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地方院校化学专业“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实践探索

时间:2022-03-02 00:13:24  浏览次数:

【摘 要】 卓越教育的实施是基础教育与高师院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卓越师范生是高校开展卓越教师创新培养的产物。本文以韩山师范学院卓越化学师范班的创新培养案例,从卓越教师的培养目标及规格与培养模式、特色进行分析探索,对地方院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卓越教师;地方院校;化学师范

【中图分类号】 G64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2

一、卓越教师培养的背景

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虽然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师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地方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比较落后,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二、卓越教师的国际发展情况

纵观近年来各国的教师教育改革之路,各发达国家都纷纷启动了“培养卓越教师”的计划,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就一直致力于提升教师素质,改善基础教育质量。在《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报告中,美国正式提出了要建立一个全国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的诉求,以此明确卓越教师专业标准。英国在2004年开始实施“卓越教师计划”。该计划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使更多教师借助专业培训成长为卓越教师。2005年,德国出台并实施了大学“卓越计划”,旨在培育10所“精英大学”。1999年,澳大利亚政府出台了《21世纪教师》计划,意在提高澳大利亚卓越学校的数量及教师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

在世界教育“你追我赶”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素质和质量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英、美、德、澳等发达国家在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我国的卓越教師培养计划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作用。而地方院校又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卓越教师培养势在必行。本文以韩山师范学院化学卓越师范班为个案,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

三、卓越化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化学教师。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知识维度

(1)化学知识:理解化学知识体系及思想方法;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化学与其它学科及社会实践的联系。

(2)教育知识:知道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及教育方法;了解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3)化学教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认知特点,掌握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化学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4)通识性知识:了解国情,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及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

2.能力维度

(1)教学设计能力: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2)教学实施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

(3)教育教学评价能力:利用评价工具,掌握多元评价方法,多视角、全过程评价学生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教育教学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4)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有效管理和开展班级活动;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5)沟通与合作能力:了解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6)反思与发展能力: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3.素质维度

(1)职业理解与认识: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生命安全;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4)个人修养与行为: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四、卓越化学教师的培养模式与特色

(一)培养模式

1.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粤东基础教育论坛和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协同开展“5+2+1全程教育实践”模式的实践。前面的“5”是指用累计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教学技能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基层中学进行“住校教师”锻炼(即:一边教、一边学、一边研究、一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化学教育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教育硕士招考或找工作就业。

2.双导师联合培养。大二以前校内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指导;大三以后校外导师为主,对学生进行常规教学的传帮带。此外,请校外导师给学生开设教学经验、前沿教育理念讲座,指导学生就中学教学困惑做“微课题”研究。

3.卓师班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同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

(二)特色

1.小班教学。执行单独编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优胜劣汰,实施荣誉证书制度。

2.突出实训。“住校教师”锻炼与“微课题”研究并重,强化实践,专门培养。

五、卓越化学教师的保障与服务

(一)全天候开放的实训室

化学系提供全天候开放的实训室供化学卓师生学习和研讨,实训室设在化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有专门的电脑、摄像机、教学软件、手持技术设备以及微型实验成套装置。

(二)“一对一”的贴心指导

化学系安排化学教师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教师担任责任导师,负责化学卓师生的“一对一”学习指导及科研实践训练;安排实习学校或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教师担任住校导师,负责化学卓师生的“一对一”教育实践、微课题研究及毕业论文训练。

(三)永续性的跟踪服务

化学系提供永续性的跟踪服务。不仅对化学卓师生从进入实验班到毕业实施全程跟踪服务;而且化学卓师生走上工作岗位,化学系也将实施不定期的回炉辅导、到岗位辅导,免费提供网络学习课程辅导等,为化学卓师生迅速成长为卓越教师提供全程永续的跟踪服务。

六、卓越化學教师取得的成绩

从发表论文篇数来看,卓越化学师范班(以下简称卓师班)共20人,截至大四第一学期,共发表了41篇论文。有三项省级以上的创新实验项目,2015年第三届全国微课程大赛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6项。2016年第四届全国微课程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20项。2016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2014-2017年有4人共9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6.6“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公益创业赛,银奖1项铜奖1项。

七、结语

从取得的成就上看,我校第一届卓越化学师范班是值得肯定的,为他们走上教学岗位成为卓越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地方院校也应以卓越教师的培养为依托,坚持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卓越之师。

参考文献:

[1]付兰,肖起清,曾毅.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以肇庆学院“砚园班”为例[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3):118-124.

[2]郑敏燕.地方师范院校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思路及课程体系的构建[J].化工时刊,2016,30(11):42-44.

[3]王菊霞.基于卓越教师培养目标下地方院校师范生的培养体系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24):149-151.

[4]袁亚丽.地方师范院校历史专业师范生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6(04):67-72+27.

[5]范小虎,许鹤.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实践探索——以阜阳师范学院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4,19(04):130-132

[6]马毅飞.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卓越取向——以英、美、德、澳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4,27(08):29-33.

推荐访问: 探索 院校 培养 实践 化学
[地方院校化学专业“卓越教师”的培养与实践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