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的护理

时间:2022-04-14 10:27:16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科植入心脏起搏器208例中其中发生囊袋感染的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包括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 起搏器囊袋感染6例。出血4例。结论 重视起搏器术后观察护理,加强营养,可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囊袋感染;护理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心脏医学发展,心脏电子植入装置(CIED)包括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式体内电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CRT)装置,已广泛应用于威胁生命的心律失常和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随着CIED数量的增加,术后感染也随之增多,严重者引起心内膜炎、菌血症,危及生命,同时造成医疗费用激增。囊袋感染是心脏起搏器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1%~7%[1] 。因此,因此做好预防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护理尤为重要。现将我科7例起搏器术后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我植入CIED共计208例,发生囊袋感染6例(2.9 %)。6例感染患者年龄在55~91岁,平均76.58+14.56岁;发生时间在1w~18个月,其中术后7~30d 2例。合并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贫血1例.。治疗处理:起搏器异位重置术1例、原位重置术1例,另外4例行清创术后好转。

2 感染的原因分析

2.1 患者多数高龄、机体免疫力低下、体质过度消瘦、营养不良,皮下脂肪层过薄,均可严重影响切口愈合。本组1例83岁患者身体消瘦,体质差,糖尿病史,起搏器安置术出院后20d无明显诱因囊袋处疼痛,伤口红肿,表面有少许分泌物、有少许渗血。给予局部清创和抗生素换药后2w愈合出院。

2.2 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本组1例患者出院1月感冒后长时间剧烈咳嗽,导致起搏器囊袋处切口渗血,患者在社区医院换药。入院时患者诉囊袋处敷料有异味,揭开敷料可见起搏器囊袋切口处大约1~2cm裂口,表面附着脓性分泌物、囊袋下方有波动感。在介入室无菌操作下分离起搏器切口,可见起搏器电极周围有脓性分泌物,逐层分离皮肤及皮下组织清理坏死组织,分离起搏器和电极,起搏器反复用碘伏和2%双氧水浸泡、冲洗,再用0.5%甲硝唑溶液浸泡。分离起搏器囊袋,局部先后用碘伏、2%双氧水、0.5%甲硝唑冲洗后,缝扎固定起搏器囊袋,连接起搏器,分层缝合起搏器囊袋,于起搏器低点安置橡皮引流条,局部沙袋压迫止血12h,术后72h拔出引流条。局部换药qd。术后3w愈合出院。

2.3药物因素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等,长期口服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增加了囊袋处出血后感染的机会。

2.4置入起搏器的类型:CRT起搏器感染发生率较高。本组囊袋感染病例中有2例患者为安装CRT患者,这可能与手术时间长、电极导管难插,起搏器脉冲发生器体积过大、囊袋大小不适宜相关,同时患者心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年龄大的患者发生感染机会相对较高。

2.5 疾病知识的缺乏: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认识不到保护起搏器的重要性,会增加可避免的术后感染的发生。本组1例52岁男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过度的肩关节活动锻炼,导致囊袋处肌肉拉伤,皮肤破损,自行家中消毒换药引起感染,入院我科后行囊袋清创术后愈合。1例74岁的男性患者极度消瘦,囊袋处皮下组织松弛,生活不能自理,喜欢固定左侧卧位,术后6个月导致起搏器与囊袋处于高度摩擦状态破溃引起感染;同时起搏器滑至腋下,引起起搏器电极脱位。给予局部清创换药后将起搏器于对侧重新安置。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术前1w停止用阿司匹林类药物,直到术后拆线后1w。进行术前血常规、凝血时间、输血前系列等的化验、心电图、心脏彩超、X线胸片等等术前检查

3.1.2术前3d监测生命体征4次/d。术前备皮(备皮范围在双侧乳头连线以上至颈部皮肤以下,包括双侧腋窝)。备皮过程中避免损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心电监护时电极片避开制作囊袋的双侧胸大肌,避免患者皮肤对电极片过敏造成局部皮肤的损害,减少感染机会。术前1h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1.3治疗基础疾病:接受起搏器植入患者多为高龄、合并心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及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等,故术前应积极控制血糖,改善患者心肾功能,控制感染。贫血患者尽快纠正,加强营养,以增强抵抗力。

3.1.4 术前宣教,由专业护士向患者简略介绍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必要时请其他已行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现身说法,强调正面效果。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及术后依从性,从而有效的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3.2 术中护理 介入室管理严格环境消毒,加强监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与其他手术交叉进行。介入室温度保持在24~26℃,防止患者手术野消毒室温度偏低而引起感冒。手术时间超过2h的,术中追加一组抗生素。

3.3术后护理

3.3.1术后体位与活动 起搏器植入术后行持续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的监测。平卧位,囊袋处沙袋压迫8~12h压迫位置保持正确,防止滑脱,同时要观察囊袋及周围皮肤颜色等等血运情况,防止囊袋皮肤压迫性坏死。压迫部位应在切口处下方的囊袋正上方,而不是在皮肤切口缝合处,确保压迫部位准确无误,以便囊袋内有积血时从切口处渗出[2]。术侧肩关节制动。待撤离沙袋后,指导患者进行术侧肘腕关节做较小的伸、屈活动和上肢肌肉的主动运动。肩关节勿用力外展或上抬上举。这种舒适卧位即可促使电极和心内膜尽快粘连、融合,又可以减少囊袋处切口张力,有利于切口愈合。术后24h可以抬高床头30~40°。48h帮助患者左侧30°卧位与半卧位休息。72h协助患者穿衣服进行下床活动。动作要缓慢,防止体位改变引起不适。术后12h开始指导患者进行上肢及肩关节的适当内收外旋活动,以防止肩关节粘连。术后不做剧烈运动或过度伸展运动,术侧上肢勿提重物。

3.3.2 伤口的观察和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做到早发现及时处理,避免感染。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液、渗血及囊袋的血运情况,必要时可勾画血肿、渗血的轮廓范围,检查扩散、消退情况,严格交接班。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必要时随时更换敷料。同时局部采取烤灯照射治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

3.3.3清创术后的护理 进行心电监护和术前评估,术前特别注意患者起搏器依赖情况。清创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及起搏信号有无异常。指导患者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含纤维素食物,注意饮食卫生。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同时积极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

3.3.4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向患者讲解起搏器的基本知识,自我监测起搏器功能,如测脉搏、有无安置起搏器前的症状发生。日常生活中不可做大幅度的运动机过度体力劳动(如打网球、举重、提重物)。制定合理的休息、活动时间。定期复查,于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到医院复查1次,以后每1年1次,电池耗竭前增加随访频率。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告诉患者在日常活动中避开强磁场和高压电,防止外力撞击影响起搏器功能。随身携带起搏器安置卡。日常生活时在安置起搏器的对侧接听手机。洗澡时勿用力揉搓囊袋处皮肤。

4结论

近年来随着起搏器置入技术的成熟和安置数量的增加,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囊袋感染是安置起搏器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术前的准备和术中配合,更要重视术后的病情观察,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识别高危人群,减少危险因素、及早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时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提高康复依从性,从而降低感染的发生。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雅文,陈胜男.心脏电子装置植入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12,10(19):1820.

[2] 崔静慧.人工起搏器植入术的整体护理[J].吉林医学,2010,31(4):561-562.

编辑/王海静

推荐访问: 起搏器 永久性 护理 心脏 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