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简析

时间:2022-05-14 12:50:07  浏览次数:

摘要:对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从研究趋势和实践现状等视角进行综述,试图厘清美国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_发展脉络和境遇,为我国高校道德教育工作改革提供相应的参照体系,拓宽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视野,促进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当代美国高等教育;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3-152-03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市场化、全球化与网络化境遇,改变了传统道德教育的价值环境。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变迁,提出了道德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必然要求。现今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从教育理念到具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现代化带来的人们生存方式和价值生活世界的变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学习和批判性借鉴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理论以探索构建我国现代高校的道德教育模式,用能够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丰富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由此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一、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研究态势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理论发展研究,除了受到培根、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等欧洲近代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的著作的影响,美国本土的学者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自19世纪末以来,一批崇尚现代性理念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文化学家、宗教学家、社会学家或者直接把自己的理论应用于教育,或者在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思考教育问题,把现代人文和社会科学中所蕴含的教育理念与学校的道德教育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1909)一书中,约翰·杜威把学校教育分为社会和心理教育两个方面。社会教育决定该做什么的问题,属于道德哲学范围,它决定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结果;心理教育决定如何做的问题,它会影响道德教育的方法和精神。杜威对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划分对后来的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劳伦斯·柯尔伯格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理论,以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为基础,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学校道德教育的实践中。这集中体现在他于20世纪80年代创作的《道德哲学的发展》、《道德哲学的心理学》、《道德发展与教育》等著作中。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吸收和利用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基础上,由美国价值与哲学研究会资助的“道德教育的基础”项目团队经过四年研究,编写了《道德教育和品格发展的哲学基础:行动和动因》(1986,1992)、《道德教育和品格发展的心理学基础——道德发展的整合理论》(1986,1992)、《学校内外的品格发展》(1986,1992)系列丛书。在某种意义上,以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为基础指导道德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为美国当代道德教育研究中较为普遍的趋势。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研究还体现在美国道德教育史及相关教育史的研究中。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莱伦的《美国的道德教育:自殖民地时期至今的学习与品格塑造》(1999)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地描写美国道德教育发展历史的著作。作者按照早期美国的道德教育、19世纪的道德教育革命、宗教与道德教育、现代性的影响、道德教育的衰退与复兴等历史发展轨迹,描述了在美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的主题和实践的发展和变化,揭示了家庭、教会、社区、学校等在不同历史阶段对道德教育的影响,也反映了道德教育者对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的各种见解和不同的声音。但是,因为此书作者认为道德教育主要是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的发展阶段,所以他主要研究的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发展史。唐纳德·沃伦等主编的《美国的公民学习与道德学习》(2006)一书继承了麦克莱伦认为美国的道德教育和公民美德经历了历史上多次转变的主导观点,汇集了美国历史上关于公民在民主共和国的正确角色以及学校和其他机构在青年人成为公民的准备过程中肩负的职责的各种观点。其中涉及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区分、阿拉斯加的早期道德教育、社会资本与公共学校、非洲裔美国人的道德和公民学习观、印第安人公民身份的发展、美国的品格教育等问题。托马斯·C·亨特等主编的《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持续的挑战》(2005)属于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阶段史研究著作。它从17世纪殖民时期至今的美国教育史中选取特定时期、运动和个人进行研究,主要围绕美国公立学校的道德教育所面临的社会、宗教、政治等方面的挑战展开讨论。朱丽叶·鲁本在伊莉莎白·凯斯等主编的《关于道德教育的争论:重新思考现代大学的角色》(2010)一书中,从殖民地学院、泛新教主义的胜利、自由时代的道德教育、民主的危机以及公民教育的复兴、新时期道德教育的隐退和重建等角度对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勾勒,并提出未来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美国教育家劳伦斯·A·克雷明“从广义上把教育界定为传授、启发或获得知识、价值观、技能和鉴赏力的过程中所付出的有目的的、系统的持久努力,以及通过其他直接或间接的、有意或无意的方式进行的任何学习……真正的美国教育促使了一种盛行的理想产生,这种理想融福音派的教义、对民主的向往和功利主义的奋斗精神于一体,一方面有助于一个统一的美国社会的形成,一方面也激发了社会的内部冲突”。他的著作《美国教育史:殖民地时期的历程1607-1783》、《美国教育史:建国初期的历程1783-1876》、《美国教育史:城市化时期的历程1876-1980》对全面并深入了解美国各级各类教育产生、发展及改革的历史社会背景以及美国道德教育的发展内在动力和外在影响极具启发意义。

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现状

关于高校如何进行道德教育实践的问题,美国学者主要从认知一结构理论视角、范畴理论的视角、情感理论的视角、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和综合的视角给予了解答。

从认知一结构理论的视角,劳伦斯·柯尔伯格提出了“公正社区法”。这种方法代表了劳伦斯·柯尔伯格试图平衡公正和社区的努力;在关注集体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的同时,保护好个体学生的权利并促进他们的道德进步。这种方法在高等教育中主要表现为将学生融入学校的治理过程,在校园社区培养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并创造出校园道德气候,以此促进个体道德推理维度的发展。此外,伯科维茨基于劳伦斯·柯尔伯格的研究模型提出了社会道德对话法。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会在处于不同道德推理阶段的个体间进行的讨论中产生,而伯科维茨认为应当要关注讨论本身的性质,因为讨论所采用的形式能有效预测讨论者是否能成功地发展出更高层次的道德理解力。教给学生们不同的讨论技能和应对别人观点的方法,同时提供给他们实践这些技能的机会,可以使大学生们从道德对话中获益。李·奈非凯普等基于佩利的研究提出了发展指导变量模型,将结构、体验学习、多样化水平和人格理论作为四类教育变量,通过对它们的调节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亚瑟·W·奇克林等还对大学期间学校、教学法、课程以及课外活动对发展学生正直品质的向量式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尚没有比较全面的基于范畴理论的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但由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路径强调区分道德和传统领域的发展,努奇提出了基于范畴理论的课程计划设计方案,“以激发学生对公正、人类福祉和权力的道德感观念的发展;促进学生对社会传统和社会组织的了解以使他们能成为积极的公民和道德个体。同时形成对他们自己的行为和社会规范以及道德观念的批判性道德判断”。通过在特定范畴对学生进行教育,发展学生识别特定范畴的道德问题、道德两难困境或价值观的能力,这些目的能够得以实现。

尽管情感理论的研究者主要关注儿童的道德发展,但内尔·诺丁斯认为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的责任在童年之后也要持续进行。大学课堂仅仅关注对学习主题的认知性理解,而忽略了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情感维度,这可能是由于教师,甚至是学生们在处理情感内容使会感觉不自在,因此,诺丁斯提出,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和谈话的方式有助于发展关爱感和移情能力。此外,保持持续性也是道德发展的关键因素。高校应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并判断自己是否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关爱的环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学生们将能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关爱立场并实践移情行为,而这些都是道德生活所必需的。

基于社会学习观点的道德教育包括给学生提供积极的道德榜样,并强化所期望的道德行为等。唐纳德·L·麦凯布等经过研究认为,高校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积极的同伴文化,给其他学生提供道德行为的榜样。此外,教师也应当成为学生的道德行为楷模。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基金会于1990年发布的报告《校园生活:寻找社区》中还提出,每所高校都应努力成为公正的、纪律严格的、关爱的社区。学者们从校园气候、校园文化、校园行为准则、道德社区等社会学习理论的角度对大学的学术不诚实、校园暴力等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

在综合视角方面,约翰·M·维特利等对被称之为“塞拉计划”的道德教育模式进行了跟踪考察。该计划是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纵向课程介入计划,用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敏感度和意识以及对人类关系中公正的关注,并将这种提升的能力转化为他们生活中更高水准的公平和对公共利益的关心。伯科维茨等也描述了大学阶段品格教育的一种综合方式。他们认为,品格由个体的多种组成部分(行为、认知、情感、价值观、人格、身份和技能等)构成,因此,高等教育中的品格教育应对每个组成部分都要加以关注并进行整合。此外,科比等根据对美国十二所高校的深入观察和研究,提出了高等教育加强道德教育的三个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维度、道德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场所、主题视角。

三、小结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有利于当代的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种当今中国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和道德教育主体的复杂性对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和民族不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也日益增多。价值取向多元化、青少年问题也逐渐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虽然美国和我国有着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发展历史,对道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但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是社会和人类发展所必需的。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发展理论和实践研究,可以为我们确立高校道德教育的价值观提供不同的参照体系,拓宽我国高校德育工作者的视野,增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促进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对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文科基金项目“西方自由教育理念研究及其对中国高教改革的启示”(编号:1100219095)成果;同济大学教改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子项目(编号:129355)阶段成果]

[郭强: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比较教育与跨文化研究]

推荐访问: 道德教育 高等教育 美国 当代 现状
[当代美国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研究与实践现状简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