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热点问题回顾与思考

时间:2022-05-03 16:10:03  浏览次数:

[摘 要]近四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有了一些新进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本文对2002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的新进展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简单梳理与分析,并对高等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一定的看法和展望。

[关键词]高等教育制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7)05-0381-04

1高等教育制度比较研究的主要热点问题

近年来,关于高等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可以说已经成了最热门的方向。比较教育研究者围绕着高教管理、大学自治、财政拨款、研究生与学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问题,从制度建设角度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从美国、德国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得到许多借鉴和启示。

1.1管理制度方面

第一,关于宏观管理体制方面。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有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复合制。但从世界高等教育目前的发展看,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法国,为了更好的满足地方需要,增强高等教育的适应能力,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趋向分权化;相反,在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美国,也在通过经费资助的形式,间接影响高等教育,以体现国家管理高等教育的意志[1]。因而总体而言,集权与分权两种模式互相靠拢,寻求折衷融合。发达国家高教管理体制对我国的启示:①要加强高教立法,用法律来规范政府、高校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的行为,从而做到依法治教;②把协调政府与大学的关系视作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积极寻求政府宏观管理与高校自主办学之间的有机结合点,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建立中介组织,并赋予其一定的决策咨询、管理和评估职能,从而弱化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直接联系,为高校自主办学创造良好的环境;③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要防止单一的集权或者分权的极端化、片面化倾向[2];

第二,关于内部管理体制。有研究者以德、美、英三国为对象而比较,认为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核心是权力结构。以德国为典型的学术权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行政权力、以英国为典型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基本均衡的权力结构模式,有其大学权力结构的共性特点。改善和提高我国大学权力结构及其效能,必须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管理中的作用;健全大学管理权力的运行机制;依法办学是提高大学权力效能的法律保证;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3]。有论者通过哈佛、伦敦大学和筑波大学的比较而指出了我国大学的借鉴意义:我国当前大学管理体制变革的重心应适当下移,以校、院或校院系合理结构的管理体制为重点,走管理均权化的道路[4]。

对于管理体制比较,也有少量区域比较和对“小国”的研究,这里不再详述。

1.2大学自治制度方面

高等教育的高度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可以说是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一大普遍特征。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研究成果的四篇文章,分别对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等四国的自治问题进行了探索和比较分析。

第一,关于美国。美国高等教育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正是这种高度的自治性和独立性使得美国高等教育获得了竞争发展的机遇。从美国国家制度产生的渊源入手,详尽地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自治制度的特点及其运行模式[5];

第二,关于法国。陆兴发、刘淑杰和翟德智等首先探讨了法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发展演变历史,研究了法国中央和地方两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管理权限与管理模式;最后归纳了法国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有自治性、学术自由、面向市场等[6];

第三,关于德国。陆兴发和额尔顿巴根等对德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的中央、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介组织的权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对我国现今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域外经验[7];

第四,关于英国。高等教育经过800余年不断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在自主、自治的独立体系下形成了在高等教育的独立前提下的自主运行机制。英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允许各大学采取发展它们自己的基本政策,不允许它们有决定如何履行它们对社会的责任的余地,那么结果就是愚钝和平庸”。这种观点对我们高等教育改革不无启迪作用[8];

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这方面应该说还存在很大差距,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1.3财政与拨款制度方面

该部分的参照对象主要仍为美英日等发达国家。比较教育者们通过介绍、比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第一,刘天佐总结了美日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特点:①政府主导。美国与日本是世界上高等教育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但是政府仍然十分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政府财政拨款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②分级筹措。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都实行中央与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其教育财政投资也实行分级筹措的模式;③法律保障。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保障体系较为完善,其共同的特点是重视运用法律手段来保障高等教育的投资[9];

第二,杨明著的《国际高等教育财政改革研究》一书以美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澳大利亚为对象,论述了国际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其中主要有三章属于国际教育制度比较研究,即:国际高等教育预算制度的改革、国际高等教育拨款制度、国际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第三,研究者对我国财政拨款制度也提出了许多建议,如有人总结了英美经验:①实行高等教育拨款基金制,代替政府部门对高校进行财政拨款;②实行多政策参数的拨款公式,引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③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缓解政府财政压力[10]。

1.4研究生和学位制度方面

这方面的研究较多。作为高等教育的顶端部分,研究生制度的比较无疑很有实际意义。

第一,美国的高层次教育世界一流,我国研究者对它投入了较多热情。有学者总结了当代美国学位制度的特征:①学位层次:递进的主基调兼容适度的跨越性;②学位性质:正式学位为主体,非正式学位作补充;③学位类型:学术性与专业性交相辉映;④数量比例:热点突出,两性各具优势;⑤学位称谓:纷繁复杂中蕴含着惯例;⑥质控机制:民间机构作用显著,政府有限度间接调控[11]。另外,副学士学位是美国社区学院为其合格毕业生授予的学位,虽然在美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构成中,副学士学位层次最低,但仍属一种高等教育学位。经过百年发展,美国的副学士学位制度成为一种成熟的学位制度,并具有其显著特点,在推动美国普及高等教育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被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过程中所借鉴[12];

第二,法国和德国的高等教育也是世界有名的。张明礼在《法国、德国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中先是介绍了法国和德国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情况,并通过比较分析建议中国研究生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建立起通过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②要重视博士生的科研工作,加强“产学研”结合;③在研究生教育中实施弹性学制;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3];

第三,有学者把美、日、德三国与我国进行比较,并分析了美、日、德三国的研究生院制度,对中国研究生院制度的建设提出了几点相关的建议:应进一步明确设研究生院的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发挥研究生院在博士生教育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促进研究生院的体制创新和结构多元化[14];

第四,也有学者以英国、美国、日本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为对象,比较研究后认为他们都分为硕士与博士两个层次,其学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国硕士生学制正在朝2年制的方向调整,在此调整过程中,要从课程教学、论文要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学制与新形势的需要[15]。

1.5关于招生、考试制度方面

比较研究主要围绕着大学入学考试和高校招生两方面展开。

第一, 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方面。张海燕等认为当今世界高考制度的发展趋势:统一考试与大学单独考核相结合;考试内容、方法综合化、过程化;考试机会的增多与录取形式的多样化。接着指出了中国高考的弊端:考试内容教材化;考试方式单一化;录取标准教条化。作者最后提出了中国高考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措施: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方法及方式的创新;录取方式及标准的改革[16]。

杨光富总结了美国高考主要特色:看重高中各科成绩,强调平时学习的重要性;高考题型多为选择题,题目内容千奇百怪;大学招生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17]。牛道生认为美国高等院校的升学制度对我国很多启示:变全国统一的一种高考形式为多种形式;每年高考可安排2~4次;国家或省级部门应当成立专门的考试服务机构主持全国或省的各类考试;高等院校录取新生时不应仅以高考成绩作为唯一录取标准[18]。

对于英日俄等国的高考制度,一般观点是:①分久必合,合久必分;②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本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是密不可分的;③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合理结合;④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面前人人平等[19];

第二,高校招生制度方面。很多人从整体方面和国别方面作了对比研究。从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整体层面进行比较分析,如有学者通过介绍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不同国家的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学生招生制度,对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提出几点思考:①从国际趋势来看,20世纪各国各地区招生考试的发展总体上是朝着统一考试的方向发展;②改革高招录取体制。将考试与招生机构分开,录取体制从招生部门负责制过渡到大学负责制;③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④高考次数的改革。目前我国三个省市试行的一年两次高考制度并没有改变“ 一考定终身”的实质,春季高考考生一年比一年少、日趋萧条。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从“ 一次考试”向“ 两次或多次考试”需要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支撑;⑤加强对高校的招生管理,依法治招[20]。

美国高校招生制度能给出许多启示,如:要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扩大办学规模,在扩招的同时,要注重办学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值得探讨的问题;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从而在竞争中体现优势;高校应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速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招生工作中的政府行为将逐渐淡化,学科专业的市场导向将成为招生工作的主导;高校招生将更注重学生的能力考察,而且更加重视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并把考生的学习能力作为录取新生的一个重要条件,行之有效的综合素质测评手段将随之出台[21]。

2评论与思考

通过对近四年来涉及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的著作和论文的梳理,笔者发现教育制度比较研究比三年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说无论是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是如此。在梳理分析这些研究成果的时候,笔者有了以下一些感受和看法,权当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比较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以期促进高等教育比较研究能进一步健康发展。

1)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是可喜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心、关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研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高等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显示了高等教育的作用,因为只有对人、对社会有用的或相关的事物才可能引起大家注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高教的研究还有不足,典型的情况是民办高教的制度比较研究相对太少。这也有可能是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作用的体现不够相联系的。但是,不论怎样,理论研究应该走在改革的前面的。其实,民办教育要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有一个恰当、正确的制度作保障。所以,就教育制度比较研究而言,民办(私立)教育应该是我们未来比较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2)在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中,对如何实现本土化的研究较少。我们研究别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为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而研究的,因而,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加强本土化研究;

3)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常说的创新。在阅读、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时,虽然很多都是很有创见的研究,但笔者也发现有那么一些研究是在循规蹈矩、旧调重弹。做的工作是别人多年前就做了的工作。研究最大的生命力,创新性应该算是其一。当然,这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谢安邦.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M].比较高等教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陈泽龙.发达国家高教管理体制及其启示[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3 阎亚林.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3,(10).

4吴景松.哈佛、伦敦和筑波大学管理体制变革重点之比较和借鉴[J].辽宁教育研究,2003,(10).

5陆兴发,袁桂林,等.美国高等教育自治制 度及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5).

6 陆兴发,刘淑杰,等.法国高等教育自治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3).

7陆兴发,额尔顿巴根.德国高等教育自治制度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5).

8陆兴发.英国高等教育自治制度及运行模式研究[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4,(3).

9刘天佐.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思考——基于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启示[J].江苏高教,2006,(5).

10李莉.英美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比较及经验借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1 雷彦兴,王德林.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J].学位与研究生育,2002,(9).

12 张金辉.美国社区学院副学士学位制度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5,(2).

13张明礼.法国、德国的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J].中国研究生,2003,(3).

14廖晓玲,董维春.美、日、德研究生院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10).

15许为民,等.硕士生学制的国际比较与改革借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

16张海燕,宋玉冰.从世界高考制度的发展趋势看中国高考改革[J].现代大学教育,2004,(1).

17 杨光富.美国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J].中小学管理,2003,(5).

18牛道生.简析美国高等院校的升学考试制度[J].外国教育研究,2003,(10).

19 樊本富.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的英、日两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航海教育研究,2004,(3).

20 陈敏.中外高校招生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21廖克玲.美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与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3).

Review and Thought of Hot Spots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s

Mei Yixin

(ResearchInstitute ofHigher Education,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

AbstractAround these four years,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s have been making some new progress,and also have beening turned up some new features.This paper reviewedand analysed the new progress of the hot spots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in our country from 2002,and hand in some views and prospect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al systems.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system,comparative research.

推荐访问: 高等教育 热点问题 回顾 思考 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