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培训式教学”模式的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实践

时间:2022-03-02 00:05:22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针对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理论知识多、教师备课难等问题,提出应用“培训式”教学模式改革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通过开发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训式”模式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职业与岗位对接能力,组建“培训式”个人与管理课程教学团队,完善课程资源建设等措施,促使工商类的学生就业知识、素质和能力贴近社会岗位的要求。

【关键词】培训式教学 高职教育 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C-0080-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就要求职业学校的课程及教学模式应和产业部门的生产经营有效对接,为学生就业后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在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继续学习能力等方面奠定基础。本文结合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培训式教学”专业建设体系,探索基于“培训式教学”模式下的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促使工商类的学生就业知识、素质和能力更能贴近社会岗位的要求。

一、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难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是理论课程,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以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主,通过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向学生传授管理知识。高职学生具有理论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堂上出现学生玩手机的情况,造成学生不能集中听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内容,学习效率低下。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上课疲劳,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二)专业课所需掌握的理论知识多,教师出现备课难。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理论比较多,上课讲的知识点比较多,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上保证学生听得懂、学得进,所需时间和经历要比较多,但因专业内容过多,老师需要提前备课,这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教学改革目标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加大学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训式”最早是源于军事训练或体育训练中的技术性科目,是一种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式”是实践形态的,需要较强的行动特别是动手能力。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陈杰教授在借鉴传统军校、艺校和体校人才培养方案及现代教育新理念基础上,首创了高职教育“培训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并应用于本院工商管理专业。

“培训式”模式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与实践,应以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培训式”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训练式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为支撑,推动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内涵的提炼与建设。

(二)有效解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课堂上“学”的问题。枯燥的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上课疲劳,出现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培训式”模式下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核心,以“培训式”课程内容为载体,以训练式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为支撑,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解决学生课堂上“学”的问题。

(三)有效解决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师课堂上“教”的问题。“培训式”课程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的改革,必然要求打破传统的授课,改变传统考核下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考完全忘记”的恶性循环。在“培训式”模式下,教师的授课模式在不断创新,不再局限于教室,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任课老师,教师可以到企业授课,学校也可以邀请有经验的行业专家进入课堂等模式。

在“培训式”模式下,教师积极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个人与团队管理培训式教学实验班设立以来,在实践实训方法、手段、内容上不断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原来“沙盘实训、ERP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实训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与企业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改革具体做法

(一)开发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培训式”模式的课程體系。个人与团队管理“培训式”教学实验班能根据产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适时动态地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根据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与岗位对接,不断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优质课程建设。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导入高职“培训式体系”,将课程类型分为“培训式课程”与“学科课程”两类。“培训式课程”以核心能力的获得与提升为目标,因此培训式课程因核心能力模块而设,课程内容与能力相对应,具备训练性,且能反复训练;“学科课程”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围绕“培训式课程”的需要而进行配置。按照高职“培训式体系”的“能力本位,素质与知识作为支撑”的专业人才培养思路,高职“培训式体系”的课程开发思路是:提炼核心能力,将核心能力分解成能力模块,针对能力模块设置培训式课程,围绕培训式课程设置学科课程。配合能力的提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参加校外实践。开发思路及课程体系分别如图1、表1所示。

iם^ޝם׭~6^y]4O]M6nm4uvw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

[2]张旭升,唐著斌.“培训式教学”模式探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

[3]刘筱兰.管理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8(32)

【作者简介】温培华(1982— ),硕士,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苏 洋)

推荐访问: 人与 课程改革 团队 实践 模式
[基于“培训式教学”模式的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改革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