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时间:2022-04-28 10:15:03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50%,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2.5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 R9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c)-0076-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一种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包括血栓形成、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与黏附增加等[1-2]。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也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至关重要。近年来,本院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制订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3],不包括严重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和肝肾功能损害患者,且心功能在Ⅰ~Ⅱ级。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34.56~82.17岁,平均(56.39±12.18)岁;病程2.31~14.17年,平均(8.27±3.63)年。对照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5.56~81.96岁,平均(55.16±13.01)岁,病程2.53~14.74年,平均(7.42±3.7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包括休息、吸氧、低脂饮食,给予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调脂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连续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河南新帅克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75 mg,早晨顿服,连服4周,同时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深圳市天道医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846)5000 U,12 h/次,治疗1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静息及发作时心电图ST段改变情况,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临床疗效标准 ①显效:硝酸甘油用量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比用药前减少>80%;②有效:硝酸甘油用量或心绞痛发作次数比用药前减少50%~80%;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3.2 心电图疗效标准 ①显效:静息心电图倒置T波转为直立,缺血性ST段恢复> 0.1 mV或恢复正常;②有效:静息心电图主要导联T波变浅>50%或缺血性ST段恢复>0.05 mV;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25.681,P=0.018)(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电图改善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χ2=21.528,P=0.023)(表2)。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的冠心病类型之一,也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机制主要包括血管斑块破裂、出血诱发局部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血管斑块破裂或内膜损伤诱发血管收缩痉挛;斑块因脂质浸润而快速增大,使血管腔狭窄更加明显[4-5]。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变化多样,既可迅速进展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般常规治疗包括休息、吸氧、低脂饮食,给予硝酸酯类药、阿司匹林、调脂药、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本院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氯吡格雷是一种血小板ADP受体拮抗剂,能显著地抑制血小板激活作用[6]。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抑制钙依赖性纤维蛋白原受体与血小板表面糖蛋白Ⅱb/Ⅲa结合[7];通过拮抗血小板膜ADP受体实现抑制血栓素A2形成;促进血小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使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含量增高,从而实现抑制血小板聚集[6]。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和溶血栓作用,并且低分子肝素生物半衰期延长,不易被血小板第4因子灭活,血浆蛋白与低分子肝素结合少,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使患者出血现象减少[9-10]。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联用能增加其疗效,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能显著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具有协同加强作用,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安永青.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174-175.

[2] 冯维杰.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45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30-31.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0,28(6):409.

[4] 王研.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2,12(3):134.

[5] 赵彦文,牛银贵.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0):141-142.

[6] 张岩,冯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抗血小板在不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61-62.

[7] 苏宏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治疗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学,2012,18(6):814-816.

[8] Yusuf S,Zhao F,Mehta SR,et al.Effects of clopidogrel inaddition to aspiri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without ST-segment elevation[J].N Engl J Med,2011,345(7):494-502.

[9] 吕兰淑.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8 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7):967.

[10] 李国良,王建国,罗桂金.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2):175-178.

(收稿日期:2013-05-20 本文编辑:郭静娟)

推荐访问: 肝素 心绞痛 定型 不稳 格雷
[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