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胆肠吻合术式与胆道感染的关系

时间:2022-04-04 10:12:46  浏览次数: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4-0079-02

总结我院10年来因肝内外胆道病变行胆肠吻合术219例,分析胆道感染的原因,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我院施行的胆肠吻合术219例。其中男121例,女98例。年龄19~79岁,平均46.3岁。壶腹周围癌89例,肝外胆管癌21例,胆总管下端良性狭窄48例,肝内胆管结石18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狭窄2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2例,慢性胰腺炎7例。

1.2 结果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CD)160例中,侧侧吻合术51例,胆道感染19例,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109例,胆道感染11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CJ)59例,侧侧吻合术30例,胆道感染4例,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29例,胆道感染8例。

2 讨论

CD较为常用的为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国外报道术后反流性胆管炎为10.9%[1],国内周孝思报道CD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0%。CD的术后胆管感染与CJ侧侧吻合和端侧吻合或端端吻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CJ侧侧吻合的效果较好。而且有学者报道,CD后再手术率高达49.4%,近期效果、远期效果均差,主张废除此术式[2]。Tocchi等报道,虽然CJ术后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胆肠吻合术中最低的,但是CJ不能完全抗反流,反流性胆管炎发生率为6.4%[3]。本组结果表明,胆肠吻合术式吻合口内径与胆道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为了避免或减少胆肠吻合术后的胆道感染,我们应注意:(1)掌握好适应证:在胆总管下端的病变,不论是由于恶性肿瘤或炎性狭窄及反复发作的泥沙样结石,包括难以取出的肝内胆管结石且同时并无肝内外胆管狭窄,只要胆总管直径>15mm,应首选CD吻合术。吻合时可做一层缝合,针距不宜太密,可防止术后吻合口狭窄。本组CD中发生胆道感染的病例主要集中在肝内胆管结石伴肝内胆管狭窄患者。当胆肠吻合需要在肝外胆道较高部位进行时,如胆道损伤的修复、肝外胆管肿瘤、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肝内胆管狭窄经修复成型后则一般需用CJ术;(2)吻合口直径控制在15mm~30mm,过大或过小会增加感染机会,CD应尽量端侧吻合或十二指肠后CJ,可减少或避免发生“盲袋”,探查胆总管时切口应紧靠十二指肠,在胆总管高度扩张时,可做横切口并于十二指肠切口靠近平行,既方便吻合又避免张力。CJ主要为胆总管空肠侧侧吻合,胆总管远端横断,空肠端侧吻合呈”Y”型,黏膜对黏膜吻合,针距均匀,线结打在外,避免形成结石,少行空肠端对胆管的吻合方式,因为空肠环形肌的作用,可能导致胆肠吻合口的狭窄;(3)CJ吻合的胆支肠袢应在25cm~30cm,既可避免发生吻合口有张力,又能加速引流,避免淤滞,减轻逆行感染。靠延长胆汁空肠肠袢及各种防返流瓣来防止逆行感染是无益的。

参考文献

[1] 周孝思.肝胆管残余结石防治措施的探索和演变[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9):518

[2] 李海民,窦科锋,周景师,等.不同胆肠吻合术式与远期疗效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6):364

[3] 李海民,窦科锋,周景师,等.胆管良性疾病胆肠吻合术式的选择[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2,(3):191

推荐访问: 胆道 浅谈 感染 关系 吻合术
[浅谈胆肠吻合术式与胆道感染的关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