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江苏如皋现代化之路

时间:2022-05-09 16:15:02  浏览次数:

摘要: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奋力追赶的世界文明的方向,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皋作为一个后起的小城市,在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为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成功转型的成功者之一,她的现代化之路有我们值得研究和借鉴的成果,也有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化 “三化”模式

现代化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性的进步,是世界各民族追赶文明发展的优胜劣汰的进程,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再向和谐社会的过渡,并创造出更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南方和北方的文化差异,东部和西部的发展不同阶段,56个民族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从多重视角做具体之分析。武断的支持某一发展模式,或者将其与意识形态相捆绑都是不可取而且是不负责的。我们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做独立之思考,辟发展之路径。

如皋,长江入海口北岸(冲积平原),临近苏南、上海;文化上,受吴越文化影响颇多;经济上,处于长三角经济圈的边缘地带,在经济体规模与竞争力上与处于经济圈核心地区的上海、苏南存在很大距离。

一、“三化”之路

从现代化发展的规律以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来看,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发展状况,中国的现代化应该与工业化、城镇化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三者有机融合、三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城镇化的发展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条件,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有序发展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保障。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是每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如皋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使得广大如皋人民切实享受到了“三化”的成果。

第一, 工业化。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工业化有着举足轻

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如皋的工业化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与地方政府早期积极的政策扶持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初期,各乡镇积极组织各村自主经营手工业作坊。在有一定资金积累的情况下,给予优惠政策发展乡镇企业,这一方面大大推动了如皋地区的轻工业发展,同时也解决了各地方农村富于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繁荣了地方的经济,带来了本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为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夯实了经济基础。进入新世纪,如皋积极转变工业发展模式,走高新技术的发展道路,积极开发本地的优势民营企业并有效的提升其核心竞争力,为本地区的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 城镇化。城镇化其实就是西方的城市化,由于中国

的基本国情与发达国家差异较大,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应该推进小城镇的建设,这样既可以解决农业人口的转移问题,也可以避免超大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如皋的城镇化快速发展,一方面适应了当地工业化的发展要求,优化了社会资源;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转入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文明理念,进一步提升了本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辐射了更为广阔的农村地区。

第三,农业现代化。不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怎样,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性地位都不会改变,只能更加注重其地位,重视其发展。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农业现代化的稳步推进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有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同时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城镇化的有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宏观调控的作用,以促进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原则的基础上,本市坚持科技农业的发展理念,在各镇农技站的技术扶持和各地方农资物品的有力支持下,我市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也取得农业现代化的初步成果。在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后,如皋作为“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的试点之一,有效的节约了土地资源,拓展本地区发展空间,实现了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的双赢,促进农业向规模经营优化集中,提高科技在农业产出的贡献率,进一步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为本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如皋“三化”的过程中,三者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一同

推动如皋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比较完备的乡镇企业给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就业机会,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奠定了经济基础;城镇化的过程,是工业化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整合并优化社会资源的过程,这又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创造了必要条件;农业现代化是在城镇化和工业化有序推进的基础上展开的,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器和稳定器,没有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就无法快速发展。

二、如皋模式

对于模式的提出应该慎重,否则就会掉进发展模式的陷阱。这里的模式只是对本市发展方式的一种称呼,并没有超出整个中国发展的范畴。这样的模式化发展不能复制也不能照抄,只有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印证。

为什么提如皋模式?第一,作为沿海发达地区,应该总结发展经验,敢于率先提出发展模式和方向;第二,如皋是长江以北后发城市的代表,地理位置(经济圈边缘)对于类似的后起城市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第三,如皋的发展现状证明如皋的发展方式和方向是有前途的;第四,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论。如果能够把这些问题和争论解决好,那就会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完整的范式,甚至解决学界一直担忧的问题。

如皋模式,其实就是长三角地区发展模式的缩影。如皋模式,是在本地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中,以乡镇企业为开端,农村工业发展为动力,从而带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全面繁荣。如皋模式就其本质就是工业化和市场化,以发展农村工业经济带动农村的全面繁荣,同时以政府为主导,带领并服务本地区人民以达到共同富裕之目的。之所以称为如皋模式,其创新点如下:第一,农村工业的发展以个人积累为主,政府支持为辅,同时个人积累是在本地区(村)或者本企业范围的资金融合,这样解决了市场经济条件私人资本积累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问题;第二,在政府优化服务的基础上,突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寻求更加适合本地区的经营模式,并拓展国内与国际市场。

如皋模式之所以能够有效的推进本市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政府、人民群众(村民、市民)、私营企业主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政府整合优化了三者的资源配置,本地区人民和企业主辛苦劳动的结果。在这些年的努力之下, 本地区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如皋模式正显示着充沛的生命力。

三、存在问题

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也难以回避的问题。问题的提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合理并得当的解决现存问题。这对于本地区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将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法和理想范式。

(一) 工业高度外化,存在经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

如皋的工业发展是继苏南工业之后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上海和苏南工业的复制或在依附。在这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如皋的工业化内容,轻工业的纺织类和食品加工类在农村工业中占主要地位,如皋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不发达不完善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相当部分企业容易受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或者国内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其着陆能力还有待检验。

(二)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

在工业化和农村向社区和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必然出现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问题,这是阵痛还是长久的痛,或者把他作为一个进步来看。这就是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服务理念的一个考验。农民可以基本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是产业工人的农民,另一种是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民。再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政府和社区工作过粗,不能很好的区分农民,这势必影响“三化”的进程和本地区的稳定。农民的问题就是居住、就业这两个基本问题。这关系到农民生活方式和行为理念的改变,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社区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为城镇化后的农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农民进入社区后政府的配套措施都往往滞后,或者根本不能提供。

(三) 农业现代化背后的问题——农业企业的趋利性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万顷良田”工程的推进中,除了征收宅基地,同时也征回农业用地。这些被重新整理的土地应该如何使用。政府在给予农民几年的农田收益补偿和拆迁补偿后,便把整理后的土地租借给农业大户或者农业企业经营,然后企业或者个人再返聘失地农民作为农业工人。这种生产方式的确能够在短期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土地肥力的减弱和地租的升高,农业企业因为成本考虑,就会从本地区撤资,这样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陈培礼,代礼忠.我国“三农”问题与城市化战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

[2]杨劲.我国城镇化滞后的现状、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8).

[3] 吴艳春.发展和建设小城镇 加快推进农村现代化[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 邹科才,阮乐民.村民变股民 合作促发展[J]. 江苏农村经济,2012,(8)

推荐访问: 如皋 之路 江苏 浅谈 现代化
[浅谈江苏如皋现代化之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