再如,在面向对象的程序开发方法课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还介绍了面向对象范式下的标准建模语言UML和相应的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并结合需求工作流、分析工作流、设计工作流、实现和测试工作流讲授相关的主流开发工具和方法。在新知识的导入方面,南京大学的课程设置同样体现得比较突出。例如,将数据挖掘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对信息资源的处理;借助数学理论、超文本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信息检索算法的研究;利用模式匹配技术开展多媒体信息检索的研究;采用数据仓库思想建立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此外,数字图书馆、图像处理、元数据、网络营销等反映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均列入课程体系中。

(3) 课程教学面向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在学习运筹学的基础上,清华大学还开设了优化模型及软件工具课程,讲授构造实用优化模型的一般方法、典型的实用优化模型以及其计算机求解方法。特别是,课程还从管理科学领域最好的应用型杂志Interfaces上选取最新的运筹学应用案例,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和分组讨论后在课堂上讲解这些应用案例。该类课程让学生实现了从理论学习向实际应用的转化,培养了学生构造现实问题模型的能力,并训练了应用Excel、GAMS、ILOG等软件工具求解结构较复杂模型的能力。

(4) 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清华大学现已开设了部分系统科学相关的课程,如系统工程、决策与排队论、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课程等。例如,动态系统分析与控制课程着重讲解现代控制理论的状态空间方法和系统控制方法,包括系统运动规律、特征、稳定性、振荡等概念,系统能观性与能控性、输出反馈、状态反馈、状态估计等,并大量应用管理、经济、社会、文化、工程等领域的例子对各种概念、原理和方法进行说明。这类课程重点在于介绍系统分析和控制的原理,探讨如何利用系统科学、控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利用复杂系统理论引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它由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人事管理、安保管理、后勤管理、设备动力管理等内部子系统和外部环境组成。企业系统既不会停滞于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对立状态,也不会停滞于企业和外部环境的协调状态,而是沿着企业更加适应外部环境的方向不断地运动和演化。演化过程中,企业系统需要不断地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3]。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增加,企业与外界进行的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越来越频繁,经营管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面对复杂的企业管理问题,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应该是尊重其所固有的复杂性,用复杂性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4]。现代复杂系统理论为企业复杂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指导,其理论基础包括传统的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以及日益受到重视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5],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复杂系统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的基础,现已广泛地应用于公司治理、供应链和物流管理[6]、技术引进、信息技术的应用[7]以及教学研究[8]等方面的研究。显然,新的经营环境使企业系统内部以及与供应商、顾客、竞争者、政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频繁,对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信息管理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产生了新要求。如果信管专业的学生不能理解现代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复杂性,就无法设计出适用性较好的信息系统,也无法使信息管理方案更具有柔性,因此,十分有必要将复杂系统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系统科学理论,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现代企业系统中信息流管理的流程,把握信息系统整体与局部、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并利用控制论的方法来管理和处理系统的偏差,使信息管理活动能按预定目标进行。信息论能让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传递、加工与处理工作的细节,为学习和应用信息管理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则能为学生认识和研究信息系统更新与变革的规律提供新的科学依据,认识系统内因、外因和控制措施对系统演化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能使其思维系统更加有序和活跃,这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信管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初步框架

长江大学信管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设计与开发企业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而这种以基础理论和简单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偏离了现代社会的真正需求。缺少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瓶颈[9],而复杂系统相关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指导学生从整体和权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供了方法论上的依据。长江大学的总体教学模式是以大类培养为基础的,因而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3个阶段。其中,专业培养阶段,完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多元培养阶段是指学生在修完专业教育的规定学分后,可以自由地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就业创业类”3条发展路径中进行选择。结合这种“三步走”的原则和增设复杂系统相关课程的必要性,现提出信管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参考性框架。

4.1专业定位

培养能在各级行政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特别是石油企业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规划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4.2培养目标

通过开展通识基础理论、企业管理流程、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信息资源管理及知识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训练学生进行系统性和权变性思维的能力,能针对具体的管理问题提出基于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具备良好的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信息资源管理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

4.3专业特色

通过双语教学课程的建设,强化学生的英文交流能力和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利用信息系统或应用软件定量地分析和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学校在石油地质领域的优势,选择性地培养学生具备设计与开发面向石油行业的信息系统的能力。

4.4复杂系统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

复杂系统课程体系规划由基础理论类课程和应用类课程组成。基础理论类课程包括复杂系统导论、随机过程、排队论、对策与决策等课程。复杂系统导论重在介绍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的思想、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应用领域,让学生建立起用数学模型去描述系统结构和变化的框架;而随机过程、排队论、对策与决策论是复杂系统应用课程的基础。应用类课程包括管理复杂系统建模、经济控制论、系统工程等,主要目的是结合复杂系统的基本原理、理论模型和流行的新方法来讲解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实例。复杂系统建模课程介绍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模型优化、结构方程、数理统计模型等在复杂系统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经济控制讲授经济系统的状态、功能、行为方式,介绍经典的状态空间方法和最优控制理论,用于揭示经济系统控制的原理和一般规律。

4.5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规划

针对现有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及增设复杂系统课程的要求,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规划如下:

(1) 大类培养阶段需要加强专业方向的引导。大类培养既要做好英语和数学基础的教学,也要强化与专业相关的通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进入到大学专业研修的角色。信管专业相比其他管理类专业不容易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学生对该专业的学习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造成就业导向或学习目标上的迷失。如果不强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会造成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大量流失的问题。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信息应用技术的培养非常重要,而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大类培养阶段就让学生明确自己可以向哪些方向发展,目前的流行技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并鼓励学生提前自主学习。基于此,大类培养时需适当增设与学科门类相关的基础课及专业导论,这样既可以减轻专业教学的任务,又能使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模式到主动进行专业研修方式的转化。例如,增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计算机硬件原理、操作系统、管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基础课程,这些课程难度不大,但能让学生进入经济管理类学科的角色;特别地,针对信息专业学生要开设专业导论课、程序设计基础及C语言,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又能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 专业培养阶段注重创新思维、工业工程原理和信息应用技能的培养。以复杂系统导论、随机过程、排队论、对策与决策、信息计量学、应用管理统计、技术经济、运筹学、商务英语为专业必修基础课;以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和企业管理类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包括系统工程、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分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决策支持系统、多媒体技术、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投资学、生产运作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质量管理等。在此阶段还需要引入复杂系统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开设复杂系统建模与优化、经济控制论等作为专业选修课程。

(3) 多元培养阶段以面向企业应用或研究的课程选修为主,实现学生发展方向的分流。可以开设ERP理论与实践、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电子商务、IT项目管理、Web应用技术、IT与管理及技术创新、办公自动化、电子金融、信息政策与法规、信息咨询原理与应用、机关管理、政务信息加工处理、公文处理与管理、石油行业软件开发等课程。这些专业选修课程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以引导学生明确个人的发展方向为目的,可以成为学生就业的方向或深入研究的兴趣点。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选取其中的2~3门进行学习,并以此作为完成毕业设计或社会实践的知识铺垫。

(4) 实践教学需要强调创新性产学研合作模式。建议实践教学设置4个主要环节:首先,第一学年期末进行企业生产实习,实践时间安排2周(1学分),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本流程,理解信息化对企业生产管理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信管专业的兴趣。其次,将程序设计与数据库设计实验合并为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安排时长为6周(3学分),锻炼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实践能力。再次,第三学年结束时安排信息管理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背景,学习如何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存储、利用和评价等工作来支持企业的日常经营和战略的制定,安排6周时间(3.5学分)。第四阶段,学生在大四的第一学年根据自己的发展计划选修相关课程,安排8~10周的时间进行课程的理论教学,然后自主选择实习单位进行毕业实习(4周,2学分),最后结合个人的实习体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12周,6学分)。

5结论

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涉及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引入的重大改革。受现有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限制,该培养方案调整规划的实施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信管专业师资力量的引进,为复杂系统相关课程的开设充实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学校要协调各个院系的课程安排进度,通过共享学校优势专业的教学资源,来增强信管专业在强化英语交流、定量方法的应用和石油企业信息管理方面的特色。另外,该培养方案还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学校和学院要对产学研合作教学基地的建设给予更灵活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信息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并对现有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调整,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区间分布[EB/OL]. http://edu. people. com. cn / GB / 116076 / 11720542. html. 2010-05-19.

[2] 王学颖,黄淑伟.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4(3).

[3] 宋加升,李柏洲. 协同环境下组织变革因互动关系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2005(4).

[4] 刘汉民,郝英奇,易余胤. 基于复杂系统的公司治理[J]. 中国工业经济,2006(2).

[5] 吴大进. 协同学原理和应用[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6] 张志清.基于非线性与复杂系统理论的供应链管理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06(5).

[7] 叶磊,冯玉强.基于复杂系统的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影响因素研究[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14(4).

[8] 王丽君,赵春晓.基于复杂系统的课堂纪律转变的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30(3).

[9] 唐景莉.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08-27(1).

推荐访问: 培养 调整 规划 环境 方案
[复杂环境下信管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整规划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