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白塞病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文献分析

时间:2022-03-16 08:05:43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分析白塞病中医证型和处方用药,探讨白塞病的中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13年10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相关文献,对纳入文献中的证型、用药进行整理,总结各证型、药物的类别及其出现频次、频率。结果 共纳入58篇文献,涉及证型20个,其中常见证型为湿热蕴毒、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壅盛,占总频次的55.4%。证候要素中湿热占总频次的41.3%,阴虚占18.1%,阳虚占12.9%;病位主要在肝、脾、肾,占总频次的94.4%。共计用药197味,可合并为19大类,其中清热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占50.6%。方剂共计66首,其中成方31首,自拟方35首,使用较多的成方是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结论 白塞病中医证型分布和用药特点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白塞病;中医证型;用药规律;期刊文献

中图分类号:R2-05;R25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1-0040-03

白塞病是一种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外阴溃疡、眼炎及皮肤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治疗白塞病多以激素及免疫抑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273709);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20120220);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拓新工程”项目(院0825)

剂控制病情[1]。白塞病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狐惑”类似。笔者通过查阅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中医诊治白塞病文献,对证型和用药进行整理并分析,以期为临床的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1990年1月-2013年10月中医药诊治白塞病的文献。以“中医药”和“白塞病”或者“白塞氏病”或者“白塞综合征”或者“狐惑”为检索关键词,采用顺查法进行检索。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含有完整的中医诊治白塞病或狐惑证型名称和方药记载的文献;所涉及的治法和用药有确切疗效的文献;含有单方和验方也一并统计;剔除综述性文献、重复文献。

1.3 资料处理与数据分析

①证型统计:证型名称和分类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7版《中医诊断学》[2]证型标准,并分析各证型证候要素。②方剂统计:每个证型附1首以上方剂者,按数方统计;基本方含有加减用药者,仍按1首方剂统计。③药物整理:方剂组成及其加减药物均予统计;中药名称、功能分类、归经和药物性味均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2007版《中药学》[3]所载标准整理,如教材未录入者,以《中药大辞典》[4]为标准;若1味药数种归经者,按数种归经统计。④运用Excel进行相关数据录入,整理后的数据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方剂和药物频次及分布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纳入情况

初检文献72篇,剔除综述性文献、文献中所载证型与方药记录不完整、无确切疗效的文献14篇,最终纳入文献58篇。

2.2 证型分析

58篇文献所涉及的证型经归类后共计20个,单个证型被文献引用频次共计101次,其中常见证型为湿热蕴毒、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壅盛,占总频次的55.4%,频次仅1次的4个证型归为其他证型,见表1。

2.3 证候和病位要素分析

58篇文献中共出现证候要素9个,引用频次共计116次。实性证素占56.8%,其中湿热占总证候要素41.4%;虚性证素占43.2%,阴虚、阳虚最为常见,见表2。病位要素5个,肝、脾、肾、胆、肺各占病位要素总频次的36.0%、29.2%、29.2%、4.5%、1.1%,其中肝、脾、肾共占病位要素总频次的94.4%。

2.4 用药频次分析

58篇文献共整理出197种药物,用药频次总计1363次。其中频次排名前3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72,5.3%)、生地黄(53,3.9%)、当归(52,3.8%)、茯苓(50,3.7%)、黄芩(40,2.9%)、黄柏(38,2.8%)、黄连(35,2.6%)、牡丹皮(34,2.5%)、赤芍(33,2.4%)、土茯苓(29,2.1%)、龙胆(28,2.1%)、黄芪(28,2.1%)、金银花(25,1.8%)、玄参(24,1.8%)、柴胡(24,1.8%)、党参(23,1.7%)、栀子(22,1.6%)、泽泻(21,1.5%)、延胡索(21,1.5%)、白术(21,1.5%)、车前子(19,1.4%)、连翘(18,1.3%)、知母(17,1.2%)、苦参(16,1.2%)、菊花(16,1.2%)、白花蛇舌草(15,1.1%)、丹参(15,1.1%)、苍术(14,1.0%)、薏苡仁(14,1.0%)、红花(14,1.0%)。

2.5 药物类别分析

197种药物按功效可归纳为19类,出现频次共计191次,其中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清热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占总频次的50.2%,见表3。

2.6 药物归经分析

197种药物归经频次累计3862次,十二经均有涉及,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肝经、心经、脾经、胃经、肺经,共占总频次的73.1%,见表4。

2.7 药物药味、药性分析

197种药物共涉及7种药味,总频次为2105次,各药味所占频次从高到底依次为甘(762,36.2%)、苦(728,34.6%)、辛(399,19.0%)、淡(108,5.1%)、酸(55, 2.6%)、咸(47,2.2%)、涩(6,0.3%),其中甘、苦、辛味药共占总频次的89.8%。197种药物共涉及9种药性,总频次计1357次,居前3位的分别为寒、平、微寒药,占总频次的73.0%,见表5。

2.8 方剂使用情况

涉及方剂66首出现频次共计112次。其中成方31首,计64次,使用较多的是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两者共占总频次的17.0%。自拟方35首,计48次,多为成方化裁而来,没有明确的归类标准,方中药物以清热药、补虚药为主。

3 讨论

白塞病属中医“狐惑”范畴。《诸病源候论·伤寒病诸候》提出本病“皆湿毒气所为也”“初得状如伤寒,或因伤寒而变成斯病”,《金匮玉函经二注》云此病发生“非独伤寒变是证,凡热病者得生虫也”,《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提出“虚热”病因,说“狐惑者,阴虚血热之病也”,“治虫者,治其标也,治虚热者,治其本也”。通过各代医家对病因病机和辨治的不断完善,至今临床已初步形成一套体系[5]。

本研究共纳入58篇文献,整理归纳得到证型20个,其中湿热蕴毒、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湿热壅盛等证型最为常见,占总频次的55.4%。证候要素中湿热占41.4%,阴虚占18.1%,阳虚占12.9%。病位要素中肝、脾、肾占总频次的94.4%。由此可见,白塞病与肝脾肾脏关系密切。正如《金匮释义》所云“狐惑病者,亦是湿热蕴毒之病”,湿热毒瘀互结是白塞氏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贯穿本病始终。白塞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或肝郁化热,虚热内扰,或脾虚失运,水湿不化,久而化热致湿热毒蕴,或感受湿浊之气,湿毒伏藏于内,熏蒸脏腑,流注经络,上蒸损伤咽喉,下注则虫蚀二阴,搏于气血,浸于肌肤,病情迁延进一步损及阴阳,脾肾空虚,肝肾不足,循环往复,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58篇文献中白塞病的用药共计197味,分类统计显示清热药、补虚药和活血化瘀药使用最多,占总频次的50.2%。清热药包括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等,补虚药包括补阴药、补阳药、补气药等。因清热类及滋阴类药物多偏寒性,补气药多偏温性,故药物药性的统计中寒、平、微寒药物占总频次的73.0%。涉及药味7种,主要是甘味、苦味和辛味,占总频次的89.8%。甘味药既能补阴阳之不足,又具有调和药性的作用;苦味药能泻火解毒、清热燥湿;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可助血脉畅通、气血运行。药物归经中十二经均有涉及,主要归肝经、心经、脾经、胃经、肺经、肾经,表明白塞病起病五脏相因,治疗应兼顾五脏,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

方剂统计中,成方的使用以龙胆泻肝汤、甘草泻心汤等经典方剂居多。甘草泻心汤功在和中化湿、清热解毒,是《金匮要略》治疗狐惑的主方。白塞病与肝脏关系最为密切,又因湿热毒邪流注经络,临床常用清肝经湿热的龙胆泻肝汤为基本方进行加减治疗。自拟方共35首,多由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益气养阴、温阳健脾等方剂化裁而来,更体现了临床上圆机活法的特点。

综上,虽然整理过程中仍存在文献规范性欠佳、证型及自拟方剂分类不明确等不足之处,但本研究表明白塞病中医证型分布和用药特点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董建华,乐灵君.白塞病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 27(4):862-864.

[2]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3-215.

[3]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 沈俊晔,谢志军,范永升.范永升辨治白塞氏病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9):83-84.

(收稿日期:2014-03-25;编辑:华强)

推荐访问: 用药 文献 规律 中医 分析
[白塞病中医证型与用药规律文献分析]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