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时间:2022-03-02 08:09:41  浏览次数:

摘要: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仅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使用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就业创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创新

前言

机械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教育无疑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如何将创新教育与教育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专业相融合以发挥更大的效能,是目前学者、学术关注度较高的几个方面。

1 从创新视角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重构

1.1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进行渐进式培养,夯实基础,需要进行体系基础建设、能力培养、大赛平台检验等多个环节。

首先要进行体系基础建设,理论知识是学生进行实践的支撑,所以学生要汲取丰富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师资队伍应培训为一支具备工程背景的高素质教育队伍,才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训练;实践平台建设涉及开放实验室、CDIO室、创新平台建设;再者评价机制应该根据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要求,根据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制定评价体系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考核。

其次,对学生能力培养主要在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工程理念、协作能力、团队意识,尽可能地贴近工程实际,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培训期,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顺利成长,同时也能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

最后,能力需要检验才能显现效果,在校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亚太机器人大赛、金相大赛、创新创业教育训练计划、创青春、红点等专业特色明显的竞赛类大赛。参加大赛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认清差距,创新的方向更加明确;另外通过各个大赛带动一批学生,形成“以点带面”的效应,在专业内、学院内、校内形成创新的风气,提高学风。

1.2 将信息技术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手段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已经在各行各业发挥重要作用,智能制造已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趋势。高校专业课程要主动对接信息技术,加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积极探索在专业教学中如何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更好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在课程中对于一些无法开出的实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在课堂给予学生进行展示,作为实践教学的辅助措施。像车辆专业的驾驶实习,可以借助模拟驾驶器使学生对车辆基本操作进行掌握,然后再上车,做到事半倍的效果,同时也能够节约实习经费,一举两得。

2 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方法

2.1 改革目标

在当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如果沿用传统模式培养学生,不及时转型,势必影响自身的生存。转型发展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针对此模式提出以下改革目标:

2.2.1 学校教学方式转变:由以课堂传授为重点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以比赛和项目为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通过调研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完成一个比赛或者一个项目,提升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交流的能力。

2.2.2 弱化期末考试,重视实践教学过程的考核:重视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和学生相互渗透到各自的项目中来,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2.2.3 突破传统的顺序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时先理论后实践,改革为边理论边实践的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各自创新意识,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

2.2 改革的方法与探索

2.2.1 结合工程实际教学

教学时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多举一些实际生活或工程中的例子,这样才能使教学更生动,学生的兴趣才会更浓。例如对于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毂联接等零件设计,分析失效原因是讲课的重点,在以往的课程中,学生们普遍学习效果不佳。若增加几个零件陈列室,从各企业购置一些失效零件,制作一批较大的零件模型。上课时带学生去陈列室,这样学生对每种零件的不同失效形式及螺纹、蜗杆旋向,轮系的布置等就有了直观的认识。以我系现在讲解螺栓联接内容为例,一般在陈列室上课,对于学生困惑的螺纹左旋右旋、螺纹牙型及其应用等问题,一看便知,一用便会。同时结合很多工程实际来分析,这样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了螺纹联接的重要性,学生对这些实际性的东西非常感兴趣,听课非常认真。

2.2.2 开发弹性学时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整合现有资源,开设新实验。比如自行车装拆等,有如下优点:自行车相对来说属于比较简单的机械,自行车中有链传动机构、铰链连杆机构、弹簧、螺栓、螺柱、离合器、轴、轴承等机械零件与构件,也包含相当多的机械基础知识。通过拆装自行车,能够使学生了解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本知识,掌握机械装配方法,使学生肚子里“有货”,再进行机械产品创新设计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可适当穿插一些材料热处理、零件结构工艺性等问题,多样化开展学习活动,不必将实验课时限定在2学时。此外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用竞赛和学生大创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当给予学分奖励,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2.3 課程设计融合到理论教学中

为改变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脱节的问题,在课程学习开始时就将课程设计题目和任务布置给学生,课堂理论教学按照课程设计的计算顺序为主线依次进行,每讲完一部分内容就将课程设计的有关任务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听课,学生可以充分思考自己遇到的问题,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同学交流,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刻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的相关计算基本保持同步,最后再安排集中时间进行画图、整理计算说明书、小组讨论答辩等,避免了学生为了赶任务而抄袭他人,整个课程设计质量普遍提高。

结语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创新不足将导致竞争力不强。对国家而言创新不足会在国际竞争中落后;对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创新不足将导致学生在就业中处于不利地位。只有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学生要勇于担当,在实践中进行锻炼,在创新中自我升华。

参考文献:

[1]赵强等.基于创新教育和CDIO理念的机械类专业案例教学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3):133.

[2]邓辉,刘德胜,石磊.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反思与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17,8(8):154-155.

推荐访问: 浅谈 机械制造 中职 改革 创新
[浅谈中职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