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

时间:2022-03-18 09:43:55  浏览次数:

摘要:现代光学产业的发展对高校高素质高质量光学工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针对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并介绍了如何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光学工程的专业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

关键词:光学工程,思政教育,专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1-0219-02

一、引言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表征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它的理论基础——光学,作为物理学的主干学科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铸造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及非线性光学,揭示了光的产生和传播的规律和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关系。目前,光学工程已发展为光学为主的,并与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空间科学、精密机械与制造、计算机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也推动建立了一个规模迅速扩大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光学产业和光电子产业。

正因如此,光学产业的发展对高校光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办好该学科,以适应产业需求,培养适应现在和未来社会的高素质高质量光学工程复合人才是许多高校乃至整个国家需要解决的课题。高素质高质量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灵活应用上,还体现在职业道德、个人品德方面,尤其是高校专业课程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就要求专业教师要将课程思政教学始终融入光学工程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实现“润物细无声”[1]。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

中国传统教育中的诸子百家理念对德的尊崇和追求是十分突出的,诸如儒家的“为政以德”“克己复礼”,道家的“修德”“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墨家的“崇俭尚礼”“无信不立”,法家的“重积德,则无不克”“仁智之行”等思想无一不是对德操德行的尊崇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高校的思政教育大体相当于传统教育中的育人即德育,而专业教育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在现行高等教育条件下,专业教育与传统教育在育人功能上有着越来越大的距離。

多年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主要依靠理论课教师来实施,其对如何做好该课程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费尽心思地设计教案、讲授理论知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了思政课枯燥乏味、学生没兴趣、出勤率和抬头率低等问题。这正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诸多弊病的集中体现,这已严重阻碍了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影响育人效果[2,3]。

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道出了教师工作的本质,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不论是何种课程的教学,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立才树德的重任,都承担着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职责,进一步强调了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三、高校光学工程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有效结合

光学工程作为一个与其他学科紧密交叉和相互渗透的学科,是一门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因此,光学工程专业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专业课程内容灵活巧妙地进行思政教育。

(一) 从光学工程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从事光学工程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必然会与从事其他交叉学科如精密机械、精密仪器和计算机等的岗位存在合作关系,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职业素养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要求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团队合作的精神。以某个光学产品的研发过程为例,向学生介绍如何开始一个产品的研发、每个阶段工作的内容以及每个阶段前后的联系。在最开始方案的确定阶段需要各个专业人员通力合作,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团队协作必不可少。要向学生传达每个人负责的工作内容都会对后续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个小小的问题没引起重视或者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整个产品研发的失败,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每个人必须承担起自己所负责的工作职责,切不可掉以轻心。

(二) 从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光学工程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但对我国来说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专业教师可以挖掘我国光学工程的发展历史,向学生讲述在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我国如何开始光学仪器的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0世纪50年代,迫于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国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相继建立起光学设计与检验、光学工艺、光学镀膜、光学计量测试、机械设计等10多个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基础,初步构建起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的光学和精密机械的研究基础。研制出中国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照相机等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创造了10余项“中国第一”,一举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光学领域内的空白局面。

(三) 从老一辈光学科研工作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我国的光学仪器是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老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列强争夺的世界环境中,作为光学技术的核心——光学玻璃的制造技术一直是十分保密的。王大珩先生就感到光学玻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迫切需要,在龚祖同先生的带领下从无到有,搭建起光学玻璃的熔制车间,一切都是在“做什么,学什么”中磨炼成长起来,大家意气风发,踌躇满怀。更为可喜的是,从今往后把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诞生的事迹,列入光学玻璃厂培养青年一代的教育范例。

还有很多其他老一辈科学家的光辉事迹,他们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不断创新的治学精神,甘为人梯的大师风范,爱党爱国、甘当春蚕的崇高品德,淡泊名利、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讲课过程中同样要传达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择优决策的取舍观、艰苦奋斗的创业观等的教育等。另外,专业教师还可适时地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正确剖析所学专业在国家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四、结语

“课堂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舞台,更是价值引领的阵地,每一门课蕴含的育人功能都应发掘出来。”正如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滕建勇所说,课程思政将是今后高校专业课的使命与建设方向。高校教师要强化思政教育意识,深挖专业课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育方式,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如此,方能领略课程思政的别有洞天。

参考文献:

[1]李国才.试论思政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的现实必要性[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

[2]张丽娜.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教育功能融合路径探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

[3]张理甫,谷松岭.构建与专业背景相结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观察,2017,(13).

推荐访问: 专业课程 浅谈 高校 教学 思政
[浅谈高校思政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结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