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4 10:02:18  浏览次数:

摘 要: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组织与领导机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经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高等教育 信息化发展 机制 经费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8)11-0009-03

一、引言

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等教育信息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需要研究的问题。美国的大学信息技术发展协会——EDUCAUSE发布的“Top the IT Issues 2007”的报告中公布了影响美国大学战略成功的信息技术发展的十大热点问题:发展经费问题;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身份认证和准入管理;灾难恢复与业务持续;教师发展、支持与培训;基础设施;战略规划;课程/学习管理系统;IT的管理、组织与领导。这些问题在世界发达国家的高校中普遍存在,同样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其实上述问题在大学信息化建设初期就已经存在,只是表现的层次深度不同而已。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情况是比较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为我国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具体到某个高校内部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来看,大家都存在着许多共性的问题,如管理机制、资源建设、教师发展等。正是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成效,同时也阻碍了高等教育信息化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笔者将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实际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急需解决的教育信息化的组织与领导机制、资源建设与管理、教师发展与培训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管理机制

我国的国家政策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政策导向性、组织领导以及资金方面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有明显倾斜。但进入到高校内部的具体层面上,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统一的管理机制。如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一批高校尝试建立自己的CIO体制,这是欧美国家高校普遍采用的管理体制。清华大学则采用“领导集团委员会制”,中山大学采用“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和“实施小组”三小组制等。其基本模式是学校设有一个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在教育信息化的具体管理上大多数的高等学校采取的形式是:网络中心(或计算中心)是信息化的主要负责单位,重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由学校领导组织,网络中心(或计算中心)负责实施、平时的维护和管理。但是现实情况是网络中心(或信息中心)在高校中的行政位置和职责并不能承担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重任。这种管理模式局限于以计算机校园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管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计算机校园网络只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内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点也由以往的建设,转向信息化应用,管理模式也要与时俱进,适合当前高校发展的需要。网络建设与服务、资源建设与管理、公共信息资源的统筹与利用等内容已成为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

1.EIS机制模型

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信息化环境建设是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包含人力资源、公共信息资源)是核心和灵魂,信息化应用是目的和根本,组织管理建设(机制建设)是保障。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的CIO模式,结合国内高等院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以下的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保留现有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一个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以及一个教育信息化执行机构。其中,领导小组的职能是领导集体决策,专家咨询机构的职能是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言献策,规划设计和评估,同时论证由教育信息化执行机构提出的规划设计方案。教育信息化执行机构是一个实质性的由校长亲自主管领导的校内二级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就应该是国外所称的CIO(首席信息官),这个机构即称为教育信息化服务中心,简称EIS,这里的EIS应该涵盖高等学校几乎全部的教育信息化设施建设、管理维护及资源开发和应用指导。

2.EIS各部门的职责与功能

EIS分设四个部门:网络信息中心、图书情报中心、公共资源服务中心和教育技术中心。EIS是在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专家咨询组的指导评估、建议监督下开展工作的,工作的核心任务是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信息化服务。EIS所属部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网络信息中心是这个系统的心脏地带,内外信息交流的关口。

(1)网络信息中心。网络信息中心是目前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管理部门,我们认为它的管理职能从内容和形式上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网络规划建设,二是网络的运行维护,三是网络信息的发布与管理(学校主页、各基层单位网站、远程教育平台、资源管理平台等),四是核心部门服务器的托管,如教务、财务、人事、总务后勤、图书馆等。这种管理模式可以使学校的网络服务器建设统筹安排,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经费资源浪费,也便于校内网络安全管理。高技术人才集中合作,充分发挥团队优势,保证网络系统的高效运行。这里,网络信息中心的内涵有所延伸,将数字化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纳入其中。目前许多高等学校的有线广播电视归口宣传部管理,广播电视只起到了大众传媒的功能,而教育广播电视的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将其纳入网络信息中心统一管理后,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应用。网络中心内设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和有线广播电视网的管理维护,信息发布中心负责学校主页及各基层单位网站、教学平台的信息发布,信息由各部门的信息联络员搜集提供,服务对象是终端用户。信息联络员的职责是负责各部门要发布的网络信息的搜集上传、内容更新等,所发布信息要经本部门宣传主管的同意。

(2)图书情报中心。图书情报中心是数字资源(中外文电子图书、期刊、学位论文、视听媒体及其它数字资源资料等)的提供中心,在教育信息化领域中其基本职能有:图书资料的数字化;信息情报的及时收集、便捷获取;各院系所资料库中数字信息资源的及时搜集整理;数字资源及时、高效地发布。目前各高校的数字资源都设在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是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因此,图书馆纳入到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机制中,更有利于数字化资源效益的发挥,更便于协调相关部门的关系。

(3)公共资源服务中心。目前许多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中的公共资源服务中心是一个薄弱环节,大多数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指导教育信息化设施应用于课堂教学。各二级单位教育信息化设施的自主分散建设、利用率低、效率低下、管理维护成本高等弊端凸显。公共资源服务中心的设立宗旨是为教育信息化设施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服务。把目前高校内的分布于各个院系部门的公用信息化媒体设施统一集中管理和维护,管理的公共资源有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师范院校的微格教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会议中心等,中心设有专门的设备应用指导服务中心和维护维修中心,保证信息化教学顺利进行。公共资源服务中心的成立,会充分发挥学校分散建设的教育信息化公共设施的作用,大大提高这些设施的利用率,使高等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所造成的浪费,集中管理维护以降低维护成本,延长系统使用寿命,提高信息化效益。

(4)教育技术中心。以前在高校中称为电教中心,现在这个机构在大多数高校的归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教育技术中心升级,成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办学单位;另一种是与网络中心合并成立高校的网络中心或是网络学院。这些机构的变革不仅没有把教育技术中心应有的功能发扬,而且大大削弱了它的原有职能,教育技术发展所需要的新职能更是得不到体现。因此,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教育技术中心的重新定位非常必要。因为它的职能作用是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完全替代的,任何一个部门也无法百分之百的胜任。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深化发展的今天,教育技术中心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它的基本职能主要包括: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培训,各院系精品课程的制作技术支持,网上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及网络远程教育服务。教育技术中心的重新定位,可以加强教师培训,形成教师发展、支持培训的长效机制;整合校内各方面的资源,主要指人才资源,合作开发课件资源、开发网络课程、开展远程教育,提升学校的整体信息化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3.EIS系统的领导体系与工作关系

EIS系统的领导与工作关系如图2所示。

EIS系统的领导体系由校长主管、副校长负责,EIS系统的各部门与院、系、所同一级别,EIS系统负责人就是信息化主管,目前国内外高校较多的称之为CIO(首席信息官);EIS系统各部门之间的关系,EIS系统部门与院系所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的和谐有序的整体。

三、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经费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国家投入,其投资形式多是以项目的形式,一次性投入,主要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如高等学校校园网建设项目。其次是学校自筹,各高校为接受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满足评估要求而进行的大规模投资。无论哪种形式,国家财政拨款,占投资的绝大部分,学校自己出资只占少数。国家拨款有着一次性投资大的特点,这种投资方式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投资的短期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但是它没有固定的年度投资预算,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支持计划。而大部分高校在学校年度预算中由于种种因素,也缺少相应的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预算,不能满足目前教育信息化可持续性发展所需的大量投入。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有些信息化设施不能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应用也不能顺利开展。比如,网络安全、应用效益等问题。如何才能有效地获得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经费,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这里谈几点笔者认为有助于获得教育信息化发展所需经费的建议。

1.信息化主管要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经费预算与具有适应性的规划方案

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经费预算是信息化建设环节中很重要的一环,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会减小投资的盲目性,会使经费的投入与其产生的价值相关联。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经费预算和经费的基本数据要能够反应出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所能带来的价值,以及对教学、科研和学生能力提高等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同时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方案,这些方案计划要能够对不断变化的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能够及时地提出促进学校发展的建议和计划,能够证明信息化所能产生的价值。

2.信息化主管与学校领导层的密切合作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充足的支持经费就无从谈发展,在大规模资金的投入之后,如何还能够得到学校长期的一定规模经费的支持呢?信息化主管必须要向领导层传达教育信息化所能够带来的价值和目前已经实现的价值,并要向领导层做出一定的承诺。将这项内容纳入到学校的经费预算之中。对于这一点,目前的现实是大量的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回报,投入产出比失衡严重。更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上分散,责权不明,无人承担责任,也就更无人向领导做出承诺,应用效益也就得不到最佳发挥。这一系列因素又会影响到领导层能否认可教育信息化主管对经费申请理由的申述。因而,信息化主管要密切与学校领导层的合作,取得认同。

3.高等学校要解决好信息化发展的经费问题,必须先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高等学校要解决好信息化发展的经费问题,必须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1)学校要能够明确与当前教育信息化支出更匹配的收入来源(财政预算、项目融资、社会资助、学校自筹)。(2)选择什么样的外部合作的机会能够降低成本、削减开支甚至成为新的收入来源。(3)在预算中有多大的比例具有灵活性,多大比例是固定支出。是否有到位的机动预算来应对特殊的信息化服务支出。

四、结束语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教育信息化是一件需要花大投入才能办事情的事业,松散式的管理机制已不适应讲究效益时代的管理要求,本文仅对目前大家所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机制与经费,从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张虹,李继龙.美国大学信息技术发展十大热点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2]徐勉,王景光.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3(10).

[3]郝晓冰.谈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J].教学研究,2006(3).

[4]丁振中.国内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6(4).

推荐访问: 几个 高等教育 热点问题 信息化 研究
[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