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时间:2022-05-02 12:35:03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4.85%、90.9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78.79%(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PT及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但尚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钙;临床疗效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劳累性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或者猝死之间的疾病,主要特征为进行性增加的心绞痛症状、心绞痛持续时间延长或者新发日间或夜间心绞痛。本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特殊,如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1]。我院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获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4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6例,排除具有出血或者出血倾向者,合并活动性消化溃疡以及肝肾功能障碍者,血压>180/110mmHg者,具有心肌酶升高者,近期内具有脑出血史、手术史、外伤史以及凝血机制障碍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21例,女12例,年龄50~78岁,平均(63.21±2.25)岁;心绞痛发作次数,8例1~2次/3d,18例1~2次/d,7例≥3次/d。对照组男23例,女10例,年龄52~80岁,平均(64.01±2.42)岁;心绞痛发作次数,9例1~2次/3d,19例1~2次/d,5例≥3次/d。两组年龄、性别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视力病情予以吸氧、调脂、扩张冠动脉、营养心肌以及强心利尿等基础治疗,予以硝酸酯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100mg/d)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经腹部脐周皮下注射,5000IU/次,1次/12h,连续给药7d为疗程。

1.3观察指标 每日检查患者的情况,询问其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电图ST-T段变化,并测定患者的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观察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标准 心绞痛疗效: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降低并且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80%;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50%~80%之间;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硝酸甘油的用量减少均不足50%。

心电图疗效:显效:心电图降低ST段或者T波倒置均恢复正常或者接近正常;有效:心电图压低ST段回升>0.05mV,但尚未恢复正常水平,T波倒置平坦变直;无效:心电图表现与治疗前比较几乎无改善。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绞痛疗效 观察组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为84.85%,较对照组的72.73%显著提高(P<0.05)。

2.2两组心电图疗效 观察组的心电图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较对照组的78.79%显著提高(P<0.05)。

2.3两组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BT、CT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PT、APTT较治疗前有所延长,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PT、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但尚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出现明显血象异常。

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3例(9.09%)皮下注射局部存在轻度瘀点,未见其它不良反应,均能够耐受治疗;对照组1例(3.03%)轻度恶心呕吐,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粘附性增加,诱发冠脉痉挛、形成血栓以及冠脉不完全性阻塞,导致血流量急剧减少,进而引起心肌缺氧缺血所致[2]。

肝素抗凝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疾病的进展,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风险。既往常用普通肝素往往因凝血酶抑制过度而诱发血小板减少、出血甚至是骨质疏松等,临床应用受到限制[3]。低分子肝素钙是在传统普通肝素的基础上降解和纯化所得的新型抗凝药物,其对于Xa凝血因子活性具有强效抑制作用,能够有效有效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缓解患者的高凝状态[4]。且因其分子量较小,较少与血浆蛋白相结合,半衰期较长且生物利用度较高,故抗凝效果显著,且具有明显的剂效关系。此外,其还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能够促进建立侧支循环。但其对于凝血酶Ⅱa活性的抑制作用较弱,故对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较小,减少了出血等副作用[5-7]。

综上所述,常规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用药安全可靠,无需实验室监测,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孔繁明,张占修,孙金柱,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5):445-446.

[2]王雪芹.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6):144-145.

[3]张远政,赵崇瑜.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81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2009,4(2):91-92.

[4]严春姣.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089-1090.

[5]张杰,张桂娟,李岐梅,等.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综合临床,2011,27(8):808-809.

[6]沈玲,范开萍.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08).

[7]裘玲霞.低分子量肝素对老年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及凝血系统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1(09).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 肝素 心绞痛 定型 不稳 疗效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