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创新及创新效率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05 08:26:44  浏览次数:

摘 要:从创新以及创新效率的理论研究出发,对国内外关于创新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述评,希望能够借助创新、创新效率的研究综述为基于我国国情的企业创新行为的合理化以及创新效率效率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创新;创新效率;效率评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1-0024-03

1 国内外创新的理论基础

1.1 国外的创新理论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1912年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最早明确提出了创新概念及理论,又于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相继在《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两书中对该理论加以运用和发展,形成了经济学领域的创新理论,他将创新看做是对生产要素进行的重新组合,同时将创新划分为五个方面的表现形式,一是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生产一种全新的产品,即产品的创新;二是摒弃老旧生产方式而采用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在原有的社会关系下,开辟新市场,拓展新的生产关系;四是原材料方面的创新,包括了原材料来源的创新,以及原材料交易方式的改变与创新;五是在新旧制度交替的背景下,进行工业组织的创新,即形成全新的企业关系。

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Mansfield)认为,创新实际上是一项发明或一种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首次应用,只有直接与新产品有关系的技术变动才是创新。他对创新的界定成就了他的“技术推广理论”。曼斯菲尔德对“创新”的界定为后来学者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

美籍德国经济学家门施(Mensch)认为,创新是指技术的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的体现,技术创新的扩散和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经济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当技术出现僵局,经济则将停滞甚至下滑。

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Freeman)认为,创新是指“第一次引进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中所包含的技术、涉及、生产、财政、管理和市场等诸步骤”,其根据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有关技术创新、企业发展及经济发展的理论总结并提炼出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模型,称为熊彼特创新模型(I),即企业家创新模型,在这个模型中突出了三个因素:第一,重视和强调企业家的主体作用;第二,追求超额利润是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第三,技术活动是外生的经济变量,处在现有企业和市场结构之外,基本不受市场需求的影响。

上述三位学者代表了熊彼特之后对“创新”概念界定的一个趋势,即将创新认定为新型生产方式或技术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而这种应用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在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以经济学家索洛、罗默为代表的技术创新新古典学派,运用新古典生产函数原理和数学技巧,表明增加资本、劳动的投入量不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而技术创新才是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而以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期为代表的制度创新学派则是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一般静态均衡和比较静态均衡方法对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制度分析,并且充分肯定了制度创新对于技术创新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也并不否定技术创新对改变制度安排的收益和成本的普遍影响。技术创新的新古典学派以索洛(S.C.Solow)等人为代表,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技术与其他商品一样存在公共商品、创新收益和非独占性、外部性等市场特征,适当的政府干预将极大地促进技术创新的进行,其建立了著名的技术进步索洛模型,专门用于测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技术创新的新熊彼特学派坚持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传统,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提出了技术创新扩散、企业家创新和创新周期等模型,侧重研究了企业的组织行为、市场结构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2 中国创新理论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吸收学习了国外创新理论的基础上,于1999年首次正式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概念,具体认定为: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占据市场份额并实现市场价值的过程,并结合我国国情相继对各行业、各产业进行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施伯琰(2008)等人对我国医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概况做出了初步的总结,为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茅宁莹学者进一步阐述了医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指出医药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应呈多元化趋势并且动态发展,李建敏(2002)从技术创新角度出发,根据我国医药企业的自身情况,根据技术创新战略、医药企业的四种研发模式,提出了我国医药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2 效率及创新效率的研究综述

2.1 效率及创新效率的理论研究

现代经济学的核心是效率理论,古典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在其鸿篇巨著《国富论》里就阐述了经济学的精髓是分工效率理论和竞争效率理论,而新古典经济学继承了亚当·斯密竞争效率思想,却摒弃了亚当·斯密的分工效率理论,用配置效率-帕累托效率,取代了效率概念,之后的新奥地利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又提出了动态效率理论。

斯密提出了劳动生产力的概念,劳动生产力就是属于劳动效率或生产效率的范畴。同时,斯密认为通过分工可以有效地提升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此外,斯密阐述的“天赋自由与竞争体系”本质上就是竞争效率,虽然斯密没有明确的提出竞争效率的概念但是其著作与言论却反映了竞争效率的思想,并且他认为竞争效率在实现优胜劣汰的同时又促进了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优保障。

一直以来占据微观经济学统治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被称为主流经济学),以稀缺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效率为研究对象,即研究稀缺资源在全社会各种不同用途之间的收益或效用,该学派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即配置效率最优。同时,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和抛弃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思想,认为配置效率等同于经济效率,效率是配置效率的简称。

在新古典世界里,由供、求双方组成的市场代表了经济社会。在此基础上,新古典经济学对配置效率的研究,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同而分成两支:一支是马歇尔采用供求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配置效率理论,另一支是建立在瓦尔拉斯总体均衡分析基础之上的帕累托效率理论。

马歇尔将完全竞争的生产者假定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代表性企业的边际成本函数即为供给函数,而市场供给函数为所有企业供给函数的代数和;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函数即为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与需求函数的联解即为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完全竞争市场由于满足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从而可以实现配置效率的最优,用社会总福利最大化表示,社会总福利是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而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瓦尔拉斯总体均衡分析基础之上,对效率作如下定义:对于某种经济的资源配置,如果不存在其他生产上可行的配置,使得该经济中的所有个人至少和他们在初始时情况一样好,而且至少有一个人的情况比初始时更好,那么这个资源配置就是最优的,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后人将这种最优配置效率称为帕累托效率。

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法雷尔(Michael·Farrell)将效率引入经济学评价中,并用测度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运算,他认为“技术效率”就是控制生产的技术条件和市场规定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既定要素投入生产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最小成本(CL)占实际生产成本/投入水平(CS)的百分比。他认为技术效率是指控制技术投入这一要素不变的前提下,最低成本占实际成本的比重,即使用最优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产出的形式;规模效率是指控制技术投入这一要数不变的前提下,由于生产规模的变化而导致经济收入变化。

2.2 创新效率评估方法研究

国外对于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最早对区域创新效率评价进行研究。他们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成长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揭示了硅谷形成“凝聚经济效应”的条件。然而,定性分析的方法很难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全面、科学的平价,但其探索性的工作对后人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20世纪70年代后,自从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提出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Aigner和Meesusen等人提出随机前沿分析(SFA)之后,这两大测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业绩评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方法的基本模型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基本模型的众多衍生模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80年代,国外对技术创新效率的评价形成了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业绩评价方法体系。该体系以投资报酬率、预算比较为核心,包括利润、现金流量等财务比值指标。1993年,创新调查委员会(CIS)在对西欧国家创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创新效率指标,分别是创新产品的销售比例以及产品命周期各阶段的企业销售收入。20世纪90年代后众多学者运用这两项指标来测度企业技术创新效率。

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算数比例法,即用产出和投入的简单比例关系来表示技术创新效率的高低,该方法仅适用于单指标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第二种主要有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这两种都是基于生产前沿面的理论产生的,生产前沿面理论是指通过分析某一待测度单位与效率前沿单位的偏离程度来衡量待测度单位的效率。最为常用的非参数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常用的参数方法则是SFA模型为主的参数前沿分析法。

(1)算数比例法。

算术比例法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国内学者王伟光(2003)利用工业行业技术比较创新效率指数,对1990-1999年中国38个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差异进行研究,通过产出与投入的比值来直接反映技术创新效率,但其技术创新效率也是以产出和投入的单指标来测算的,不能综合反映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质。

(2)非参数法(主要介绍DEA测度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Date Envelopment Analysis),是一种多投入、多产出的相对效率评价方法,适用用小样本量的测度。Michael Farrell在1957年研究英国的农业生产力时首次提出了包络思想,然后A·Chamrs和W.W.Cooper等学者在相对效率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运筹学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将其发展成为了评价同类决策单元相对有效性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DEA法的主要特征就是将单输入、单输出的工程效率概念推广到了多输入多输出的同类决策单元的有效性评价度量中,可以在减少误差、简化算法的同时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DEA目前常用的模型是1978年A·Charnes提出的C2R模型、1984年R.D.Banker、A·Charnes和W.W.Cooper1提出的测度生产规模与技术有效的BC2模型,以及1985年A·Charnes和W.W.Cooper为修订CR2模型中生产可能集凸性假设不合理的情况而提出的评价生产技术相对有效的C2GS2模型,这些也是构成DEA方法的基本模型。

国内中国人民大学的魏权玲(1989)等学者针对Charnes(1988)提出的综合DEA模型(C2WY)给出了DEA有效决策单元集合的几个恒等式,使得决策单元进行分组评价成为可能,并介绍了运用DEA模型建立生产函数的方法,此外魏权玲(1991)等学者还对评估进步的几种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提出了测度进步水平和进步速度的模型。

(3)随机前沿参数分析法-SFA。

效率研究的参数前沿分析方法是依据传统的生产函数估计思想,首先构造一种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然后使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位于效率前沿面上的生产函数的参数,从而完成效率前沿生产函数的构造。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toe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简称SFA),它由Aigner、Lovell、Sehmidt(1977),Meeuser、VandenBroeek(1977)和Battese和Corra(1977)分别独立发展出来的。该方法通常先估计一个生产函数,其误差项是由无效率项和随机误差项构成的复合结构。SFA方法的基本表现形式是y=f(x;y)*exp(v-u),y为产出,x为投入,β为待定参数,当u=0时,处于生产前沿,u>0时,处于生产前沿下方。误差项ξ为复合结构,v服从N分布,u≥0时,表示个体所有冲击。运用SFA方法估计的前沿面是随机的,包含了噪声、测量误差和外生干预。

2.3 创新效率评估研究进展

对于创新效率的评价研究中,DEA数据包络方法和SFA随机前言方法运用的最为广泛。罗媛等人(2007)运用DEA的方法,采用C2R模型分析了江苏省2004年的高新技术产业数据,出了基于规模有效和技术有效的不同行业分类,并评价了江苏省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相对有效性;而郑姗姗等人(2010)也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15个具体行业在2004-2007年期间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评价;刘和东(2011)运用DEA方法CCR模型测度了1999-2008年我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在创新链不同阶段的技术效率、规模效应、投入与产出的冗余与松弛状况;王慰东(2012)采用DEA方法评价信息技术上市公司创新效率,分析公司创新效率差异,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朱皆笑(2012)通过带有AHP约束锥的DEA改进模型计算浙江省16家上市医药企业在2006-2010年间的各类技术创新效率值并进行分析和超效率排名;然后采用集合间相对有效性评价方法对浙江省16家上市医药企业和全球16家著名制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分析和超有效率值排名。韩晶(2010)采用SFA方法,对前沿生产函数进行估算,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高技术产业整体创新效率成改善状态。还有学者运用了其他的方法对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估,如于海(2005)等人采撷了15个省市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区域创新能力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并通过提取主因子及主因子得分对15个省市创新能力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池仁勇.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05-108.

[2]C.Freeman.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M].The MIT Press,1982:212-214.

[3]李永生,刘浩.诺思制度变迁理论“开放性”思维范式解析[J].当代经济,2009,(8):40-45.

[4]彭靖里,邓艺,李建平.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与经济,2006,04:13-16.

[5]秦熙.我国医药上市公司R&D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1):72.

[6]施伯琰.医药创新理论研究[J].中国药师,2008,(8):1007-1008.

[7]茅宁莹.医药产业技术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中国药房,2005,1,6(13):970-972.

[8]LI J M. On 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Strategy and R &D Mode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J].China Pharmacy,2002,13(7):388-389.

[9]车圣保.效率理论述评[J].商业研究,2011,(05):31-35.

[10]涂正革.药品价格虚高的分析与政策建议[J].现代医院管理,2006,(5):11-12.

[11]埃弗雷德·M·罗杰斯,朱迪思·K·拉森著.范国鹰等译.硅谷热[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

[12]王伟光.中国工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研究(1990-1999)[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7):57-62.

[13]魏权龄,卢刚,岳明.关于综合DEA模型中的DEA有效决策单元集合的几个恒等式[J].系统科学与数学,1989,(3):282-288.

[14]魏权龄.DEA方法与前沿生产函数[J].经济数学,1989,(5):1-13.

[15]魏权龄,SunDB,肖志杰.DEA方法与技术进步评估[J].系统工程学报,1991,(2):1-11.

[16]罗媛,常向阳.基于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相对有效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07,(05):9-11.

[17]郑珊珊,樊一阳,刘华珍.基于DEA模型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03):133-135.

[18]刘和东,陈程.中国原创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测度研究——基于创新链视角的两阶段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2):119-124.

[19]王尉东.企业创新效率差异探析——来自信息技术上市公司的实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9):91-95.

[20]韩晶.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SFA方法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03):467-472.

[21]于海,黄泰康,吴春福.全国医药工业区域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05,(07):811-813.

推荐访问: 创新 综述 效率 研究
[创新及创新效率研究综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