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青少年网络欺凌: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3-16 10:16:43  浏览次数:

〔摘要〕网络欺凌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他人受到伤害。研究表明,青少年的网络欺凌现象严重,并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青少年网络欺凌的现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欺凌;青少年;心理原因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2-0007-03

一、引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现在我国网站的注册数据位居世界第一,而1997年我国网民才62万。今年的全国人大第十二届第一次会议中有代表提出,在互联网的世界中,信息随意传播,真伪难辨;各种人生观、价值观,在网上自由呈现;传播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围观性、从众性和发泄心理。这样的网络环境易对心智还不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

今天的青少年通常被称为“网络一代”,他们通过大量的数字和电子技术,包括互联网、社交网络工具(如QQ、校内微博)、手机和在线游戏进行沟通。这些数字和电子工具是他们同龄群体彼此沟通的“生命线”(Keith & Martin,2005),然而成年人或许低估了科技对于青少年的“影响”。技术的扩张和可用性为青少年提供了许多 好处(如教育和社会福利),但互联网和移动技术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网络欺凌发生率的增加。

二、网络欺凌概念的界定

欺凌是一种敌对的和有预谋的恶意活动。Dake(2003)提出一个人因受到伤害而产生痛苦后,会将欺凌实施给另一个人。欺凌引起的情感和身体的损伤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有关部门也采取了法律行动。欺凌已逐渐从面对面的伤害转变成多媒体的互动,电子通讯的发展是网络欺凌的基础。网络欺凌是欺凌的一种,但不同于传统的校园欺凌,它潜伏在隐蔽和匿名的网络空间。网络欺凌滥用了科学 技术(Willard,2006)。

网络欺凌是通过手机短信、微博和互联网发生的。Hinduja和Patchin(2011)提出每一代孩子都有欺负他人的现象,然而最新的一代,已经能够利用网络技术来扩大他们的势力范围,加深对他人的伤害程度。网络欺凌通常会引起青少年的创伤性经历和无数令人不安的躯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后果 (Carney,2008; Hayward et al,2001;Patchin& Hinduja,2006)。不同于传统欺凌,网络欺凌因为技术的便利性、方便性和匿名性可以深入青少年的生活,其形式包括戏弄和嘲笑(Hinduja & Patchin,2010)。有研究者认为网络欺凌是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聊天室、网站和数字信息或图片发送到手机(Kowalski & Limber,2007)等途径实现的。网络欺凌的监控具有挑战性,因为它通常发生在私人聊天信息、不公开的论坛、个人手机短信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中,不易被其他人看到(Moire,2012)。

综上所述,网络欺凌就是在网络科技的背景下,人们对他人实施大范围的敌意、重复、攻击和威胁的伤害行为,并造成了他人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伤害。

三、网络欺凌的现状

“如果他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早知道他有多么的绝望,也许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来帮助他。”——这是一对父母在知道儿子自杀的噩耗后发出的感慨。当他们知道自己的儿子在互联网和社交网站上被同学骚扰后是多么无助时,他们试图改变儿子死去的事实,但为时已晚。青少年中网络欺凌所造成的悲剧变得越来越多。

(一)国外网络欺凌现象极为严重

美国的网络欺凌现象较为严重,研究表明,约1/4的学生遭受过网络欺凌(Li,2006;Wright et al,2009),约1/6的学生欺凌过他人(Li,2006);另有研究表明这些数据被“低估”了(Dehueet al,2008;Kowalski & Limber,2007)。网络欺凌甚至导致了青少年的自杀行为。例如2009年,两个女学生由于无法忍受学校社交网站的欺凌辱骂而自杀(Starr,2009)。

网络欺凌不仅在美国存在,也在全球许多国家蔓延。在韩国,一个女学生因在火车上拒绝清理狗便,照片发布到了网上而被骚扰,甚至搬家(2008)。在日本,14岁的女学生上吊自杀,原因是她的朋友在网络上说她的坏话。在新西兰,研究发现1530名学生中,43%的参与者曾经历过网络欺凌的事件(Raskauskas,2010)。在英国,有1429名学生认为他们和挑衅者之间的意图和力量不平衡 (Hunter et al,2007)。受访者的年龄都在8到13岁,他们觉得自己没有方法和能力解决被欺负的问题。另有研究指出,学校中增长的网络欺凌问题是攻击性行为的一个方面(Jenniferet al,2006)。在加拿大,177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54%的学生是传统欺凌的受害者,25%的参与者曾遭受过网络欺凌,15%的参与者通过网络手段欺凌过他人。另外,现实生活中曾遭受过欺凌的学生也会变成网络欺凌的实施者。据调查,大约有3/4的网络欺凌行为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但1/4的网络欺凌行为会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而且即使持续时间短,影响也很恶劣。调查还显示,有1/3的网络欺凌受害者被骚扰过三次以上,大约有一半的网络欺凌者用电子手段欺负过不止一个人。

(二)国内网络欺凌现象日趋增长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急剧上升,尤其是青少年网民。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显示,到2012年初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32亿,占整体网民的45.1%,占青少年总体的64.4%。近几年社交网络(如微博、贴吧、空间等)的发展,更加速了网络欺凌现象在中国的蔓延。国内只有少数学者对网络欺凌现象进行了研究,多数人并不了解网络欺凌。本文搜集了国内近几年的网络欺凌案例,希望引起人们对网络欺凌的关注。

常上网的人一定听说过“人肉搜索”,从2006年的“女子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2009年的“贾君鹏事件”到2010年的“主播门事件”。“人肉搜索”一方面提供给人们一个相对自由的表达平台,发泄在现实社会中压抑的情绪;另一方面当被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被毫无保留地公布之后,其会遭受到巨大的人身攻击和伤害。

另一种“中国式”的网络欺凌产生于贴吧。贴吧为人们建立了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然而,贴吧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网络问题。例如2007年,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在贴吧里被攻击,他本人和家人的私人信息被曝光,更有人将他的头像和动物结合在一起,做成漫画并在网络上传播,他的人格受到了极大的侮辱。而2009年1月,香港基督教服务处调查了900余名小学四年级至中学六年级学生,结果表明,18%的学生曾遭遇网络欺凌,13%的学生承认过去一年内曾于网上欺凌过别人。

四、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心理原因分析

网络欺凌已经引起了不同学科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部分的学者是从社会环境和政府法律等方面对网络欺凌的原因加以阐述(李静,董金秋,李震英,2010)。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青少年网络欺凌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青少年期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结束。这一时期是人们从孩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和行为偏差。心理变化产生的问题成了青少年网络欺凌的一部分原因。

(一)身心发展的不平衡

人的心理发展离不开生理发展,只有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保持同步,人的身心才会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特殊,人在这一时期生理发展的速度极快,而心理发展相对缓慢。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速度不一致,导致了青少年的身心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引起了青少年许多心理冲突和矛盾,其心理水平呈现出半成熟、半幼稚性。

因为生理上的快速发展,青少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这种强烈的成人感促使他们产生了独立意识。网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尤其对于想要摆脱孩童时代的青少年,他们急于在互联网中了解世界、证明自己的成长。他们不再对父母和老师言听计从,并且产生了强烈的逆反情绪。但是,青少年并不希望完全摆脱父母,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在精神上支持和理解自己。然而许多父母并没有处理好这一时期与孩子的关系。这就导致大部分青少年选择网络,他们在网络上发泄情绪,甚至以伤害他人来获得快乐。此时,父母和教师在青少年心中的道德约束作用相对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网络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自我意识的偏差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青少年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他们尝试着扮演种种角色,觉得难以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他们。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理论也提出,青年期是形成自我同一性或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自我意识的飞跃,使得部分青少年个性上出现了一些偏差。

个性上的偏差主要表现为总觉得别人不怀好意,这种想法促使青少年变得压抑和紧张,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无处宣泄自己的痛苦,网络恰好解决了他们的需要。在网络的世界中,没人知道各自的身份,人们更不会为自己的网络欺凌行为承担后果。

青少年也会产生反抗心理,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是冷漠。现实生活中对于他们想要反抗的人,通常会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强烈的报复心理促使他们在网络上攻击想要反抗的人,将反抗的情绪发泄出去。网络上还存在着一些“看客”,他们看到有人遭到诋毁,抱着一种漠不关心、看笑话的心态“支持”攻击者。有些人甚至在互不认识的情况下,一起攻击诋毁他人,唯恐事情没有越闹越大。这大大促使了网络欺凌现象的发生。

(三)人际交往的变化

与儿童时期相比,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好朋友式”的交往方式逐渐取代了“小团体式”的交往方式。青少年的交往范围逐渐缩小,他们通常只有一到两个最好的朋友。其次,朋友在青少年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青少年会和朋友分享他们最私密和最重要的事情,也会为自己的朋友打抱不平。另外,青少年会对异性产生幼稚的“爱慕之情”。有研究者称青春期是“疾风骤雨”的时期,男女生之间开始融洽相处。随着生理的快速发展,男女生之间会互相有好感。

有研究表明,许多网络欺凌的实施者都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原因在于好朋友最了解彼此的情况,经济或者外貌差的一方可能会产生自卑和嫉妒心理,接触的时间越长,负性心理积累就越多。差的一方最终通过网络来恶意中伤自己的朋友,一方面弥补了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好朋友也不会知道攻击者是谁。也有研究提出,因为自己喜欢的异性和别人交往,许多青少年会在网上展开攻击。总之,青少年时期的人际交往的变化是网络欺凌现象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青少年的消极心境

青少年时期的消极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在烦恼增多、孤独和压抑。中学时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业压力增加。学习好的学生虽然在同龄人中是优秀者,但在同学中却容易遭到排斥。对外貌和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关注也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变化。与比自己有优势(比如学习好、长得漂亮、同伴中地位高等)的人相比,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打击,心理容易孤独和压抑。长时间的消极心境会造成青少年人格的扭曲,形成变态的人格障碍。

许多网络欺凌案例的实施者都是由于长时间消极心理状态的积累,烦恼越来越多,心理问题得不到疏解而做出欺凌行为。而被欺凌者受到网络攻击后,内心压抑却无法排解。这种消极心理状态的影响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最终造成网络欺凌双方心理问题的增加,甚至导致一方做出更极端的行为。

五、思考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的负面效应也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网络欺凌作为网络发展的负性产物,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网络欺凌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研究者和相关部门应重视网络欺凌的严重性并采取相关措施以保护孩子。首先,应加强青少年对于网络欺凌的认识,培养其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青少年在遭受网络欺凌时,应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其次,家长、教师和学校应形成相互联系的环境系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避免网络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网络法律制度,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制裁网络欺凌行为。

参考文献:

[1]Dehue,F.,Bolman,C.,&Vollink,T..Cyberbullying:Youngsters’ experiences and parental perception[J].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ur,2008,11:217-223.

[2]Hunter,S. C.,Boyle,J. E.,& Warden,D.. Perceptions and correlates of peer-victimization and bullying[J].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7,77(4):797-810.

[3]Kowalski,R.,&Limber,S..Electronic bullying amo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Journal of Student Health,41:822-830.

[4]Leskin,T..Another senseless cyberbullying suicide… [J]Britney Tongel,2011.

[5]Loveland,M.. Teen commits suicide after being cyberbullied,received harassing messages on Formspring,2011,1.

[6]McCabe,K..Teen’s suicide prompts a look at bullying[J]. The Boston Globe,2010,1.

[7]McNeil,L.,Herbst,D.,Mascia,K.,&Jessen,M..Suicide in South Hadley:Bullied to death[J]. People Magazine,2010,2:63-65.

[8]Moire,J..Bullies outnumber victims 4:1 on Facebook[J].All Facebook,2012.

[9]Raskauskas,J.. Text-bullying:Associations with traditional bullying and depression among New Zealand adolescents[J]. Journal of School Violence,2010,9(1):74-97.

[10]Wright,V. H.,Burnham,J. J.,Inman,C.,&Ogorchock,H..Cyberbullying:Using virtual scenarios to educate and raise awareness[J].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2009,26,35-42.

[11]李静.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与防范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8):25-28.

[12]李震英.英国政府出资遏制“网络欺凌”[J].基础教育参考,2010(10):27.

[13]周亚平.青少年网络欺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9.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110034)

编辑 / 杨 怡 终校 / 于 洪

推荐访问: 欺凌 青少年网络 现状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