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北京加速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

时间:2022-03-28 09:48:40  浏览次数:

近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意见》及其配套文件提出了要建立健全“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和公共卫生信息体系,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同时还提出了要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系统,实现首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与国家、市、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网,并将信息网络逐步延伸到全市所有的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首都疫情信息资源的全行业覆盖。

那么,是谁促使了《意见》的出台?《意见》的出台对公共卫生乃至整个卫生系统的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卫生信息化蕴涵了哪些商机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

七大弱点阻碍卫生信息化

多年来,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习惯按照传统的方式管理所辖的医疗卫生机构,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环境作为技术平台,导致卫生部门不能及时收集各方面的数据信息,更难进行数据加工分析,因此在诸多工作环节上存在漏洞和问题。

在防治SARS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我国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存在的弱点,如信息收集、分析迟缓,卫生信息网络覆盖面小,缺乏统一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整合能力差等,这些弱点导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系统在疫情早期无法有效发挥应急作用,并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琚主任介绍,当前,阻碍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信息交换与共享严重滞后

卫生管理体系条块分割、各自独立,管理行为渠道不畅,反映在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表现为缺乏整体规划,各系统之间自成体系、相互孤立,不能达到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从而形成多个“信息孤岛”,导致整个卫生管理体系的效率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北京共有各级各类医院459家,其中三级医院近60家,数量上并不逊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但这些医院却分属八个体系,包括部属医院、市属医院、部队医院、厂矿医院、区县医院、北大系统医院、民营医院、合资医院,在信息交换层面上各自为政的情况比较严重。

“从SARS防治的经验上来看,表面上信息滞后与失灵是使北京前期防治SARS陷入被动的主要原因,但罪魁祸首却是由于条块分割、各医院缺乏有效联系、信息互不沟通。这种信息不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另一方面尚不能直接向医护人员提供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材料、临床表现及防治手段。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医院彼此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信息互不沟通,致使资源不能整合。”

2.整体规划滞后

多年以来,我国各级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都缺乏整体规划。由于卫生管理体系条块分割、各自独立,再加上从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初始阶段就缺乏对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架构、体系、内容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并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所以引起卫生信息化整体发展和建设的不平衡,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无章可循、无据可依,导致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系统建设标准各不相同,一定区域内相关卫生信息系统重复建设,卫生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SARS以后,北京市的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意见》中,对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提出了初步的整体规划。”

3.卫生信息标准化研究严重滞后

标准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尺度,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卫生信息的标准化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当前,缺乏各类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已成为制约卫生信息化推广应用的“瓶颈”。例如,目前在北京市的近500家医院,运行着40多家开发商的HIS系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致使开发商各行其是,搞作坊式的盲目开发,造成开发后的各医院HIS自成体系,形成信息孤岛,为信息交换与共享带来很大的困难。

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标准化工作滞后于系统应用。因此,在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近些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卫生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标准,但远远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可以说,数据标准不统一,信息接口不一致,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的发展,而且造成了很大浪费。

“所以,我们要加快卫生信息化规范和标准制订的步伐,有些标准可以直接等同等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与国际接轨。只有实现卫生信息的标准化,才能做到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

4.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医疗卫生机构对卫生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普遍不足。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看,信息化投入占整个医疗卫生总花费的2%~6%,而我国还远远没达到这个比例。每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花费是4000亿元,而信息化投入只有4亿~5亿元。再以医院信息化建设为例,国外医院建设HIS的投入一般达到每年总经费预算的2%~4%,而长期以来国内医院对HIS的投入都不够重视,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近年来,随着医院对加强管理和信息化认识的提高,这个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一般国内大型医院信息化投入可以达到年收入的0.5%,有些医院已开始讨论2%的投入标准,但与国外平均水平相比,还是偏低。其实,卫生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过程。不要光看到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大,还要认识到投资信息化建设,可以明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质量,这对政府、医疗机构、人民群众都是非常有益的。

“由于卫生信息化建设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因此需要得到政府财政的支持。我们各级卫生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增加投资力度。但同时,由于信息化建设投入资金较大,我们还要强调资金使用上的统筹规划,避免各自为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要注意在争取政府财政最大支持的基础上,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

5.对信息化的需求疲软

当前,卫生信息化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缺乏整体规划、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其中,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许多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对信息化的需求疲软。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大多数的管理层领导都是医疗卫生专家出身,缺乏对信息化发展规律的了解和必要的信息化知识与建设经验,所以他们很难针对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结合信息化发展规律提出具体化、有针对性的信息化建设需求。现在,在一些医疗卫生机构管理者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两种极端的思路:一种是不知道信息化能解决什么问题,另一种是认为信息化什么都能解决。那么,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都体现了他们对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并不十分了解,没有看到信息化建设的效益最终在哪里。

“当今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社会,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需求决定供给”,没有明确的需求,就无法确定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同理,在卫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需求的疲软,导致了我们相关卫生信息化建设在某些方面的滞后。在现实中,需求不是自发产生和满足的,不当的体制和政策,都可能在宏观上扩大供求缺口。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卫生信息化的宣传力度,要强化部门领导卫生信息化规划意识,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6.政府职能缺位

当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职能和管理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到位,政府管理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仍然存在。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发展规划,严格行业监管,维护医疗秩序,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以及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负担等方面都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政府职能缺位现象的存在,也导致了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滞后。

由于政府部门的职责权限不清而导致的数出多门,极大地影响了数据上报的准确性,这在SARS期间体现得比较充分。再有,由于卫生信息化建设缺少政府层面上的统一规划,造成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都在独立搞卫生信息化建设,缺乏向上、向下和相互间的协调沟通,使资源不能共享,甚至重复建设。另外,我们的电子政务的推进,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实施效果离“依法行政,加强监管,提高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没有体现出服务型政府的角色。除此之外,在规范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行为上,由于缺乏政府主导的行业协会管理机制,从而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混乱和产品水平的低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市HIS市场竞争混乱,产品众多,版本不一,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北京市卫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卫生信息资源的整合。

“现在,许多卫生行政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政府职能缺位所带来的消极后果,逐步加强了卫生信息化规划、电子政务的推进和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行为的规范,力求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信息化发展环境。”

7.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有待加强

卫生信息化建设要得以迅速发展,关键是要有一支德才兼备的技术人才队伍。随着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需要。目前,在医疗卫生机构中,既懂IT、又懂医学以及卫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医疗机构好不容易引进了这方面的复合人才,可由于体制的原因,导致人才的流失。可以说,缺乏人才是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其他行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当引起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

“因此,在进行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卫生信息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培训和引进相结合,加强系统专业维护人员和系统应用人员的全员培训。要注意引进信息技术人员从事卫生信息系统的专业维护工作,进一步提高系统应用人员对信息化设备和应用系统的使用和操作能力。”

《意见》指导卫生信息化

琚主任介绍说,解决卫生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规划、统一标准、互连互通、科学分析、整合资源、强化管理。

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为指导,根据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的精神,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实施办法和工作目标:逐步建设和完善北京市卫生信息专网。网络构架符合“平战结合”的需要,基于北京市政府政务专网,计划在2005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信息网络。到2007年建设完成覆盖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城市卫生信息专网。加强各项应用系统的建设,包括国家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北京市门诊实名制信息系统,北京市卫生局信息采集平台,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基层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北京市卫生局综合指挥调度信息平台,等等,支持城市卫生管理和奥运会对卫生信息化的要求;加强北京市卫生局卫生信息中心建设,落实和发挥其管理北京市卫生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的组织实施;整合北京地区卫生信息资源;组织公用网络平台、中心数据库和综合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及运行维护;管理和协调市级各卫生业务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区县及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的职能;加强全市各级卫生信息化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

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具有基本技能的系统应用和维护人员队伍,快速、全面、准确地采集、传输、整理、分析各种公共卫生信息,为卫生管理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可以说,《意见》的出台,不仅为我们今后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也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方向,那就是要整合系统、共享资源,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

卫生信息化蕴涵巨大商机

琚主任告诉记者:当前,卫生信息化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两面性,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才使卫生信息化建设锁定了关键的突破口,明确了今后的突破方向。因此,对IT厂商而言,卫生信息化可以说是商机无限。

在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2003年非典疫情过后,各级政府都加强了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的建设。卫生部也出台了《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构建覆盖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中心等的高效、快速、通畅的信息网络系统,触角将延伸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室,并建立中央、省、市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显示出今后中央和地方对于在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上的投资数目将是惊人的,这也为所有IT厂商提供大量商机。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方面,目前正是医院信息化的大发展时期,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成熟和继续发展的需求,信息化对软件和系统功能开发的需求将逐渐突现,比如要实现病人信息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建立参保人员的计算机结算系统等都需要有相应的软件支持。但在目前800亿元的软件产品市场中,只有不到0.2%即1.5亿元的产品是为医疗卫生行业开发的,因此在医疗行业的软件领域,市场潜力是惊人的,对IT企业来说也是很大的一个商机。

对于PACS系统和临床信息系统(CIS)市场来说,近年来医院信息化需求明显开始向CIS发展,简单的电子病历已经在一些医院实施。PACS、手术室系统、B超、病理、检验等系统都在发展,形成了一些专业化市场,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同时在这些系统的发展中,集成将成为十分突出的问题,这也是今后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

此外,在医药电子商务领域,市场利润也是非常诱人的。据预测,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的交易额近3年内年增长速度约为300%,如果以医药市场份额为1500亿计算,假设有25%的采购会在网上进行,平均交易费率在1.2%左右,就会形成5亿元的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先期进入市场的公司将获得很高的收益。

在今后的几年中,无论是在医疗服务行业,还是医疗管理行业,甚至是在两者周边的领域,都对信息化建设有着急切的渴求,这些领域中都蕴涵着无限的商机。

推荐访问: 公共卫生 北京 体系建设 加速 信息
[北京加速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建设]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