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论中学德育课与生命教育之关系

时间:2022-03-02 00:11:58  浏览次数: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困境中可以发现,当前的中学思想品德课缺乏对人及人的生命的正确认识,生命教育意识淡薄,存在诸多问题,如:品德课的地位呈虚无化、受歧视状态,教育内容教条化、理想化,教学方法单一化、功利化等。在当下中学生日益严重的生命困惑面前,中学德育课呼唤着生命教育的实施。

一、在中学德育课中挖掘和渗透生命教育

1、德育教师是挖掘生命教育内涵的关键

“德育即为育德”,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阵地。“谁”来育德?育“谁”之德?“如何”育德?其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道”在老子看来是万物的根本,由“道”便生“德”。教师的“传道”首先要遵循“生命之道”,所以教师自身必须拥有生命教育的意识。回顾自己以往的中学政治教学生涯,似乎给学生注有生命意识教育的时间少之又少。班上学生不幸溺水身亡,可教师不过以此警醒其它同学,好似有种“鸡虽不为我杀,但也可以做猴”的感觉。现在想想,不仅是心寒,更多的是羞愧和遗憾。

2006年3月1 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所以,作为德育教师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生命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尤其要渗透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因为在课堂中,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获取知识只是实现生命发展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内容。

同样地,获得知识并不能让学生在社会的大熔炉中应对自如。许多以高分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为何郁闷、无聊甚至走向自杀,关键就在于现有之所学并不能解决其现实之所需。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因此。中学德育教师应该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传递生命之爱的火炬。所以,教师肩负的任务很重。例如,高二思想政治课(人教版)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并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在这一关键时期。教师本身更应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要有热爱生活的情怀、珍惜自身生命的态度和追求事业的精神。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热情,否则难以与学生形成共鸣,不能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必须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否则不仅有辱师德,而且会让学生在污浊的环境中成长,难以成人、成材。因此,德育课教师应该明白,教学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也不仅是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育人”——培育具有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的人。

2、德育内容是渗透生命教育的根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在德育中凸显生命教育,德育本身的内容是根本。高二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学习这一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前进。教师在这些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

例如:在分析自然界的存在是客观的原因中,便详细地谈到了天体起源、生命起源及人类起源,说明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一步步形成的。并且强调了人类诞生的复杂性,这不仅是要让学生明白物质先于人的意识的道理,关键还在于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来源,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与神圣。在这种情景下进一步分析当代学生中“花季变花祭”的悲剧,必然会引起学生对践踏生命的事情感到可惜和痛心。由此提高他们珍惜生命和敬畏生命的意识。

又如,在讲事物发展的趋势时强调了学生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学生要坚信光明的前途,不悲观、不动摇。因此。教师在分析时不仅要引用教材中贝多芬、陈景润的事例,而且更需要联系本班或本校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来说明,这样便能为许多在学习、交往中遇到困难、遭受挫折的学生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同时。在分析事物发展原因即内外因的辩证关系时。教师既可引用教材中郭沫若挽救一个因高考落榜而心如死灰的女孩的案例,也可以进一步分析目前中小学生上网成瘾的问题和一些学生不理解父母导致不可逾越的代沟甚至杀害生身父母的事例。相信经过一系列与学生生活与生命相关问题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还能够敦促学生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从而能够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视生命如草芥之人,也不乏有谈“死”色变之人,这在学生中也不在少数。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教育学生看待“死”呢?其实在教材“张三的运动、静止图”中已经告诉学生一个人生哲理,即:人在每天走向“新生”的同时也伴随着“死亡”,只不过这里的“死”是一个量变的过程。在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内容中,教师分析了生物体运动的新陈代谢规律是生物体固有的自我更新,人由生到死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在思考“死”之惧的过程中好好地安排自己的“生”,只有这样的生存才是“本真”的,因为海德格尔将因忙碌、繁忙而没有时间思考死亡、不向死来筹划人生的生存叫做“非本真的生存”。江西师范大学郑晓江教授总结的“生死互渗”观念和他认为当代人必须具有的“由死观生”的生死观其实就蕴含着这样的思想。

最后。在我们追问“自己为何而活着”的时候,也许很多人都十分茫然,其实教材中已经为我们解答了这个难题,即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贡献了多少。”这种观点听起来似乎含糊,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地区分“活着”与“有意义地活着”两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观。生命的意义首先是努力地活着,这是人生有意义的前提条件,在这努力的进程中,即使没有完成预定的目标,其生命也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崇高的理想,都盼望着能为社会作出杰出的贡献,其实放眼大千世界,这样的人毕竟太少,绝大多数人还是默默地坚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着,这样的人生依然有意义、有价值,也同样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活得有尊严。

3、德育手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德育的手段极为重要,教学设计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而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其教材每一课的编写都是由世界观到方法论,也就是说原理的说明最终必须落到实践中

去,教材的终极目标就是实践。换言之,这门课程是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它可运用到我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于是,教师可以采取评论、探讨、模拟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既明白又开心。比如在因果联系中要探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便可以通过“讨论—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先畅谈自己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中的烦恼和担忧,再进一步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忧患意识”,它与我们学生中的忧郁心情和消极心理是否等同。在此基础上,教师总结忧患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以及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在身临其境中去体验人生中的挫折和苦难。

心理学家弗兰克尔认为:“对于人生的绝大多数时光而言,生命是平淡的,这种平淡往往掩盖了生命意义的真实显现。因此对于一个一帆风顺的人而言,只有当他面临死亡时,才会从内心深处真正领悟生命对自己的意义。所以,启迪人的经验或令人发现生命的意义,常常是在生命受到威胁之时,或者是在经历不平常的事件之时!”所以,借助这种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有效地传授知识,而且还能够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最重要的还在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封闭的心扉,使学生在体验中领悟,在领悟中得到提升。

二、在生命教育中丰富和升华中学德育课程

1、生命教育充实了中学德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的思想由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几十年来,生命教育在全球已经得到迅速发展。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教育。台湾在2000年成立“推动生命教育委员会”,并把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颁布《推动生命教育中程计划》,2004年又颁布《普通高中生命教育类选修课程纲要》,2006年列入高中选修课程。

中国大陆起步较晚,目前上海、辽宁、江浙等地正在积极地开展,进行着现实的探索。但是,生命教育到底该如何实施?是成为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怎样操作?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咸宁市就启动“生命教育”研究,2005年组织专家编撰了生命教育教材,2006年春季开学后,在全市所有中小学的三到九年级试行生命教育实验教学。但多数学者仍认为生命教育不要另起炉灶,而是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去。

多年来,上海市中小学在实施生命教育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是把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在中小学校教学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既要充分运用学科的知识点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具体分为:学科教学显性课程——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自然、体育与健身等学科,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科学、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等学科,高中的思想政治、历史、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等学科;隐性课程——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固然,其显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而这重中之重又落到小学的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上。可见,中小学德育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换句话说,生命教育已成为中学德育的新内容或新领域——生命道德教育。所谓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在中学德育中关注对青年一代进行整体人生的塑造,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样,生命本身便成为一种有利的道德教育资源,使中学德育“生命场”的空白得以弥补,从而充实了中学德育的内容。

2、生命教育升华了中学德育的价值

传统的中学德育价值目标仅仅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实,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关注学生品德的好坏,考试“分数”仍成为衡量学生道德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这样,学生被教师当作了吸收道德的“容器”,教师在工作中只见“人”而不见“生命”。

但是,2005年上海市出台的《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生命教育着眼于面向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于增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样,当生命教育渗透于中学德育中时,它必将弥补中学德育“生命场”的缺陷,从而使中学德育真正落实到人的“生命”之中。

也许,中学德育只有真正关注“人的生命”,才能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力量,使学生不仅发现自身的价值,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体认到自身的价值。所以,只有当生命教育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才能真正揭示中学德育的真谛和提升德育的价值。

推荐访问: 德育 试论 关系 生命 中学
[试论中学德育课与生命教育之关系]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