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SWOT分析及策略

时间:2022-03-02 00:04:34  浏览次数: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文章运用SWOT工具对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新的视角提出了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  SWOT  思政课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邓宏萍(1970- ),女,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系统交互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SJD756)和2014年泰职院教改重点课题“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TZYJY201413)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2-0109-03

受经费、人员、场地、组织等条件的制约,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难点。本文尝试运用现代企业管理SWOT分析法,对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主导、主体、目标、内容、管理和保障等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突破这一难点的策略,推进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

一、SWOT法视域中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根据企业竞争战略概念,战略是一个企业“能做的(内部组织的优势和劣势)”和“可做的(外部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有机组合。SWOT分析法是对研究对象及所处情境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企业优势S(strengths)、劣势W(weaknesses)、机会O(opportunities)和威胁T(threats),有机结合企业目标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制定相应发展战略、计划及对策的方法。SWOT分析模型分为两个部分:一是SW(优势与劣势)分析,分析内部条件;二是OT(机会与威胁)分析,分析外部条件,两者综合分析,明确今后发展方向。SWOT分析法应用于高职思政实践教学改革,就是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影响课程发展前景与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项目,基于学校领域内外部竞争环境的态势分析,列举出其内部优劣势与外部机会及威胁,依照矩阵形式匹配、排列,并加以系统分析,从中得出突破改革难点的发展策略。

(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SW(优势与劣势)分析

当前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常见的运行模式有:“假日式”,将寒暑假开展的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纳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名下以替代;“精英式”,选拔少数学生参加调研、参观考察或从事社会公益活动以应景;“蜻蜓点水式”,组织学生分批次参观若干德育基地以敷衍;“纸面式”,为应对检查或汇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不强的实践项目以应付。提高实践教学实效性始终是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

1.优势分析。第一,从实践教学主体看,学生对参与实践教学有较强的兴趣与需求。高职人才培养要能激发高职学生对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发展的期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验证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技能,希望感受职场生活,体验职员与社会角色,为工作做好心理准备。在专业能力成长的同时,学生对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学习深感兴趣,特别是对有助于团队合作、人际沟通、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有关的活动很有期待。

第二,从实践教学目标看,思政课程目标秉承知行结合的天赋使命,符合德育原理与道德心理形成规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有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养成等多重目标。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师不能只停留于道德认知说教层面,德育过程必须借助教育教学情境,在活动与交往中引导学生建构道德观念,体验道德情感,激发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行为,实现知能、知行转化。思政教师唯有遵循道德教育与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践行所学,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功能,实现课程目标。

第三,从实践教学内容看,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广泛性、丰富性、深刻性有利于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覆盖人类文明各个领域,吸收文化精华,源于当代、传承历史,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这为教师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四,从实践教学保障看,德育始终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等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思政课在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各部委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指导意见,为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支持。

2.劣势分析。第一,从实践教学主导看,高职思政教师设计实践教学的能力与组织能力亟待提高。高职思政教师大多接受过应试教育,社会实践能力参差不齐,加之缺乏其他行业经历,导致其设计的实践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不明显。此外,高职思政课大班教学制对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但缺乏组织管理能力是当前高职思政教师的明显短板。

第二,从实践教学主体看,学生的实践学习任务重,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精力有限。高职学制一般为“2+1”,专业学习中有大量的实践教学环节。此外,宣传部、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开展的科技文化、社会实践、学术讲座、职业技能类活动丰富多彩,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客观上影响了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增加了组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难度。

第三,从实践教学内容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还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层次性。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起步较晚,教师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各不相同,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逻辑线路至今尚无定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存在着随意性强、针对性弱、缺乏系统性等弊病。

(二)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OT(机会与威胁)分析

1.机会分析。第一,从实践资源保障看,当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资源支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使高职院校与地方联系更紧密。农村、街道、社区、企业、纪念堂馆、社会福利机构等丰富的资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方面,近年来高校思政师资建设得到了充分的政策、资金与途径支持,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机制已基本完成。学历学位进修、各类骨干教师研修班与社会实践项目,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教师资助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高校思政)项目等标志着高校思政教师培训体系与教科研成长体系基本成形。

第二,从实践教学方法看,当前高职倡导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有利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随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得到了高职教师的认可,项目化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极具行为主义心理学特点的教育教学理论在高职得到实践,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在指导思想与方法论上提供了现实土壤。高职思政教师积极融入这一改革大潮,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三,从实践教学技术看,社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新平台。实践教学的开展难在兼顾经费、组织、时间和场地等多种因素,当下社会媒体和网络技术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突破了时空限制,优化了教育资源,利于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率。

2.威胁分析。第一,从实践教学管理看,难以解决各类活动多的问题。高职实践教学基本占总学时的50%,思政课实践教学须在专业实践环节与其他部门活动之外开展。思政教学部门必须做好与其他单位的协调工作,避免冲突,但目前各高职院校还缺乏统一协调这些工作的组织机构。

第二,从实践教学过程看,思政课面临实践教学设计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比较难的问题。近年来,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普遍开展项目化教学,推行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但由于部分思政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实践教学能力还比较弱,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很难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这一难题打击了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积极性,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第三,从主导主体作用的发挥来看,教师能力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之间存在矛盾。当代大学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许多教师明显地感受到和学生之间有代沟,例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有时“80后”教师都感到力不从心。走进大学生的内心,使思政教育目标入脑入心,较从前更具难度。加之思政课大班授课制使师生互动不足的问题更为突显,影响了主体主导作用发挥。

二、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策略

(一)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机制相关要素发展策略

1.理顺机制,形成联动。成立大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合理布局思政课实践教学,及时了解动态、发现问题、协调关系。建议将思政课分四个学期开设,学时贯穿寒暑假期,贯穿专业实训实习环节,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适应学生专业学习与学生工作节奏。

2.认真学习,领会政策。思政部门领导须充分领会上级文件精神,加大沟通宣讲力度,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力争人财物资源优势最大化,获得政策倾斜。

3.深入调研,找切入点。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关心的问题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了解专业实习实训与学生工作安排,熟悉专业背景与行业职业特色,分析其中的隐性德育元素,找到契合点;了解社会资源分布,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找到最佳实践活动形式。

4.着眼能力,培养人才。强化教师实践能力,通过挂职锻炼等使教师至少熟悉本校两个专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与行业职业特点,找出思政教育与专业的结合点;强化教学设计能力,开展教学能力测试,根据行动导向理念,制定有专业特点的教学设计方案;强化教师教科研能力,打造优秀团队,鼓励教师申报各级课题,专项研究思政课实践教学。

5.重申使命,师生相长。强化教书育人天赋使命,通过专职思政教师担任班主任辅导员、两三年内固定担任某专业的教学任务、周期性从事学生职能部门工作等,使思政教师融入学生工作,深入学生群体,改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相长。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过程相关要素发展策略

1.教学设计体现专业学习与思政教学相结合。或从学生专业学习内容中挖掘德育元素科学渗透,或从思政教材中遴选实践活动内容,或从地方资源找寻德育元素,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需求为依托,进行项目开发与设计,实现教材载体向教学载体的科学转化。

2.教学模式符合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项目设计要本着兴趣与志愿相结合、个体与团体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出学生喜闻乐见、力所能及的项目;教学方法提倡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等为主;考核与评价要有合理的预案,并结合专题汇报会等形式,实现实践教学项目的共享。

3.建立思政课立体教学资源库。一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搭建思政教育新载体。将实践教学探索过程中形成的成果(实践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手册、学生操作手册、活动视频等)建成系统化、系列化、立体化的数字资源库。鼓励学生创作视频、摄影、卡通漫画、微小说等,并将优秀作品纳入资源库。二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ies)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模拟情境,增加思政实践教学维度与向度。如与社会媒体平台寻求合作,创设“道德两难问题”“网上纪念馆”“经典案例情境重现”等虚拟情境。三是搭建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QQ等,实现资源网络共享与在线交流。

[参考文献]

[1]刘文娟.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7).

[2]王海丽,徐英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之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3]Chris Fowler.Virtual reality and learning:Where is the pedagogy?[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5(2).

推荐访问: 高职 实践 策略 体系 教学
[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SWOT分析及策略]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