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1例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过敏反应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4-07 10:36:09  浏览次数:

【关键词】 派罗欣;副作用;药物过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08-02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42岁。因“反复乏力、纳差2年,再发伴肝区隐痛3周”于2012年5月3日入院。入院时体检:T36.2℃ P78次/分 R19次/分 BP110/70mmHg 神志清楚,慢性肝病面容,皮肤及巩膜无明显黄染,未见蜘蛛痣和肝掌,双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 病毒性肝炎 乙型 慢性(轻度),患者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既往于8年前在体检时发现肝功ALT 135IU/L AST 101IU/L Tbi 19umo,HBVm HbsAg+ HbeAb+ HbcAb+HBV-DNA6.8E+006copy/ml,确诊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予以运德素30ug抗病毒治疗12月,复查肝功及HBV-DNA在正常范围既停止抗病毒治疗,7年间多次复查肝功及HBV-DNA在正常范围。近3周感到明显乏力、肝区隐痛,复查肝功:ALT158IU/L AST96IU/L Tbi20umo,Blood -RT:WBC5.98×1O8/L RBC 3.05×1O11/L PLT 98×l08/L;HBV-DNA5.9E +006copy/mL,遵医嘱给予复方甘草酸单胺S[佳派]静滴,聚乙二醇干扰素(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商品名派罗欣)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在第1次注射时,注射部位选在腹壁两侧,注射当天患者体温升至39℃,出现头痛﹑乏力﹑全身酸软无力,遵医嘱处理后体温降至正常,第二天体温最高达到38.5℃,第三天体温降至正常,但注射部位出现红色皮疹,直径约1-2mm无瘙痒等不适,故未引起重视;第2次注射时,将注射部位改为左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的第2天注射部位亦出现红色皮疹直径约2-3mm,腹部皮疹增大至3-5mm,且出现瘙痒,考虑为聚乙二醇干扰素过敏,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缓慢静推,口服“皿治林10mg” ,均为1次/日,同时停用派罗欣,治疗2周后瘙痒症状缓解,皮疹消失。后改为口服“拉米夫定”1次/日,进行抗病毒治疗。

2 护理

2.1 指导药物的储存及携带方法。派罗欣药物保存不可过冷、过热,温度要求在5~15℃。在院患者从药房取回后立即注射;院外自行注射者应将药物放在冰箱冷藏室保存(2~8℃),切忌冷冻,温度太低可使派罗欣药物变性,避免在高温及阳光下暴晒致药物变质;告知患者旅行外出时,用派罗欣贮存专用(冷藏)包保存,且需密切观察包内温度。

2.2 派罗欣作为内源性致热源,注射后出现发热是正常反应。患者出现发热,体温在37.8℃以上,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体温在38.5~39℃则采取物理降温[ 1],如头部冷敷、酒精或温水擦浴;体温超过39℃,予口服克感敏1 片或柴胡4 ml肌注。

2.3 流感样症候群 多数患者在初次及早期应用派罗欣后出现流感样症候群,如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 2],护理人员及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患者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向患者解释其不适与用药有关,一般不予处理,严重者可以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在发热伴有头痛时建议患者避免饮用浓茶及咖啡类饮料[3],要多饮水,让患者卧床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本例患者出现流感样症候群,注射当天不适症状明显,次日缓解,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症状均减轻或消失。

2.4 局部红肿 本例出现注射部位红肿,予以更换注射部位; 红肿部位热敷,每日4 次、每次15~ 20 min, 3 d 后红肿消退。

2.5 停用派罗欣后向患者解释皮疹的发生原因,嘱患者用温水洗浴,如皮疹发生在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告知穿着宽松的衣服,避免用手搔抓,可用冷敷,同时根据情况应用抗过敏药物。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能染发及烫发,使用柔和的洗发精。

效果

经过以上的治疗及护理,同时停用派罗欣2周后,患者瘙痒症状消失,注射部位皮疹消退,康复出院。

讨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是临床上治疗病慢乙肝常用药,与普通干扰素相比,它们的优点是每周给药1次,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在给药后的1周内,血中干扰素浓度维持恒定,可持续抑制病毒,不存在普通干扰素的“峰-谷”效用 [4],聚乙二醇干扰素在抗乙肝病毒疗程中出现副作用与普通干扰素相同,如流感样症状、骨髓抑制、肝功一过性升高,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副作用,这方面报道的比较多,而本例病人与姜艳等报道患者在注射干扰素的过程中躯干和四肢出现斑丘疹,但多为暂时性的,轻度皮疹多呈自限性,不必处理[5]不一致。一般认为干扰素的副作用与使用剂量、次数直接相关, 个体差异较大[6],同时与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糖蛋白[7]引起超敏反应亦有关系。尽管干扰素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诸多副作用,但干扰素仍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首选药物,因此在使用干扰素之前消除患者对疾病和药物的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做好饮食指导,少吃一些鱼虾之类的海产品, 预防过敏。

参考文献

[1]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M].4 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77.

[2] 吴杭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 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J ].中国临床医学, 2008,15(6):830.

[3] 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慢性丙肝防治指南[S]. 2004.

[4] 唐红梅,张鸿飞,朱世殊,等.聚乙二醇干扰素注射局部的反应及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93-1494.

[5] 姜 艳 李 波. 干扰素的常见副作用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4): 197-198.

[6] 周桂楼,蔡刚明,曹国宪,等.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干扰素的研究进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3): 226-228.

[7] 边春香, 张颖.α-2b 干扰素引起过敏性紫癜1例[J].中国误诊学志,2006,6(1):196.

作者简介曹玲(1978-)本科主管护师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副护士长

推荐访问: 干扰素 过敏 护理 观察 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