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时间:2022-04-05 10:21:12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治疗组患者于入院后48h给予鼻饲瑞代,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观察血糖、血红蛋白、血浆清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组患者能获得较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物。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减少,预后良好。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支持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①年龄1 8~60岁,发病后24h内来院,经临床和脑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8分;②无合并其他部位严重复合伤:③病前无严重影响营养代谢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不全等:④生存期≥3w。共42例患者符合以上标准,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5±12.1)岁。GCS评分:6分10例,7分18例,8分14例。

1.2营养支持方法 能量需求根据GCS、心率、伤后天数运用Clifton公式计算[1,2]。治疗组于受伤后48h置胃管并开始能全力(纽迪希亚制药有限公司产品)鼻饲,鼻饲前先回抽,如胃内残留量在50ml以下再注入,由500ml/d渐加量至1500~2000ml/d,能量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对照组受伤2d后予肠外营养支持,糖与脂肪比例设为6:4,25%~40%的热量由脂类供给,氮的摄入量为1.5~2.29/kg·d,按比例加入胰岛素、微量元素、维生素、水及电解质配制成3L袋,即全营养素混合液(TNA),经深静脉每日滴入。待肠鸣音出现后(5~7d)开始逐渐转为肠内营养。

1.3观察指标 ①血生化指标的检测包括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BUN)、血糖(Glu)。检测时间为各组营养支持前及治疗后48h、7d、1 4d,均在清晨采集外周静脉血。②观察两组胃肠道功能及并发症及意识状态(GCS评分)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脏匀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检测结果(见表1)

2.2两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结果(见表2)

2.3两组患者伤后GCS评分结果(见表3)

3 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因机体应激而产生的各种全身代谢反应,如高能量代谢和高分解代谢,高血糖,免疫系统变化;伤情越重,反应越剧烈。高代谢反应能耗竭体内贮存的能源,损害机体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各个方面,使致残率和病死率升高。早期(伤后48h)给予营养支持对维护机体代谢,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对减轻继发性损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组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都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经营养治疗后,高血糖水平明显改善。从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来看,Hb入院时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有明显差异。接受营养治疗的患者治疗后Hb升高,而对照组却明显降低,呈中度营养不良。ALB入院时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略有下降,但治疗组略高,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说明获得营养治疗的患者在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

合理的胃肠道营养能较好地适应严重颅脑损伤早期(伤后48h)营养支持的需求,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预后分析表明,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生存者中,恢复较好者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其GCS评分在1、7、1 4d明显上升。

我们认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促进脑损伤后胃动力恢复,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严重颅脑损伤救治必不可少的途径。如果胃肠道功能允许,首先应考虑采用肠内营养。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宣宏飞,顾水均,等.重度颅脑损伤后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临床评价[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0,8(1):14-17.

[2] Wiest R,Garcia-Tsao G.Bacterial translocation in cirrhosis[J].Hepatology,2005,41(3)422-433.编辑/苏小梅

推荐访问: 颅脑 预后 损伤 患者 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