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细菌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

时间:2022-05-06 16:40:04  浏览次数:

摘 要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加,不仅使医疗费用不断上升,也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

抗生素是20世纪最重要的医学发现之一,对控制人类感染性疾病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有些医师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滥用抗菌药物,结果导致耐药病原菌不断增加,不仅使医疗费用不断增高,而且使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不断增加。据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10月用药统计,抗生素的用药费用为21 444万元,占医院总用药费用的44%。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制止的话,那么21世纪人类有可能失去抗生素这个有力治疗武器,

重新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

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科学家们认为:可能是自发的,也可能是通过基因突变,让细菌获得了对抗抗菌药物的能力,使抗菌药物活性减弱,甚至失活。同时,耐药菌还能够通过繁殖,把耐药基因由同种细菌传播给其他细菌,使多种细菌对不同类的抗菌药物产生多重耐药性。人们滥用抗菌药物治病,是人体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畜牧业用抗菌药物防病、治病,用抗菌药物促进生长,喷洒抗菌药水为农作物治病,杀虫等,都能使人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

细菌主要通过四种方式抵制抗菌药物作用,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主要是β-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钝化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和MLS(大环内脂类-克林霉素类-链阳菌素类)

抗菌药物钝化酶,使抗菌药物失活或结构发生改变;抗菌药物作用靶位改变或数日改变,使之不与抗菌药物结合,β-内酰胺类是临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其作用靶点是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目前研究发现由PBPs改变而引起的耐药细菌主要有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流感嗜血杆菌、淋病奈瑟氏球菌等G-细菌;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之不能进入菌体内;通过主动外排作用,将药物排出菌体之外。另外,细菌分泌细胞外多链糖白复合物将自身包绕而形成细菌生物被膜,也是导致耐药的原因之一。

我院对抗菌药物耐药性检测结果

对我院化验室2003年12月~2005年9月631个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用FDA认可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非娇嫩细菌常规药敏试敏试验和报告的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药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取样主要为前列腺液,其次为中段尿液,痰液,创口分泌物。其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9.9%,52%,12%;它们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①阿奇霉素88.59%,88.89%,75%;②氧氟沙星82.28%,83.33%,62.50%;②菌必治75.97%,86.11%,50%;④先锋必42.96%,44.44%,37.50%;凯福隆52.67%,75%,37.50%;利福平48.54%,47.22%,37.50%;丁胺卡那48.79%,61.11%,37.50%。其中大肠埃西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1.90%,5.50%,3.30%;它们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氧氟

沙星56.10%,34.21%,34.78%;阿奇霉素51.2%,71.05%,30.43%菌必治46.34%,15.79%,39.13%;先锋必46.34%,31.58%,13.04%;觊福隆40.24%,3.58%,47,83%;氨苄青霉素40.24%,36.84%,34.78%:庆大霉素29.27%,21.05%,34,78%;先锋5号46.34%44.74%,43.48%:哌拉西林30.49%,0,23.68%,13.04%。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主要检出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用于药敏实验的10种药物中。耐药性最高的药物为阿奇霉素,其次为氧氟沙星,再次是三代头孢类药物

细菌耐药临床治疗对策

首先应当严格规范医师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临床药师应定期给医师讲课,讲解抗菌物的抗菌范围、不良反应、滥用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严重后果,如何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根据药效学,药动学特点和患者的生理特征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原则上尽量选用窄谱的抗菌

药物,联合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对严重的混合感染再选择广谱。高效的抗菌药物。对于由于产生灭活酶或钝化酶而出现耐药的细菌,可应用对酶有一定稳定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酶抑制剂或换用其他敏感的抗菌药物。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监测: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在未确定致病源,药敏实验结果未出来之前,往往进行经验性治疗,根据患者感染部位、症状、程度选择,推测可能的致病菌,进一步选择抗菌药物。因此,对致病菌的耐药性进行监测,预计耐药细菌的流行状况,并及时通报给临床医务工作人员有重要意义。防止耐药基因播放: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以是先天的或是基因突变产生的,但引起耐药菌的流行主要是外

源性获得耐药,如带有耐药基因的质粒或转座子在细菌间的传递。因此,对于耐药细菌的感染应注意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或减少医源性交叉感染。开发新的抗菌药物:防治耐药性细菌感染的积极方法是开发新的抗菌药物。①改造现有药物,以保持其原有的对细菌靶位的作用。②开发辅助药物以钝化其耐药机制。③应用细菌基因功能学以发现作用于新靶位的新的抗生素。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刘裕昆,汪复,主编.实用抗菌药物学.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t998,18~25

2 李显志,张丽,王浴生.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1998,19:34~45

3 汪复.革兰阳性球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治疗对策,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35~238

4 金少鸿.抗生素在食用动物中的应用以及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1,21增刊:21

5 周惠平.临床细菌学面临的挑战.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9,22(1):12

推荐访问: 耐药性 细菌 对策 临床 治疗
[细菌耐药性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