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走进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策略

时间:2022-03-02 00:07:28  浏览次数:

摘 要:小学生正处于感知力、想象力都高度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他们的道德观念正从他人管教逐渐向自律转变,很显然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与判断都比较肤浅,需要借助于生活化的情境帮助其加深理解。为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走进生活的意义为切入点,针对如何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走进生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

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是素质教育深入落实的一项重要手段,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近年来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倡的新方向,品德教学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教师应利用生动的、丰富的案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有一个基本认知,使得品德课堂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如何做社会主义合格人才,引导学生在多元价值冲突之中给出合理的判断,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走进生活的意义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德育为基础,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教学生活实践,关注德育教育的“生活化”,所谓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生活化”是指教师应引领学生从传统课堂学习中转向在社会生活中学习,通过对社会、事件及人物的感受,和现实社会中的交流,并且产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关爱,利用这种方式实现课程学习。这一阶段教师应适当的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避免传统枯燥的、呆板的说教,使教育教学内容生活化,开展生活化教学,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通过案例解析使其深入感受事件中人的真实感受,并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进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经验的结合,将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和生活实践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最终实现思想上的顿悟。

二、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走进生活的教学策略

纵观近年来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情况,其中始终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如课堂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活动的开展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面对这类问题,有必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开发日常生活事件,设计出生活化的问题。

(一) 关注学生的实践训练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根本在于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素养进行培养,在该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有必要加强实践训练,为生活教学效果提供保障。在教学实践开展的过程中,首先应增设实践教学的环节,增加一些实践性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利用实践去检验学生的理论文化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及工作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树立起全新的生活化教学理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综合利用多种活动形式。例如,在“健康过冬天”一课中,笔者充分引导学生到操场上去,与冬天的温度、环境融合,直观感受冬天的生活场景,树立起健康过冬天的意识,拉近生活和学生的距离,充分实现了教学的生活化。

(二) 积极创设生活化情境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将创设生活情境感悟生活作为一种方式引入课堂。可以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出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和动力。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注意生活化场景的设置,以学生的关注视角为出发点,在生活中选择和教学内容相关的素材用于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课本资源,同时课堂的生活化色彩也更加明显,可以有效加强学生的真实体验。例如,在《别伤着自己》一课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创设了生活化的环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接触的真实情境讨论怎样做才是最安全的。这样一来学生的生活体验就和教学结合了起来,充分激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设计出生活化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思想拓展看成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设计问题,在课堂上利用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例如,在《上学路上》一课教学中,笔者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是利用哪种交通方式来上学的?上学的路上经过了怎样的路?如何做才能安全地到学校?”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在学生讨论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笔者因势利导的根据学生身上发生的例子开展课堂教学,找到学生实际生活与教学的契合点,使学生体验到他们平时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是如此近,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同时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

(四) 挖掘日常生活事件

通过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中多数事件都是来自生活的,几乎都是人们生活中的普通事件,这些日常普通事件对小学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塑造了人们的人格和品德,教师应该认清楚这一点,不能忽略平时生活中的小事,看到这些小事中隐含的价值,根据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设计出有意义的主题活动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性。例如,在“谢谢你们我的父母”一课教学中,笔者先制订了教学计划,明确主旨就是感恩父母,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了调查与采访活动,围绕这些问题开展调查:“爸爸妈妈生病时你们是怎么做的?爸爸妈妈下班累了,你又是怎么做的?平时在家中你除了学习以外,会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吗?”完成调查后,笔者组织了简单的交流会,通过交流与沟通得到了初步认识: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辛苦,在家中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恩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三、 结语

综上,随着现代教学体系改革的深入落实,小学教育也在不断深入推进之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在提升学生法治思维与人文思维上担负着重要责任,在教学实践中利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好地把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参考文献:

[1]吉海荣,谢林伯.“微认知资源”:小学道德与法治可视化教学的新方向[J].辽宁教育,2018(23):54-57.

[2]王艳.“道”融生活“法”在身边——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18(28):56-57.

[3]徐敏.將道德与法治教育融于生活——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讨[J].华夏教师,2018(27):67.

作者简介:林敏芳,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连城县城关中心小学。

推荐访问: 法治 课堂 道德 走进 策略
[走进生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建设策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