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时间:2022-03-02 00:02:46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为例,提出应遵循教育规律,设置教学和育德双重教育目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巧妙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剖析等课程德育元素,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结合;同时,专业课教育坚持理论认识与情境认知的相統一,使学生在各类公共危机治理实践中,不仅具有危机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更具备科学认识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相统一。

关键词:高校 公共危机管理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这一目标,许多高校已在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

就我国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而言,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肩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集体力量、推动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体责任。综合素养课程通过传授历史文化、哲学道德、艺术与美感、科学与生命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升品德、审美、创新、公民责任感等综合素养。而专业课程体系则更多地肩负着向学生传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把专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态势带进课堂的任务。

当前,要实现从思政课程主渠道育人,向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的创造性转化,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协同效应,一方面不仅需要继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另一方面更需要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德育功能,尤其是通过“课程思政”引领专业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载体等环节的有效设计和实施,体现育德内涵,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作用及对大学生价值引领作用。据此,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专业课程为例,探索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1 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目标设计

1.1课程特点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类危机始终相生相伴。当代频繁的公共危机事件更是给国家、社会、公民造成了严重伤害。培养公民的危机意识刻不容缓,高校作为育人机构更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对大学生进行公共危机教育的主体责任。基于此,我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公共危机管理》课程。

《公共危机管理》一般为高等院校管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或选修课程。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一般性知识,了解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的新思路、新视角和新对策,并力图使学生在理论分析的过程中能更具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该门课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多学科理论交叉,多维度思维探索。《公共危机管理》涉及管理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在知识结构的宏观层面上,侧重介绍中西方公共危机管理法治化建设的基本理念、特征、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微观层面上,侧重结合公共危机管理经典案例,阐释与公共危机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深入剖析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机理和应对对策。

坚持理论认识与情境认知的相统一。在学习专业课程时,仅强调理论认知,会让学生感到对抽象知识的掌握过于枯燥,甚而产生认知心理排斥。对于《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学习更是如此,该门课程强调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情境化的社会认知结合起来。具体而言,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安排上,基础理论占较大比重,案例教学占较大比重,并借助各类社会实践平台指导学生进行危机情境的应对模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帮助其将习得到的抽象知识转变为具体知识和技能。

1.2专业课程的育德内涵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各类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带来的严峻挑战,不仅影响了社会公众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还严重威胁和冲击了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因此,就教育的育人本质而言,必须在遵循课程专业教育要求的同时,充分挖掘“育德”内涵,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实现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作用的统一。就《公共危机管理》课程而言,其德育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兼顾大学生法治理性成长和社会责任担当的培养。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和责任担当不足的问题。而且,我国正处于公共危机多发期,思维活跃的大学生对于此类事件的认识较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舆情极易影响到大学生对事件的正确认知。《公共危机管理》课程通过引导大学生尝试从不同维度观察和理解公共危机事件的成因、发生机理、治理难点等,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一般性知识,同时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价值渗透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公共危机法治化教育,指导大学生进行危机应对的实践,提升学生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以及科学认识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

兼顾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强化。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公共危机管理》课程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与危机管理的“现代表达”相结合,在教学、研究体系中,通过引导学生阅读与危机管理相关的中华传统优秀典籍,发挥专业课堂主渠道作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的教育引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阅读与危机管理相关的中华传统优秀典籍,也能加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推动他们去关注和思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1.3专业课程育德发展目标的定位

专业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隐性课程,其根本是坚持立德树人,要想“润物无声”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就必须在确立专业课程的育德发展目标前,对大学生的相关思想状况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主要的途径是通过平时与学生谈心,以及专业课上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各种讨论和辩论活动,搞清楚在专业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问题,以及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主要冲击和影响。然后有的放矢地设计课程育德发展目标。如在《公共危机管理》课程中,许多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经常会质疑“地方政府在群体性事件舆情应对方面为什么表现不尽如人意”“自媒体传播下作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媒介素养和网络道德”等。只有从学生关心的这些现实问题入手,增加对专业知识和典型危机管理案例的阐释力,才能于“无形中”发挥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也才能提高专业教育教学的成效。

据此,遵循课程专业教育要求,融合课程德育元素,《公共危机管理》专业课程的育德发展目标定位为:通过危机教育,使学生在应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明晰并坚守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提升学生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以及科学认识和理性参与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能力。

2 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入路径

要改进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把课堂教学重心下移,全面关注学生的期待和发展需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恰当选准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最佳结合点,无论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政治的教育都要尽量避免单调生硬地“说教”,而应创设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和实践形式,寓教于乐,既要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也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推动“专业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效结合。

就《公共危机管理》课程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教学中的融入:

2.1以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危机管理思想作为融入点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配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汇编体现危机管理思想的中华优秀典籍节选,引导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经典品读,掌握中国古代危机管理思想精髓,奠定“四个自信”坚实基础。将体现公共危机管理思想的《谏太宗十思疏》《日知录·正始》《孙子兵法》等中华优秀典籍节选汇编成专业课的补充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和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引导学生用辩证思维看待中国社会发展的得与失,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自信。

帮助学生树立忧患意识。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源远流长。指导学生对危机的两面性(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进行辩证思考。通过阅读《左传·襄公十一年》《周易·系辞下传》等古文,理解“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古代士人阶层的危机思维,以及习近平《摆脱贫困》之《同心同德,兴民兴邦——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篇中提到的“居安而念危,则终不危;操治而虑乱,则终不乱”的思想,从而牢固树立“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意识。通过阅读战国末期文学家宋玉创作的文学作品《风赋》,理解宋玉说“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其中所蕴含的危机预防思想。

帮助学生提升爱国情怀。指导学生阅读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理解“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以及居安思危,建立健全社会转型期公共危机管理预防准备机制的重要性;阅读顾炎武的《日知录·正始》,重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古代士人阶层的爱国情怀,体会和思考在我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治理过程中“公民责任”应有的内涵。

2.2以经典历史故事作为融入点

帮助大学生提升个人修养。课上引导学生阅读《战国策》中的“三人成虎”“曾参杀人”等历史小故事,让他们更为生动、形象地理解“众口铄金”现象的形成,理解“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进而深刻理解公共危机传播过程中谣言的形成及其造成的巨大破坏力,学会在面对危机混乱和恐慌时,树立正确的舆论观和信息观。

帮助大学生培养客观、理性的社会心态。指导学生阅读《韩非子?喻老》中的《扁鹊见蔡桓公》《扁鹊三兄弟》等寓言故事,引领他们感悟危机从轻到重、由表及里的渐进式发展过程,理解公共突发事件从酝酿到爆发的演化过程。引导他们学习《吕氏春秋》里记载的孔子困于陈蔡的故事,理解孔子所言“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进而思考对身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如何用科学的头脑和科学的知识进行真伪判断和归因分析,还事物的本来面貌和真实性。

2.3以学生关注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经典案例作为融入点

现有教材上的大部分案例多存在着更新较慢、内容陈旧的问题,以此举例引导学生,会使其产生距离感和枯燥感,失去了案例教学的价值和本意。因此,应重视案例库和视频资料库的更新工作,以学生关注的、新鲜的案例激活课堂,借此增强课程思政教学的现实性和针对性。

借助案例教学实现对学生社会责任担当的再教育。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为原则,悉心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对学生思想和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将学生普遍关注的典型、热点公共危机案例充实到教学案例库中。如结合“PX项目事件”“春熙路恐慌事件”“日本核危机”等,引导学生认识“全能主义政府”公共危机治理责任的困局、普通公民理性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政府与公民对于公共危机的“复合共治”。在案例分析过程中,了解并纠正学生的社会认识偏差,让学生在对社会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情感,并切实理解各类公共危机治理的难点所在,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

借助案例教学实现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再教育。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借助教学情境的创设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如通过“郭美美事件”“表叔事件”等,引导学生对于重大公共危机事件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充分讨论与辩论,了解学生的相关思想动态,进而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和主流价值观的再教育。同时,还应注意遴选、充实教学视频资料库,侧重选取包括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当事人、利益相关者等多主体围绕重大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思想交汇争锋的研讨视频,以图文并茂、声色并茂、更加动感的方式,吸引学生围绕视频探讨的主题进行思考、调查、讨论、交流,通过多元观点的交锋有效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使其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3 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教学全过程

无论是专业素养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教育主题和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传递核心价值。在《公共危机管理》专业课教学设计过程中,为了突出综合性和实务性,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方面将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纳入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努力将教学过程与学生广泛使用的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兴媒介有效结合在一起,不仅在时间上实现了从课堂向课前和课后的延伸,还在空间上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向校外实践平台的延伸。

3.1倡导课前学生主体学习理念

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即由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喜爱的并能体现危机管理思想的中华优秀典籍进行阅读,并在阅读后归纳出该典籍的思想精髓。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汲取危机管理思想的精华,加深学生对中国国情的思考和感悟,以优秀传统文化升华道德思想境界。

引导学生加强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关注和思考。要求学生关注重大媒体事件,并效仿媒体对一周内国际国内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就其影响力进行排序并阐明排序理由。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促使學生自觉投入到对公共危机事件的关注中,跟踪并思考各种类型危机的动向、影响及趋势,了解危机的因果关系、结构和治理对策;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关注国内外形势,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新动向,进而加深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3.2强化课堂主题情境认知

创设和强化课堂主题情境认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营造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以核心专业知识点为依据,确定德育主题,导入经典案例情境,组织学生围绕案例问题开展演讲、讨论与辩论。通过创设情境和教学互动,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和生动,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认知动力;同时,在学生参与情境认知教学的过程中,也有利于教师全面考察学生客观传播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把握关键节点,指导学生从不同维度理性观察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管理,正面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的“育德”优势。以学生为主体,创设逼真的情境体验,图文声像并茂地反映相关专业知识的生成和应用,使学生在专业视角下“如临其境”地重温历史经典,思索现实社会。同时,将视听说相结合,也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如组织学生观看《非典十年祭》等相关纪录片,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新中国第一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法律形成的重要历史事件的始末,及该法形成的重要立法背景。组织学生观摩围绕“PX项目事件”展开的辩论视频,让学生了解对于同一事件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当事人、利益相关者等多元社会主体的思想交汇争锋,理解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

3.3加强课后道德实践指导

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也是人之为人的现实活动。大学生在公共领域的社会实践中,言论和行为的分享无不体现出其道德素养水平的真实构成状况。因此,可以结合专业知识点活用教学资源,拓宽育德实践平台,加强对学生课后实践活动的道德引导,通过多元化的隐形道德教育,努力将学生塑造成中国好公民,在公共领域更多地展现榜样力量,引领道德风尚。

一方面,让育德活动回归生活实践。如让学生甄别每一周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最广的谣言,分析混淆视听的恶性谣言的传播机理及其危害。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网络虚假信息欺骗的鉴别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极践行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自觉成为抑制虚假信息传播、维护良好网络环境的核心群体和重要推动者。

另一方面,在各类危机治理实战中培育公共精神,强化社会责任。鼓励并指导学生科学、理性地参与雾霾治理行动、网络舆情调查与研究、农村或社区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等各类基层公共危机治理活动,或指导学生作为志愿者学习掌握交通劝导和疏导、心理危机援助等基本公共危机治理技能,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去影响他人,做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好公民。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12- 09.

[2] 虞丽娟.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上海教育,2017- 01- 20.

[3] 吴楠,王月生.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2- 22.

推荐访问: 专业课程 教学改革 反思 高校 思政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