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4-02 08:15:14  浏览次数:

【摘 要】本文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特点和发展需要,构建了新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了教学方式,建立了有效考核机制,赢得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了基础知识,强了化科研思想,培养了创新能力。

【关键词】环境化学;教学体系整合;教学方式多元化;考核制度结构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ed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we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system of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reformed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ed effective appraisal mechanism. Then, it was founded that in teaching process on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he students interest was aroused, a solid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was laid, scientific research ideas was stenghthened, and innovative ability was cultivated.

【Key words】Environmental Chemistry;Teaching system integration;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The assessment system structuring

0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作为解决经济发展负面产物—环境问题的一门工具,“环境化学”应运而生。《环境化学》是培养环境科学专门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环境化学》的开设,在安徽建筑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已有近15年的历史。近几年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一再调整,该课课时被一再压缩。因此,在如此短的课时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理论,又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是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结合环境工程的专业特色和发展需要,利用各种资源,构建新的环境化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建立有效考核机制,以赢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科研思想,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为环境工程专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1 教学体系的整合

1.1 教学模块的选择

环境化学本身内容非常丰富、复杂,涉及污染物在各圈层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现有的经典《环境化学》教材多分为七章或七章以上,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不可能讲完全部的教材内容,所以必须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仍以“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化学”和“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四大块内容为主体,但把后面的“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穿插入“水环境化学”部分,把“有害污染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整合入“土壤环境化学部分”。这样的整合既以基本原理为主,又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形成同时兼顾系统性和前沿性,基础性及创新性。

1.2 引入“经典案例”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一些全球性、公害性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引入教学模块。大气环境化学部分放入 “洛杉机烟雾”、“伦敦烟雾”和“多诺拉烟雾”等事件,水环境化学部分融入“水俣病”、“痛痛病”和“剧毒物污染莱茵河”等案例,土壤环境化学部分引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纳入“米糠油事件”。 这些著名“污染案例”的引入,使枯燥、难记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案例,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营造出了生动而活跃的课堂气氛。

1.3 增加“热点案例”

环境问题总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有其特殊的热点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近30年来一直是全球环境热点问题的“南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近20年来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冬季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都会出现的“雾霾天气”等。在学习重金属污染时, 结合2010 年12 月发生的安徽怀宁100 多名儿童血铅超标。学习有机物污染时,联系2010 年4 月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在讲授水体富营养化时,介绍2007 年6 月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这些在我们的时代、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1.4 领略发展新动向

环境化学仍然是一门处在迅速发展之中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深入到环境的各个领域,如土壤、大气、水体和生物圈,许多环境污染事件的深入研究和解决都依赖于环境化学的发展。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现有的教材内容会相应的滞后。为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的最新发展动向,必须将国内外该学科领域出现的前沿知识和方法技术通过课堂介绍、讨论等形式纳入教学内容。

2 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2.1 采取互动式教学

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不应该由教师 “满堂灌”。在引入“经典案例”和“环境热点案例”时,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述2005 年11 月的“松花江污染事故”时,我们让学生分析污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形态、行为和环境效应如何,最后让学生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要动用大量的知识点,比如水体有机污染的分布和形态、污染物在水体中是如何迁移和转化的,各种形态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生态效应如何,对水生生物及人体的毒性效应如何。哪些措施可以控制污染物扩散,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污染物的较快去除。这种方式的实施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衔接的纽带。我们与地方环保部门、污水处理企业、垃圾填埋厂、固体废弃物公司、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多个组织签订了长期的教学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基地的建立为环境化学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地方与学校的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以达到高校产业化目的的关键环节。将课堂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我们身边的实际环境问题紧紧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毕业后很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2.3 以科研带动教学

将科研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情况学生的确更愿意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近几年我校实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在项目中我们实施了优秀学生的导师制,学生可以从低年级就直接参加到科研工作来。另外,我们还将老师新的科研成果改编成具体实验,使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毕业时已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

3 考核机制的结构化

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考核方式上采用结构化考核方式,突出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对学生课堂“案例”讨论、实践基地实习、科研课题实施中展现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进行综合评价。组织形式多变的口试和笔试考核,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公平、合理地评价。这样的全面考核也可反映教学效果的真实性,有利于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美俊,朱先磊,师生宝,等.《环境化学》“互动”式教学方法探讨[J].大学教育, 2014,4:94-97.

[2]吴婷.环境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J].科技信处,2013,3:203.

[3]董悦.环境污染事件中的环境化学问题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9:286-287.

[4]胡秀春.浅谈环境化学的发展新动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11-12.

[5]商霞.环境化学课程改革实践与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0,17:149-150.

[责任编辑:薛俊歌]

推荐访问: 教学改革 环境工程 探索 化学 课程
[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