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元化形势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5-14 13:10:05  浏览次数:

摘要:多元化形势下,当代高校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也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适应和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发挥正能量,这是大家所关心的话题,思想政治工作也应与时俱进。本文从环境因素和构想思路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多元化形势 高校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多元化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在观察事物处理问题上都有自己独特见解和处理的方式。往往表现为五个更多,即更多地采用发展的眼光看生产力的标准,而不是用意识形态的标准;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而不是传统道德标准;更多地采用具体利益的标准,而不是抽象政治标准;更多地采用评判的标准,而不是建设的标准;更多地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而不是“局部范围”的标准。当今的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性,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影响很大。如何适应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发挥正能量,这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国际国内两大环境

具体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的环境因素:①全球化的经济环境;②科技化的全球环境;③市场化的社会环境;④数字化的生活环境;⑤个性化的学习环境;⑥多样化的家庭环境。全球化的经济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特点是全球化,对全球化我们头脑要清醒,它是在某些西方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是一种不公正的国际秩序下的全球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怎样使我们的大学生既有敏锐的国际眼光、世界意识,又有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这是一个挑战。科技化的全球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高校大学生对人类有更高道德责任感的问题。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搞不好就人欲横流、物欲横流。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大学生对人类要有更高的社会道德责任感、自律意识、集体主义观念和协作精神。市场化的社会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高校大学生为人类服务的价值取向问题。市场经济崇尚多元经济、多元利益。如何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线,在利益多样化条件下如何坚持弘扬以为人类服务为核心的价值取向,这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又提出了挑战。数字化的生活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大学生正确分析判断辨别能力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思维和工作方式。面对大量信息,使部分大学生不知所向、无所适从,陷入网络以致不能自拔。面对现实、理想和虚拟三个世界的碰撞和冲突,何引导高校学生处理好现实与虚拟的关系?这是个更深层的问题。个性化的学习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高校大学生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的问题。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造成很大冲击,改变了完全学分制和以班级为主体的传统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学习兴趣组合的学习群体。学生群体越来越小型化、分散化、个体化,同班不同学,同学不同班。这就要求我们的道德教育要进宿舍、进社团、进网络。多样化的家庭环境,这要求我们解决高校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问题。有专家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有四种类型: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单亲家庭;流动家庭。大学生之间贫富差异、城乡差异、思想差异、兴趣差异越来越大,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特别是独生子女多,已成为中国社会的现实。六个环境呈现的特点是:多样、多变、多重、复杂化、形象化和感性化。

二、提高研究的创新性,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措施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要想发挥更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根据新情况,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加强理论研究。进行理论研究,就是要研究学生特点,研究国内外不断变化的新环境,研究马列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主义的荣辱观,不断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成为其自觉的思想要求和行为规范。

2.加强历史研究。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党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优良传统。因此,我们加强历史研究,特别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国古代思想教育史、西方思想教育史的理论研究,就是要从中外思想政治教育史中吸取营养,创新理论。

3.加强现实研究。就是要结合实际,在全面研究和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围绕大学生关心的难点、热点、疑点问题,做好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等工作,使大学生自觉地以国家、民族、集体为重,把自己锤炼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4.加强提高教育者素质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败。面对相互交错、相互激荡的意识形态和文化及价值多元化的新形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系统。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和教育,研究和探索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在年龄、学历、专业知识掌握等方面优化教育者的队伍,促使每一个教育者在党性修养、锻炼、表现三个方面都有所加强和提高。

三、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人最想达到的目标,自觉不自觉追求的终点,就是变成他自己。如果我们每个人最终变成一个真实的自我,他一定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还一个真实的自我,展示一个本色的人生,这样才能提高生活质量。高等教育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和老师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需要出发、从他们的感受出发,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根本指针。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通过教育,让学生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从教师角度来讲,怎么按照以人为本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现实问题。过去我们谈师德谈的过多的是教师的自律意识、奉献精神和人格力量,很少谈教师的发展提高和教师的需求。实际上,教师在奉献的同时也造就了自我,他们不是一个传播知识的机器。教师的幸福感是学校给的,学生的幸福感是教师给的,只有快乐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全面把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大力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编写出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方案的高质量实施,真正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能量、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坚持开办并完善心理课程教学和心理咨询服务,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感召力量,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过程,感受生命的价值。只有感受,才能感动,只有感动,才会内化为行动。无论现代教育手段多么先进,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在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融合;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心理课程在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方面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组建适量足够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思想引导,已成为21 世纪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探索和建立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机制、方式和形式,是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思考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5.充分认识和发挥网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学校要创立科学、健康、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把思想教育工作的领地推向网络前沿,将网络的宣传、教育功能有效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的有益信息,鼓励他们合理利用网络搜索有益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优秀论坛的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立健全选拔、培养、激励、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学生党团组织的作用,使学生党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依托班级、学生社团等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起到凝聚人心、培养学风、传播知识、激发创造、传递感情、承载希望的巨大作用。

7.狠抓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导,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师德示范者。我国现代哲学家杨维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会则从,其身不正,虽会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况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教育学生,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8.构建积极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能陶冶情操,规范言行,开发智力,培养健康个性、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其整体素质及品位,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必须同时抓好以下三种教育:

第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我们的理想信念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政治信念。我们要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这种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第二,突出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血脉。要根据学生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方面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要在国家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把国家观念、国家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作为重点;在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在公民人格教育过程中,把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

第三,突出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主要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大学要办出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高品位文化氛围中感悟、思考、理解、净化灵魂,健全人格,完善自己。要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确立文化素质的基础地位,将文化素质教育思想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把“三种教育”融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是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途径。

总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又需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傅进军,赵祖地.全球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5(11)

[2]王民忠,刘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14)

[3]谭益民.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5(8)

[4]翁铁慧.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队伍建设的理念与举措[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5]张兴华.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6-09-15

推荐访问: 政治工作 多元化 大学生思想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