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语文教学改革与设想

时间:2022-04-05 08:33:08  浏览次数:

“教师讲,学生听”是我国传统教学模式;“语文教改已经许多年了,但坦率地说,我们大都只是在教法上下功夫,而在一般性的问题上,甚至在教学内容上却很少做一些探究。在此,我仅就语文教学的感触,略解一二。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老师的教学往往是为了完成计划。于是,常常是满堂灌。这样就影响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学生完全是学习的被动者。在我读小学时,教师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因此,我们的思维方式、智力的启发受到阻碍,而现在的教学,为了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思维启发式的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是教学改革的一大进步,但也仍存在呆板的教学。

曾听一位教授说过:“语文教学,什么是真正的答案呢?”听起来挺可爱的,一位语文教授教自己小学孙子做的语文试卷居然画满了叉叉,因为老师说这不是标准答案。从这一件小事,我们也可以看出语文教学改革仍有诸多不足之处。

众所周知,语文,是最灵活,知识面广而深,一词多义,同一句话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何来标准答案?难道那标准答案就不是人为的?这种教育实为不妥!应鼓励学生寻求多种答案,从各个角度探求问题。只要有理有据都应视为正确的答案。

人的学习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因此,学生不应单纯地是学习过程的客体,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当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解决“学生为主体”的问题,不少教师、在教改实践中逐步树立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如特级教师潘凤湘的“教读法”,除教师讲课外,其余五步均为学生主动活动,它突出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这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有特级教师洪镇涛以培养学生自学为主,这个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这个教学模式很值得我们探讨与学习。如在学习新课时,教师进行简明概括的提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习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接着便根据课文的知识点,教学目的揭示矛盾,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讨论切磋,课堂就充满探索发现的气氛,学生始终处在独立思考之中。又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通过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在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有意识地给学生空间,培养并鼓励学生形成多问的好习惯。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每一课时,都会提出自己不同的、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形成多问的习惯。同时,学生在形成多问的好习惯的过程中,也学会了思考的方法。所以说,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还是具有发展探索的潜力。

一篇表达完整思想内容的课文,文字与思想内容密不可分,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领会思想内容,又通过对文章思想内容的领会,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篇章结构等形式在表达思想内容上的特点和作用。语文教师除了以典范的语言材料训练和影响学生外,还必须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语言运用中尽量做到规范、优美、文明。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语言风趣、幽默、用词丰富、比喻恰当,妙语连珠,那么,他上的每一堂语文课便可以说是展示给学生的一篇篇精彩文章。记得在讲《春》时,开场白是这样的:“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回大地,绿草如茵,鸟语花香。今天,就让我们在朱自清的带领下去领略春的美景,感受春的气息吧!”此外,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恰当地幽默一下。例如有时学生质疑,但学生不敢发言,生怕会被笑话。便引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来启导学生。当学生指出在教学中的个别漏洞时,我不会恼怒,而是借古人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来解嘲。类似的例子很多,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从老师的语言中学到课本上没有的词语句子。久而久之,这种风趣、幽默的语言便从学生的口中、文章中流露出来了。通过熏陶的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教育。另外,还要按照学生心理规律进行教学。

总的来说,我认为语文教学是生动而又形象,对学生进行思维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对这一学科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浅谈 设想 语文
[浅谈语文教学改革与设想]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