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中医现代化及中医“证”现代研究的思考

时间:2022-03-03 08:20:33  浏览次数:

摘 要: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等,尤其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完成,使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也使当代科学家在解决与医学密切相关的一些深层次的科学问题时,面临着认识论与方法论的严峻挑战。中医学能否以此为契机,迅速吸收当代科学成就,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而再次跃进,这正是当前中医界人士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学;基因组学;证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7)09-026-03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商品经济和市场观念的冲击,人类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医作为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却日趋下降,在现代思维的影响下,中医学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当今,医学模式也已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这种新的医学模式与传统中医学的理论颇为相似,这也说明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中医学的精华。《内经》早就把医学研究的对象和疾病产生的原因与心理、社会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强调对于疾病,不但应考虑病者个体,还应当从其所处环境、精神情绪、社会关系等诸多方面探究病因,这样才能作出完整的辨治,取得最佳的疗效。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在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医认识论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首要特征是整体观念,它对人的藏象、阴阳、气血、精神等,均以普遍联系的关系看待;对个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等,均以整体观念分析;对个体与环境(微观与宏观) 均以统一的观念看待。中医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是从人与环境的失衡以及人体内部平衡失调的角度去认识疾病,又强调人的整体性与平衡对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据此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中医之精华在于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注重个体化治疗,充分体现个体、动态、多样性特点。中医学认为健康不只是没有器质和功能性的病变,同时也应该包括精力充沛、精神饱满、心情舒畅、饮食睡眠正常、社会适应能力强等。中医学通过掌握和调节个体异常的功能状态,并使之达到相对平衡,符合现代临床治疗学发展的趋势。但中医的科学性始终没有得到确认,中医学是否具有独立的学术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正视和承认。为了证实中医的科学性,我们必须对中医体系赋予现代的科学内涵,完善一套标准的评价系统,笔者试图从“证”的现代研究来思考传承与发展中医事业,抛砖以引玉。

1 多角度认识中医的“证”

“证”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根本,也是中医的精华所在和发展中医学术的关键。“证”的本质研究一直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阐明中医“证”的本质是实现中医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但由于在研究思路与方法上的局限, “证”的本质研究至今未有重大进展。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更加认识到“证”是认识生命活动的一种科学方法。中医“证”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能够反映疾病过程在某一阶段的病理病机,是机体对致病因素作出反应的一种功能状态,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从临床角度看,“证”可以认为是包括临床众多信息的一个集合体,它反映的是一组具有特异性临床意义的病理状态。目前,“证”这一重要的中医临床基本概念,被现代医学认可的程度还很低,很重要的一点是尚未能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其某些特异性。因此,“证”的本质研究,特别是能遵循中医学自身特点,突出“证”的信息集合特征,对带有宏观意义的“证”,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才能赋予中医理论现代科学内涵。一直以来,人们往往都局限于对具体疾病进行相关基因的研究,特别是进行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而未能立足中医对“证”进行相关基因的探讨。当然,那是现代医学的一些科研思路与方法,我们不能随波逐流,应结合自身中医理论的特点,设计合理的科研思路与方法。“证”是内、外因相互作用导致病机变化的过程,依据多基因致病的关联特征,应用基因组学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从基因表达谱或基因表达产物的差异性分析,研究“证”发生的基因表达调控规律,同时研究与“证”相关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基因与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疾病“证”、亚健康状态(也有“证”表现)与正常生命活动三种状态基因表达的差异性,进一步阐明“证”的物质基础。

2 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建立中医“证”的评价体系

运用基因组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立中医“证”的评价体系。基因芯片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由分子生物学、微电子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高新技术,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合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和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得出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序列及表达的信息)。它可以在同一时间对大量的生物样品进行快速、平行、敏感和高通量、高效率的基因分析。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同时监控成千上万的基因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变化,特别是研究同病异证或异病同证时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推断基因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基因与“证”的内在联系,对不同个体 “证”状态的基因组进行扫描,绘出不同“证”的基因表达谱、SNP谱,通过计算机聚类分析来建立“证”相关谱,可望从基因分子水平全面揭示中医 “证”的本质,从而使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得到全面的检验和应用。再者可进一步利用蛋白芯片,采用功能蛋白组学的方法,揭示出与某一证候相关的所有蛋白质及其特征,以求在整体蛋白质表达的水平阐明证候的本质。这些研究都是我们当今不失为切实可行的研究之路,也是迫切需要的行动。不仅深化了对“证”实质的理性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科学价值均非常明显,也为中医“证”的客观化、微观化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不仅对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促进作用,也预示着宏观现象的研究与微观机理的探讨可以很好地结合,最终对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整个生命科学的发展。

3 从代谢组学思考“证”的研究

代谢组学(Metabonomics) 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关于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后(如将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 其代谢产物(内源代谢物质) 种类、数量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它研究的是生物整体、系统或器官的内源性代谢物质的代谢途径及其所受内在或外在因素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是检测和量化一个生物整体代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建立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下,代谢整体的变化轨迹,反映某种病理(生理) 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物事件[1] 。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看,疾病的产生是由于机体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网络被“扰动”,而中医的“证”可能是基因调控网络和蛋白质网络被“扰动”后所发生的一种特异性变化状态。这一被扰动可通过机体分泌的血液、尿液及其它体液中的内源性成分的改变而反映出来。例如,Brindle 等[2]仅用几滴血液对36 例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triple vessel disease ,TVD) 和30例心血管动脉硬化患者(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NCA) 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结合各种生物信息学技术实现了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的判别,得到了高于90%的灵敏度及专一性。因此,我们通过辨识和解析内源性成分的变化,可以了解与机体生理或病理状态相关的一系列生物学事件,甚至揭示生物标记物,从而深化中医“证”的本质研究,使中医辨证更加科学化和定量化,赋予中医基础理论科学的内涵,到达真正意义上的中医现代化。

4 展望

中医学是基于实践产生,基于传承延续,基于创新发展的,在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中,要在学习基本理论和总结临证经验的基础上,讲求研究方法与思路的创新,在创新中保持发挥中医的特色优势,而不是一味地完全“西化”。中医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注重研究人体的功能反应状态,认为机体是一个自调节、自平衡、自恢复、自建设的动态巨系统,正常情况下维持人体阴阳气血、升降出入的相对平衡状态。本文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与方法从中医学“证”的角度来思考现代中医学的研究,当然这只是中医现代化的一小部分,更多的思考与行动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我想在很大层面上离不开分子生物学。由于基因、蛋白的研究可以摆脱器官、组织、细胞等的具体定位,注重生物化学某些环节的改变和疾病过程的内在联系,这些与中医的整体观念比较吻合,故有望成为现代中医研究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面对疾病的复杂性,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借助先进的技术平台,把它们融入到中医学中,将会使中医理论的现代化取得重大突破。如今,中医学没有自身体系的评价标准,缺乏现代科学内涵的支撑,作为年轻一代的中医科研工作者,我们应深入思考中医事业的发展,让全世界的人们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Nicholson J K, Connelly J,Lindon J C. Metabonomic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drug toxicity and gene function[J].Nat Rev Drug Discov ,2002 ,1(2) :1531.

[2] Brindle JT , Antti H , Holmes E. Rapid and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the presence and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using 1HNMR-based metabonomics[J]. Nat Med ,2002 ,8(12) :1439.

Thoughts on Study of Meder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Abstract: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science has been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when the Genomics,Proteomics,Metabolomics, Bioinformatics, especially for the completion of 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Meanwhile, contemporary scientis are suffering from growing pains about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when to solve some scientific problems closely related medical science.Whether TCM can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quickly absorb modern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and to find a suitable starting point again leap forward. This is the current practitioners of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urgent need to think about.

Key word:TCM; Genomics; Syndrome

推荐访问: 中医 现代化 思考 研究
[关于中医现代化及中医“证”现代研究的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