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十二时辰与中医临床护理

时间:2022-04-13 10:01:27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44-01

中医历来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联系,除季节、地理、环境外,昼夜对人体的影响也很重要。护理工作贯穿昼夜,根据时辰施护,既是中医护理特色,也充分体现出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昼夜的变化伴随着阴阳的此消彼长,由于天人相应,阳气在白昼偏盛且趋于表,夜间偏衰而趋于里,故疾病在一日内也就呈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为加强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提供了依据。中医护理的基本特性是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护,并始终贯彻着预防为主的思想,为求做到防治结合,以防为重,祖国医学早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与之对应,人体有十二条经络,我们称之为十二正经,每条正经各有所主的脏腑。十二正经是人体的主干线,气血按十二个时辰的阴阳消长有规律地流注于十二经络之中,同时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也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使人体的活动保持着阴阳的协调统一。人体经脉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规律,不是人体主观能控制的,而是天人相应使然。把这个规律用在护理上,就是顺势诊治和护理患者。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一昼夜用十二地支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对应经络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每值某经所对应的时辰则该经功能活动相对旺盛,自身敏感性增强,因而对诊治、护理效果产生影响。与脏腑配属对应也是同理。

一寅时护理肺经保证睡眠

寅时即凌晨3时-5时,是阳气的开端,是人从静变为动的转化过程的一个起点,此时需要深度睡眠。肺朝百脉,即全身的血脉都直接或间接地汇聚于肺,然后输布全身。寅时肺经当令,对全身的气血进行分配,如果没有深度的睡眠,就会干扰肺对身体气血的输布。如果此时患者醒了,且很长一段时间翻来覆去睡不着,我们要让患者尽快大口地咽几口唾液就暂能起到补气血的作用。中医认为唾液由人体精气上升而形成,它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溢、聚、散、降,升降循环,滋润着人的五脏。《黄帝内经》说涎为肺之液,唾为肾之液,共为人之先天和后天之本。寅时醒来伴汗流浃背,说明肺气不足,无力助心火以驱散内寒,故寅时肺气盛才能发汗解表。如果是老人就更要注意,因为气血不足易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二卯时护理大肠经按时排便

卯时即早晨5时-7时,天就亮了,也就是天门开了,与之对应的就是地门,即人的肛门也就要开了,人的气血这时也到达大肠,身体经过一夜的代谢也将废物送到大肠,所以需要排便。最重要的是清除宿便,即长期便秘积累起来的毒素。大肠经有吸收水分生津液的重要功能,便秘就是人体的水分太少,大肠吸收大便的水分过度,相反则腹泻。如果此时腹泻称五更泻,多因肾阳虚,即在一天之中阳气最微弱或未盛的五更时刻,脾气运化得不到肾阳的温煦,大肠经气不足,另外人经过一夜的睡眠,体内的水分随着呼吸道、皮肤和便溺等丢失,机体的水分入不付出,故此时应喝一杯温开水,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大肠排泄。

三辰时护理胃经吃好早餐身体好

辰时即7时-9时,胃经当令,这时是人体全天活动的开始,阳气开始旺盛,人体处于阳盛阴衰之时,故要补一些阴气,食物属阴,即此时应该吃饭,许多患者因忙于各种检查和治疗而忽视早餐,这是不对的。因为上午是阳气最足的时候,食物很容易被消化,早餐应该吃热食以保护胃气,并细嚼慢咽使消化过程顺利进行,不至于产生嗳气、反酸等不适。

四巳时护理脾经养后天之本

巳时即9时-11时,脾经当令,脾主运化将食物转化为精血,输送到五脏六腑,若不吃早餐,脾在空运,五脏六腑失养,则人体就会产生不适,如头晕等,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此时辰阳气已出,阴气已藏,是脾运化水谷最旺盛的时段,是一天中人体精力最充沛的时段,也是适合患者做各种治疗的时候。若脾失健运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甚至身体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症状表现。

五午时护理心经生死攸关

午时即11时-13时,心经当令,此时阳气最旺盛,阴气开始生发,是天地之气的转换点,不应人为干扰天地之气,正是午休的黄金时段,有益于身体的健康。但午休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人会进入深度睡眠状态,大脑中枢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后反而会感到更加困倦。

六未时护理小肠经调整营养分化清浊

未时即13点时-15时,小肠经当令,小肠是食物停留、消化时间最长的地方,小肠把饮食从外界真正转化成属于人体自身的功能物质—气血。《素问》说: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之焉。如果这一功能异常,可导致消化吸收障碍,表现为腹胀、腹泻、便溏等,有时会出现后背痛、脖子不能转动、手发麻等,这是小肠经血虚导致,也是心脏供应不足,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另此时有些患者会出现脸红、心跳加快等,这是心脏在示警,因为脸红是心火外散的重要表象之一。

七申时护理膀胱经排毒好

申时即15时-17时,膀胱经当令。膀胱经是身体的篱笆,遮护着全身的肌表,是身体的边防。《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都是指膀胱为尿液聚集的地方,津液即指尿液,在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下被排出体外。若膀胱真阳不足,其存津储液的功能就会减弱,若虚火过旺而导致津的功能过度及液的功能不足,导致脏腑组织的液体过分排出,便会出现尿多、便秘、皮肤干燥。若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水液不能排出体外就会导致水肿。此时要多喝水,促进膀胱功能,有利于身体毒素的排出。

八酉时护理肾经养先天之本

酉时即17时-19时,肾经当令,如果说卯时代表一天的开门,那么酉时则代表一天的关门。人体同自然天地一样,此时进入秋冬的收藏时机,气血流注肾经,是储藏精华、调养肾脏的最佳时机。此时身体表现出的病变则是肾的藏精功能出现问题,酉时发低热提示肾气大伤。肾经旺时,再加上补肾药的作用,对肾虚的恢复会事半功倍,医生在临床上可以运用这个规律。如果患者身体比较弱又不便于服用汤药,就采用中成药治疗。早上空腹吃补中益气丸,下午六点左右吃六味地黄丸,偏肾虚者可下午六点服用金匾肾气丸,会得到较好的疗效,护理人员应督促肾虚患者此时服药。

九戌时护理心包经保心脏

戌时即19时-21时,心包经当令,阴气正盛、阳气将尽的时辰,静心养气,先睡心,后睡眠。《灵枢?邪客》中说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戌时休养就是护理好心脏,患者可以鼓掌。按中医的全息理论,人的手掌就是整个身体的一个缩影,全身的12条正经当中,有6条到达两掌,分别位于手掌上的肺经、心经和心包经,手背上的大肠经、小肠经和三焦经。鼓掌可以起到疏经活络,调理气血,激活心经和心包经,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心主神志,手心为劳宫穴,两手心相合,正好实现了心神的交合,使心气得到收聚,心神得到养护。

十亥时护理三焦经养阴育阳

亥时即21时-23时,三焦经当令,天地归于安静,是一天中承前启后的关键时辰,阴气极旺将衰,阳气已尽将生,安身定神,养阴育阳,休养生息,违则伤神损体。中医讲天人合一,白天属阳,是活动治疗、消耗精力的时间,晚上属阴,是养精蓄锐、机体修复的时间。身体疲劳就会犯困,提示患者该养阴即睡觉。所谓的阴阳不是侠义存在的,两者是互相滋生的,晚上睡觉养阴,白天才有阴可用,才能接受各种治疗以利于机体的康复。把阴养好,是为更好地发挥阴的功用。违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总原则,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紊乱,不利于机体的恢复。因此,要告知患者务必按时上床睡觉。

十一子时护理胆经养护阳气

子时即23点-1点,胆经当令,中医认为子时和一年里冬至相对应,就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初长的时辰,此时养阳是关键。阳气是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阳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觉,睡眠对于养阳气来讲至关重要。金代李东恒认为胆者,少阳春生之气,春气升则万物安,故胆气春生,则余脏安之,所以十一脏取决于胆也。也就是说胆具有少阳春生之气,能使脏腑皆受气而功能作用发挥正常。若患者此时没有睡觉,就会把刚升起的一点阳气耗尽,致第二天没有精神,也不利于进一步的治疗和机体的康复。医护人员应劝导患者无论如何夜里十一点以前务必上床睡觉,十一点的时候进入相对沉睡的状态。也可在入睡前轻轻拍打胆经部位以助睡眠。

十二丑时护理肝经养好肝血

丑时即1时-3时,肝经当令。肝主藏血,《素问?五脏生成篇》说:“人卧则血归于肝”,人体在此时辰进入深度睡眠状态,以利于肝血的代谢,如果此刻没有好好休息,肝血便不能及时回流,不能推陈出新,肝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丑时是养肝血的最佳时辰。肝藏血以血为本,肝养目,柔筋,营气的物质基础是营血,如果营血匮乏则储藏于肝的阴血会不足,就不能满足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就会乏力,不耐劳累,且目无血养则会变得干涩,血不养筋则筋肉屈伸无力,血虚则肝目失其柔和之性。另心主血,肝藏血,心主神,肝主魂,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就会失眠多梦。丑时处于熟睡状态,就能养好肝血。夜班的护理人员要观察此时患者的睡眠情况,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从肝论治。

按语:护理工作在临床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自始至终协助医生完成临床诊治过程,就像医生一双锐利的眼睛随时观注患者每时每刻的各种变化。护理人员在日常治疗工作的同时也应当用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指导患者调护,并将十二时辰身体及其症状的异常变化与医生及时沟通,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两者有机结合,不仅能实现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更是辩证施护的实质和中医护理的精髓。

推荐访问: 浅谈 临床 护理 中医 二时
[浅谈十二时辰与中医临床护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