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

时间:2022-03-02 00:10:26  浏览次数:

总结,我设计了调研走访——去粗取精——设计课程——鼓励参与——互动交流——思考反馈的微课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提升课程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帮助。设计制作微课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一下一些原则:

(一)趣味性与时政性相结合——吸引住学生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学生思想在课堂上容易走神,所以,首先课堂中的微课一定要吸引住学生,要学生爱看。怎样做到学生爱看?我觉得首先要有趣味性,比如可以从近期与道德与法治课堂内容相关的热门时政事件入手,采用漫画、动画、截取相关视频片段等形式呈现,可以使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轻松、愉快,学生也容易接受微课中的道德与法治知识点,从而内化为自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次,微课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亲和感。尽量将教学内容与初中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从初中学生的生活中获取教育素材与案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我选取身边的河涌整治——“一河两岸”工程、垃圾分类、废旧衣服回收屋等作为保护环境微课素材;选取“沙湾飘色”、“赛龙舟”等作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岭南文化)微课素材。

(二)个性化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收获同样的效果

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要了解学习对象的特点,并根据不同对象的特征应该用不同策略去设计制作微课。因此,在设计微课时,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各自特定,进行差异化设计。对于性格外向的同学,鼓励参与微课的录制,采取撰写小品剧本、参与表演小品和情景剧、发表简短演讲等形式,引起共鸣,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征求他们的建议,并积极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思考,鼓励他们和别的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在集体中获得进步。微课也可以结合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差异性制作: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同学,可以侧重案例分析,更多的拓展知识面;对于基础薄弱一点的同学,可以注重课程概念呈现,把基础的概念通过多样形式讲通、讲透。

(三)及时反馈——让不同声音引发深度的思考

微课不能仅仅停留在“看”,互动和思考才是最终目的。通过微课观看和思考,课堂参与讨论等形式,增强课程的互动性。在微课的结尾留下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很多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老师,留下的问题通常是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这点建议改善。可以提出一些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方面进行深度思考;深思熟虑后,下一次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积极地引导他们各抒己见,发表精彩言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的同时,引发更有价值的创意。这就避免了一堂看完微课看老师老师,老师独自讲授课程的尴尬局面。

(四)构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逻辑关系与知识脉络

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总复习课一般是让学生提前看看课本(提纲),做做习题进行浅层预习,知识的整理主要通过课堂传授实现,这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兴趣不高且学习效率低下。利用微课进行复习,可以再在总复习翻转课堂中,课前学生对知识的梳理主要是老师通过网络提供相关的微课视频来完成,这些视频可通常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自制视频。这种通过微课进行深度复习的方式,延长了课堂学习的时间,清逻辑关系与知识脉络,构建思维导图学生感觉充实有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我在教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和预防犯罪》,我设计的一个专门构建“思维导图”表格,帮助学生梳理对比各种违法行为的不同点、相同点、练习以及预防对策等等。同学们通过这个微课,可以比较轻松的掌握了相关知识点,尤其是能够清晰的区别不同违法行为,突破了难点,突出了重点。

四、突破瓶颈,让微课“最优化”

微课制作的技术问题是影响微课质量的一大瓶颈。微课的制作可以分为原创开发式和加工改造式。加工改造式就是将已有的优秀教学课例(录像课例),经过加工编辑(如视频的转录、切片、合成、字幕处理等)并提供相应的辅助教学资源(如教案、课件、反思、习题等),进行“微课”化处理。

原创开发式可以有多种技术手段,包括录屏软件录制、摄像工具录制、录播教室录制、专业演播室制作和用iPad录制。“用iPad录制比较好操作,比如可以下载SHOWME这个软件进行录制。”

在制作选题时,知识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如果该知识点涉及另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时需另设一节“微课”。不论是那种类型,采用那種策略,只有微到极致,方为质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解放学生,解放老师,同时为未来的移动终端在自线主学习奠定了资源建设的基础。

五、科学利用,避免过度“神话”微课模式

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在“场景化”教学、“生活化”教学等方面,作用明显。但笔者认为,微课目前仍是辅助教学手段,不能过度依赖甚至一概而论的去“神话”化微课的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万变不离其宗,不能脱离实际,脱离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有可取之处,不能因为崇尚“微课”就因噎废食:唯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辩证的利用微课,才能收到最好的课堂效果。

【注:本文系南沙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NSKY2017038)】

[ 参  考  文  献 ]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2011.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

[3]李婉嘉,徐晶.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2013.

[4]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2013.

[5]《微课、慕课的建设误区与发展建议》,胡铁生,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

[6]《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胡铁生,2014年第4期《广东教育》(综合版).

[7]唐点权略论构建主义视觉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策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01).

[8]钟显添.“微课”小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16).

[9]郭莉.浅谈微课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4):105-110.

[10]周彦.“微课程”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

推荐访问: 浅谈 法治 道德 初中 教学中
[浅谈微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