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2-04-29 12:35:03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临床分析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以来确诊的8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给予X线检查以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 86例肺结核患者通过X线扫描发现61例肺结核病灶,占70.93%,共有31个空洞;而CT扫描86例患者84例有肺结核病灶,占97.67%,共有61个空洞,两者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还能够较清晰的显示病灶的纵隔旁区4例,心影后区5例,肺尖区2例。结论 CT扫描对显示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形状、数量以及各种合并症有显著优势,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CT;X线;肺结核;诊断价值;分析研究

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在结核菌的作用下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近年来,我国肺结核患者人数逐渐增多,肺结核诊断的常用方法为X线检查[1],但是在成像原理上有着较大局限性,容易造成漏诊以及误诊。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以来确诊的86例肺结核患者,对其给予CT检查以及X线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2013年6月以来确诊的86例(男49例,女37例)肺结核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肺结核诊断的标准。年龄10~66岁,平均(38±28)岁。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21例咳嗽、19例胸闷、18例盗汗、14例呼吸困难、14例咳痰、14例咯血等。所有患者均在入院1w内进行螺旋CT及X线检查

1.2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X線胸部平片并行全身螺旋CT扫描,其中CT机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16层螺旋CT扫描仪, 扫描前向检查者介绍最大吸气末及最大呼气末屏气的方法。扫描参数设定:行层厚设置为10mm,层间距设置为10mm,120Kv,120~140mA,准直0.75mm,每周0.75s设定为旋转时间,分别在最大吸气末屏气下及最大呼气末屏气下行从肺尖到肺底扫描。图像重建参数:层厚设定10mm,层间距为10mm,其重建方法采用Kernal60f方法,将-450Hu设定为评价窗位,将1500Hu设定为窗宽。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所有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均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X线检查结果 86例肺结核患者通过X线扫描发现61例(70.93%)肺结核病灶,25例(29.07%)没有发现明确病灶;发现23例共有31个空洞,29例支气管播散灶,18例胸水,8例胸膜肥厚粘连,5例钙化灶,肺气肿2例,肺大泡1例。

2.2 CT扫描结果 86例肺结核患者通过CT扫描发现84例肺部有病灶(97.67%),部位与DR片显示一致;发现26例共有61个空洞,16例支气管播散灶,21例胸水,6例胸膜肥厚粘连,8例钙化灶,肺气肿5例,肺大泡4例。同时还能够较清晰的显示病灶的纵隔旁区4例,心影后区5例,肺尖区2例(见表1)。

3 讨论

3.1肺结核病因及临床表现 肺结核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人体感染结核菌后不一定发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者细胞介导变态反应增高时,均能够引发该病。结核病属于放线菌目,分枝杆菌属,是有致病能力的耐酸菌。结核菌不仅对药物有一定的耐药性,而且还能够在人体当中单独使用一种结核药物也能够较快对耐药性起到对抗性[2],此种耐药菌进而对患者治疗带来了严重的困难,直接影响着后期疗效。肺结核患者起病可缓可急,且多为盗汗、乏力及消瘦等,并伴随有咳痰、胸痛及咳嗽等。在体征上根据患者病情的轻缓而定,其病变范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早期及小范围的结合在临床检查中不易检查出,若患者病变范围较广患者则可听见其浊音,且语颤增强,肺泡呼吸音较低。晚期结合患者形成纤维化,局部收缩使胸膜塌陷等。在结合性胸膜炎早期有胸膜摩擦炎,可形成大量胸腔积液[4],肺结核患者若久治不愈,极易发展为持续性排菌源及散播病灶,形成空洞。为此,应对肺结核患者加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控制肺结核扩展范围,降低病变发生率。

3.2比较X线与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近几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及发展,肺结核病死率极速下降。然而,由于耐药性结合病及免疫缺陷人群的逐年增加,使得肺结核的发病率逐渐呈现上升趋势。长期以来,肺结核的诊断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依据,在所有检查手段中痰涂片结核菌阳性或培养阳性是诊断肺结核的确切依据。但在实际的诊断工作中,结核分枝杆菌痰检阳性率仅仅为35%左右。为此,肺结核的诊断仍然依靠影像学表现。

临床中常用的诊断方法是X线及CT影像,其中X线是目前最为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因为X线具有价格便宜、操作方便及普及性高的优点,在临床中得到普遍应用,成为肺结核检查的基本方法[3],X线检查可明确患者肺部病变的部位、范围、类型及其性质;然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对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均能够得到较为明确的诊断结果。然而,由于X线检查法缺乏特征性病灶的,无法明确检查部分患者。如患者病灶位于心脏、肋骨及胸大肌等位置时,加上患者病灶较小、隐蔽,就很难发现肺结核病变;另外,若患者为不典型肺结核,常将肺结核与肺癌、肺炎等其他疾病相混淆,以致于造成误诊或漏诊,不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4]。本研究中,86例肺结核中有25例(29.07%)没有发现明确病灶,且有31个空洞,有30个空洞未被发现。这可能与所选病例或者机器性能有一定关系。

随着CT技术及其设备的不断改进,多排螺旋CT在临床医学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应用价值也得到了临床医学者的认可。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力,超过X线10倍,且无粗制重叠,能够明确显示肺内任何部位的影响[5]。在本次研究中,86例患者中肺部发现84例有病灶,其空洞达到61个,可显示空洞内部结构及其周边情况。CT除了能够识别肺结核沿线支气管的播散情况,还能够对早期结核运动情况进行显示。最后,CT还能够显示结核病变内的钙化现象、空洞壁的小钙化灶,而这些X线同样做不到;若遇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如肺大泡、肺气肿等,也能够发现,其发现率高于X线。我国学者王红[6]在其文献中报道:选取52例经痰检、活检和临床治愈证实的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胸部平片及多排螺旋CT扫描,通过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MPR)能够真实、形象地显示肺结核的各种重要征象,因此,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多层螺旋CT 对肺结核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本研究中,CT诊断率97.67%(84/86)明显高于X线诊断率70.93%(61/8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上述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CT扫描对显示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形状、数量以及各种合并症有显著优势,同时随着CT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应用,使得CT的检查费用也大幅度下降,在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结核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代月.肺癌合并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3,7(8):68-69.

[2]徐少真.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临床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1):1807-1808.

[3]颜得新.继发性肺结核与肺癌的螺旋CT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7):168-169.

[4]朴成浩.CT在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 ,2013,(28):67-67,68.

[5]傅钢泽,吴恩福,殷薇薇,等.易误诊为肺癌的不典型肺结核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1,27(3):358-361.

[6]王红,贾文霄,马景旭,等.多层螺旋CT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08(5):1-4.

编辑/苏小梅

推荐访问: 肺结核 诊断 价值 分析 CT
[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