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与物理学科知识的联系

时间:2022-03-06 08:32:05  浏览次数: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称它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巨系统”,它所研究的内容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而且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性很强。地理课的教学,尤其是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这种学科间的知识渗透性更强,物理学科的知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也很广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地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使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迎刃而解。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简单介绍一下:

一、应用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解决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速度问题。开普勒提出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其中第一定律为:“所有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行星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第二定律为:“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半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应用第一定律可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不位于椭圆的中心,而是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就出现了地球距太阳最近的点即近日点,和距太阳最远的点即远日点,如下图1所示;

再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S1 = S2, 由于R1 > R2, 所以L1 > L2、角1>角2,而L1、L2地球公转的线速度,角1、角2代表地球公转的角速度,进而可以得出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角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大,远日点时最小(或者说地球公转的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远日点时最慢)。

二、应用浮力知识解决航行中船的吃水深度问题。浮力公式为:F浮=ρ液gV排,而对于船航行于海洋上,F浮 = mg , V排 =Sh吃水深度, 对于海水来说,其密度随着海水盐度的变化而变化,当船由一个盐度较高的海域进入盐度较低的海域,其密度由大到小,而船的浮力也就是重力是不变的,所以,船的吃水深度就要变大,相反,船的吃水深度就要变小。比如,从波斯湾出来的船只经霍尔木兹海峡到阿拉伯海,试问船的吃水深度如何变化。根據上面所说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船由波斯湾进入阿拉伯海,而波斯湾是一个封闭的海湾,又位于回归线附近,所以盐度较高;阿拉伯海是一个边缘海,所以盐度较低,因此船由盐度较高的海域进入盐度较低的海域,船的吃水深度会变深。

三、应用物理学里面的力的分解的知识,解决大气运动中风向的问题。由于大气的密度由近地面到高空是逐渐减少的,而且气压也是逐渐降低,由于地面受热不均,使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因而就形成了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而风一旦形成,就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近地面的风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有一个夹角,如图3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而高空中,由于大气的密度很小,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记,所以,高空中的风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另一个是地转偏向力,这两个力最终达到平衡,而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图4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总之,高中地理学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地理课的教学应用到各个学科的知识,而物理知识在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广泛,上面只是介绍了其中一部分知识,还有很多将在以后的论述中加以探讨。

(作者单位: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

推荐访问: 浅谈 学科 物理 高中 地理教学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与物理学科知识的联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