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透过台湾旅游高等教育看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发展

时间:2022-05-12 12:50:06  浏览次数:

zoޛ)j馟i}uu5vyMt^uvNZ对照表[4]

岛内各高校根据学科分类标准,并结合自身优势,设立相关系所,尤其以“观光”“休闲”“餐旅”“游憩”为名的科系最为普遍。在2002学年度对53所大学设置的82个相关系所进行的调查中,系所名称共计36种,其中以“餐旅管理”(13.4%)和“休闲事业管理”(12.2%)最多,“餐饮管理”(8.5%)和“观光事业”(8.5%)紧随其后[5]。从专业设置来说,台湾的旅游专业大致可以分为“旅游观光”“运动休闲”“饭店及餐饮”“景观游憩”“其他(包括生态旅游、医疗保健旅游等)”等5个方向。

(三)培养方式

台湾旅游教育大致分为高等教育与技职教育两个体系,相对而言高等教育通常是偏重学术,而技职教育则重视实践操作[1]。但由于旅游教育需要重视应用型、实践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因此学界纷纷与业界建立合作关系。早期台湾旅游教育并未认识到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重要性,直至1982年台湾大专院校旅游科系才开始实施实习制度,目前“实习”已经成为台湾旅游教育必须完成的课程之一。实习方式主要包含三明治课程(sandwich courses)、建教合作(cooperative education)和分段时数累积3种方式,这其中以三明治课程发展最为成熟[6]。

台湾的三明治教学制度历史可追溯到1995年,由创办高雄餐旅专科学校的首任校长李福登博士等历经三年规划而成, 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和完善[7],并形成了旧三明治式与新三明治式两种实习方式。旧三明治式是指学生一年级上学期在校内上课、下学期到校外业界实习,二年级上学期回到学校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印证实习期间的经验得失、下学期再度回到业界实习,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磨练下,将所学实务与学理结合为一[8]。新三明治式是指学生有一年半的时间在校接受各项知识与技能训练,再加上为期约半年的校外实习,可以使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统一[9]。目前在三明治教学中,台湾许多旅游高校纷纷将视野投向海外,通过签订各类协议为学生海外参访和海外实习提供制度保障。三明治教学区别于高校传统的利用寒暑假于实习单位执行1至2个月的短暂实习,大幅延长了学生与业界相处的机会[10]。在旅游专业采用三明治教学法不仅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业界的肯定,绩效显著。

二、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中国大陆的旅游高等教育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完整的旅游高等教育体系,旅游教育已经成为大陆高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教育之一。尽管成果丰硕,但中国大陆旅游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仍然较弱。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未将旅游学视为独立的学科门类,而是将“旅游管理”列入管理学门类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这也反映了大陆旅游专业的学科地位较低。

旅游高等教育主要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部分,中国大陆旅游高等教育主要偏重学术,重视理论教育,以课堂讲授为主。从旅游专业课程开设状况来看,侧重于人力资源与概念性管理技能,这与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旅游专业理论性课程设置基本一致[11]。但在实践教育领域,大陆旅游高等教育非常薄弱。大陆旅游专业教师普遍缺乏业界实践经验,多数教师并非旅游专业出身,对“照本宣科”的理论课程尚能应付,而对专业性强的应用型课程则“力不从心”。另一方面,近十几年来大陆开设旅游专业的院校数量出现了爆发式的无序增长,许多高校完全不考虑业界的需要,盲目地开办旅游专业,使得教育品质难以保障。

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多年来累积的问题严重制约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导致高端旅游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一方面是旅游业缺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是各院校培养的大量旅游专业学生由于不符合业界要求,纷纷流出旅游业,从而加剧了供需错位。

三、从台湾经验看中国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发展

海峡两岸旅游高等教育均处在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台湾开展旅游高等教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可以为中国大陆旅游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旅游高等教育的定位与培养目标

旅游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目前全球旅游高等教育普遍以理论教育为主,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旅游高等教育比中国大陆更重视实践教育,并且广泛采用三明治教学法[12],在台湾,随着三明治教学的推行,极大地改善了旅游专业学生的就业环境。此外,台湾的各旅游院校均十分重视硬件建设,例如铭传大学观光学院拥有产学旅行社、教学旅馆、航空模拟教室、教学厨房、高尔夫球场等各类实训设施供教学之用[13]。学生大量的时间用来进行实践操作,学习专业技能。台湾旅游高校学生还特别重视“证照”,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学生毕业后既拥有相关从业资质,且“证照”含金量较高,行业准入制度完善,从而有利于学生从事旅游业。

国内许多专家认为除了博士学位教育以外,本科与硕士层面的旅游教育都应重视应用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14],这在当下“重理论,轻实践”的大环境中无疑是有利于学科发展的。但旅游高等教育更应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与职业教育有所区别。只有突出旅游的专业属性,推行三明治教学强化实践教育,才能培养出技能扎实而又能够不断思考、决策的旅游专业人才。此外,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应更紧密地结合行业准入制度,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程度,改善整体就业环境,从根本上解决供需错位。

(二)学科地位和专业设置

旅游学其学科地位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中,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在一些经济发达,旅游业发展较好的国家和地区,旅游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也说明了旅游学的学科地位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中国大陆旅游学科较低的学科地位使得专业设置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旅游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将其局限于管理学科领域限制了旅游学科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以致学生“什么都懂一点,什么都不精通”,缺乏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专业设置也无法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旅游企业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员招聘,客观上造成学生结构性失业。

而台湾的旅游学科的地位比较高,在1995年版大学校院学科标准分类中,有单独的中分类(近似于大陆一级学科)“观光服务学类”,下设“餐旅服务学类”等七个小分类(近似于二级学科),明确将旅游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而现行2006年版的标准中,则改为“服务领域”下的“民生学门”,共分为“观光休闲学类”等九类。尽管现行学科分类仍存在界限不清晰、领域重叠的状况,但该学科分类符合全球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学术界的研究热点,顺应岛内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第四次修订,从修订稿中可以发现对旅游专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旅游管理”专业改为管理学门类下服务业管理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同时将过去在少数高校试点的目录外专业“酒店管理”正式写入专业目录,成为新的二级学科[15]。但该修订仍未能将旅游学科视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此外如“餐饮管理”、“休闲游憩”、“旅游交通”等不仅是业界人力需求巨大,而且也是学界研究热点的专业,在修订中并未得到完全体现,要建立能够满足我国旅游业人力需求的学科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三)旅游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大学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具体到旅游学科,旅游教育国际化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国际就业竞争力,提高教师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16]。两岸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同处于探索阶段,如高雄餐旅大学与全球44所餐旅相关高等教育学府签订有学术交流合作协议(或称备忘录),并于2007年率先提出“一年实习、两次分发、多元配套”的校外实习制度,并组织海外参访,开发海外的实习机会[17]。台湾旅游高等教育十分重视质量管理,通过教育主管部门的专业评鉴或大学自评来进行控管,使教学品质符合国际标准。各院校引进国际教育认可制度,经鉴定符合标准者颁发国际旅游业界承认的证书,并将其视为受优质教育的肯定和荣誉。旅游学术科研国际化同样也是旅游教育国际化中的重要一环。欧美国家无疑代表了当今旅游研究的最高水平,而其主办的一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则体现了全球旅游学最前沿的科研态势。近年来亚太地区作为世界旅游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特别是以香港、韩国、台湾等地学者为代表,不断在各类英文期刊上发表自身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国际间的学科交流,使得对旅游现象的认识不断得到深入[17]。

旅游业作为大陆最早引进外资、实施改革开放的产业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其整体国际化水平较高。但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目前国内高校主要通过合作办学来探索旅游教育国际化道路,呈现出三种模式,即独立学院或独立专业、嫁接合作以及松散合作(包括师生互访、交换留学生、海外实习等)[18]。在旅游学术科研国际化方面,中国旅游研究对旅游学科知识体系的贡献与国际学术界对中国的期望还相去甚远[19]。我国旅游业是国际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必须通过国际化来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克服语言障碍,结合我国实际开展开拓性、创造性的工作,以应对跨国的人才竞争。

参考文献:

[1]申雨慧,杨永仁,彭基原.台湾观光教育面临之冲击与未来展望[R]//台湾教育研究院.台湾百年教育回顾与展望.台北:台湾教育研究院,2011:165-180

[2]中国文化大学观光事业学系[EB/OL].中国文化大学观光学系网站.[2012-03-01].http://sites.pccu.edu.tw/crbbto/Home/

[3]高雄餐旅大学[EB/OL].高雄餐旅大学网站.[2012-03-01].http://www.nkuht.edu.tw/intro/super_pages.php?ID=intro1&Sn=1

[4]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处.大学校院学科标准分类新旧对照表[EB/OL].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统计处网站.[2012-03-01]./ewebeditor/uploadfile/2011/09/21/20110921165928239.doc

[16]王春雷,高峰.2009’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旅游科学,2009,23(3):76-79

[17]曹胜雄,王国钦,张德仪,王伟琴.台湾观光休闲餐旅相关学术著作表现之研究[J].户外游憩研究,2008,21(3):81-99

[18]徐顺意.旅游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1

[19]杨红,Paul Brunt.2000~2010年中国旅游研究国外期刊文献统计分析初步[J].旅游学刊,2011,26(1):89-95

推荐访问: 高等教育 旅游 台湾 透过 大陆
[透过台湾旅游高等教育看大陆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