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研究

时间:2022-03-02 00:14:13  浏览次数:

【摘要】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我系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将理论、实践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形成由“数学教育测量与SPSS”、“数学测验”、“数学题库”、“数学表现性评价”、“数学课堂观察”五个教学项目构成的课程内容体系,以项目教学驱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实践教学中应加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测量与评价;项目教学;实践教学

在高等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课程内容要适应社会需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推进项目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目的是促进学习者比较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习者对教育测量与评价活动的认识及开展教育测量与评价活动的工作能力,帮助学习者掌握一定的方法进行教育测量,进行客观评价,能解决中学数学教育中的各种评价问题.我系以理论教学实践化、实践教学理论化为指导,从课程内容项目化、教学项目任务化和能力培养一体化三个方面对本课程教学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内容项目化,采用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指以生产中涉及的项目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根据中小学教学实际需要和数学教学实际应用,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把教学内容分为“数学教育测量与SPSS”、“数学测验”、“数学题库”、“数学表现性评价”、“数学课堂观察”五个教学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项目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通过小组共同研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提升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SPSS

教育测量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成绩、兴趣爱好、思想品德以及教育措施上许多问题的数量化测定.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主要用于对教育测量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统计、相关分析、假设检验及方差分析.

教学目标:了解教育测量的起源、发展及现状;掌握测量的相关概念、种类、性质与功能;针对教育测量中各种数据,能够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法;能正确读懂解释spss统计分析结果;熟悉spss的各种统计功能,理解各种统计分析法的相同与不同,并能够熟练操作.

(二)数学测验

数学测验即学绩测验,主要是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通过测验,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对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学习动机等,有利于因材施教.测验也是评价教育教学对工具,是教育研究的重要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引起测验误差的各种原因与来源,能够对其进行控制;掌握信度和效度的定义、作用、估计方法及提高方法;能够用难度和区分度进行测验的项目分析;能够对测验分数进行合成和解释;掌握各种题目编写技巧;命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技能;会用教育测量与统计软件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三)数学题库

数学题库是按照一定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数学题目的集合,可以结合智能组卷软件系统管理题库资源具有科学、高效、经济、灵活、方便等显著特点.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题库技术及资源,可以方便高效的进行形成性测验,可以帮助师生把注意力从名次、得分集中到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上来,真正关心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错误所在,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题库建设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目标层次分类理论、命题技术理论、经典测量理论(CTT)及项目反应理论(IRT).

教学目标:了解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掌握教育目标层次分类理论;了解数学题库的优点及建设流程;会用智能组卷软件系统管理题库;

(四)数学表现性评价

数学表现性评价是指将表现性评价应用于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之中的评价,具体的是指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数学课程目标确定表现性任务,从而考查学生表现出来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及情感态度,并给予及时反馈,从而促进学生发展以及自我专业素质的提高.数学表现性任务主要有开放性问题、调查和实验、数学日记和成长记录袋.

教学目标:理解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特点及价值;会进行数学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与评价.

(五)数学课堂教学观察

数学课堂教学观察是指从课堂上收集第一手资料与数据来研究数学课堂,是研究教学、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是为了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通过课堂观察技术的训练可以提高听课评课的专业水准,搜集和积累微观资料;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获得教和学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实际讨论中心;获得实践知识,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

教学目标:通过有目的的进行课堂观察,掌握数学课堂观察的流程,学会从不同维度、不同的视角进行课堂观察;能够运用课堂观察技术记录和分析课堂信息.

二、教学项目任务化

为了突出实践教学,按照从认知到实践的规律,把五个教学项目细化为3~4个具体的教学任务,以任务为驱动,从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课堂情景转向工作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教育测量与SPSS

教学任务:掌握测量的相关概念、性质与功能→针对教育测量数据,选择正确的spss统计分析法→解释spss统计分析结果;

(二)数学测验

教学任务:掌握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的编写技巧→编制命题双向细目表→编制一套数学试卷及评分标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三)数学题库

教学任务:掌握教育目标层次分类理论→数学题库的优点及建设流程→运用智能组卷软件系统管理题库;

(四)数学表现性评价

教学任务:理解数学表现性评价的定义、特点及价值→选择一种数学表现性任务进行设计→评价数学表现性任务;

(五)数学课堂教学观察

教学任务:掌握数学课堂观察的流程→选择课堂观察的维度和视角,设计观察记录表→进行课堂观察并记录→分析课堂信息.

三、能力培养一体化

本课程的五个教学项目以培养数学师范生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为目标,分为教、学、做三个环节,每个项目约10个课时.教:2个学时.教师通过讲解、点拨,明确相关理论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系统的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明确每个教学项目任务,并对任务进行分解,帮助学生熟悉掌握具体的任务流程.学:3个学时.教师提供任务书和指导书,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归纳总结,小组交流,进行任务方案的设计,小组内形成方案.做:5个学时,可以是课内借助上机操作模拟完成,可以是到中小学校现场研究完成.学生探究,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任务,提交作业并进行展示,进行自我评估;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教学设计

根据每个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教学设计,提炼知识要点,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清晰能力要求,做到具体可行,每个教学项目教、学、做的时间比以2∶3∶5为宜.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教学环节完整、精心安排教学主题,教学运行过程流畅.

(2)教学组织与实施

每个教学项目结合中小学教师工作实际设置问题情景,精选典型案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理论知识梳理.对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启发思考.

(3)教学评价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分为“教”与“学”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平时表现为辅.实践操作主要考核学生五个教学项目及任务完成情况,平时表现主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及任务完成过程,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教师的“教”,主要关注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学设计合理,面向全体,重视德育渗透,突出技能训练.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现场研究、专题研讨、自我评估、全班评比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在教师“教”的环节,突出理论的分析讲解,采用具体直观的多媒体教学,结合精选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在学生“学”和“做”的环节,突出能力的培养,采用现场研究和专题研讨,教师进行观察和必要的指导,结合教师的点评及学生自我评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工作实践能力.

四、总 结

教学做一体化源自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并指出“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融为一体的理念.本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符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目标要求,可操作性强,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好,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课程改革刚刚起步,在教学实践中,还需继续对教学项目和任务进行优化及动态调整,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模式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与教育测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刘影,曾琬婷.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推荐访问: 测量 课程教学 实践 评价 数学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