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建设探讨

时间:2022-05-13 12:25:04  浏览次数:

zoޛ)j馟i8iMym׏_]um5m5m6_m5]vioiM&]uiuiuZ计划,由于激励机制缺乏,很多教师不愿意参加实验室的相关工作。

1.4.1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实验室是教学仪器设备等物质资源集聚地,是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及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坚强后盾,是由人员和物品组成的有机整体,实验室工作千头万绪,而作为实验室管理主体的实验技术人员的缺乏是很多高校存在的共同问题。六盘水师范学院在接受教育部本科評估时,评估专家就给我校提出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的建议。

实验技术人员的缺乏在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方面尤为突出,我校地理科学实验室成立以来,实验室专职实验系列人员只有1人,承担着为实验室常规教学运行服务、实验室档案资料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及协助行政领导主抓实验室建设方方面面的工作,工作量极大,而从事实验教学的教师主要是高教系列人员,其重心主要放在理论教学方面,参与实验室管理方面的工作较少,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缺乏成为了影响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因素。

1.4.2 实验教师业务素质不能完全满足实验教学目的。在高师地理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实验教师对实验过程讲解过多、操作较少的现象,很多实验只是让学生认识了解过程,达不了掌握的程度,同时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不高,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目的,实验教师业务素质急需得到进一步提升。

2 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建设途径与思路

实验室的建设包括有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信息化、人才队伍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及实验室基础与实验仪器设备配置方面的硬件建设。作为应用型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应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应综合考虑地方经济水平与地方需求,所建实验室不仅要满足基本实验教学的需要,也能满足师生的科研需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规划,结合专业特点,分步实施、逐步建设,合理优化配置资源,适时发展成为具有区域特色、能服务于社会,使实验室建设产生的效益更大化,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努力方向。现就我校的地理科学实验室建设,谈谈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路。

2.1 推进实验教学改革,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作为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实验室发展具辩证发展关系,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确定了实验室的建设方向,同时需要科学合理的实验室配置这一基础,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才具必要性。以培养能胜任中小学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在与地理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决策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理念,注重应用型高校理论与实践的同等地位,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方面充实完善实验教学体系。

2.1.1 增加课程实验学时,建立实验教学考核机制。鉴于高师地理科学课程实验学时比例偏少的情况,可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课程实验学时,特别是自然地理方向课程实验学时,国内外办学成熟的高校经验,其比例应占总学时的30%左右较为科学。建议将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与水文学等实践要求高的课程课内实验建议改为独立性实验。实验学时的增加必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提供更多机会,同时,配套相应实验教学的考核机制,对实验课单独考核,以引起师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2.1.2 优化实验项目,丰富实验教学内容。(1)建立适应学科发展的实验项目,对现有实验项目有机整合。在实验项目设置及优化方面,实验室及教研室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积极调研、修订教学大纲,丰富现有实验项目。自然地理课程方面除保留验证自然要素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外,优化现有的较落后的实验项目,建立新的适应学科前沿的实验项目。对有课内实验及野外实习的实验进行整合,如地质学基础中对矿物性质的鉴定等实验项目可以整合到地质地貌学野外实习中实施。

(2)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根据教育部对合格本科院校办学要求,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应不低于所开实验项目的50%。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比例,其方法可对验证性实验项目优化设计,使验证性实验项目上升为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

(3)建设创新实验项目。结合创新教育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工作开展,可考虑创新实验项目的建设,我校每年教务处对这方面要组织各实验室申报,高师地理教师可在这方面多做些工作,指导学生尝试创新实验项目的这一新的实验过程。

(4)开设中学地理实验项目。作为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应结合地理教学论设置中学地理要求开展的地理实验项目,加强高师地理学生对这些地理实验的掌握,以利于他们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后更好地应用这些实践经验培养中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加强实验人才队伍建设

实验室建设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实验室人才队伍业务综合水平所体现,所以实验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实验人才队伍的合理配置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实验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应得到与高教系列人员同等的重视,学校应将实验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师资建设规划。建议引进高层次人才走进实验室,成为实验室人才队伍的核心构成,同时鼓励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建立新进教师或年轻教师进入实验室锻炼的制度,这有利于实验室人员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得到保证和延续,也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得到更好互补印证。在实验室专职管理技术人员的配备上,一定要与实验室的规模、实验室的工作量相结合,合理配置,为实验室做好服务工作,让实验室工作的开展秩序井然。

要使实验室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且核心力量相对稳定,必然缺不了相应的实验室工作激励机制,同时在实验室队伍构建上应重视实验室队伍的能力提升,建立实验室队伍的培训机制。总之,实验室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是实验室工作有效运行的保障。

2.3 制定符合本校实际可行的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它的决策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学校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作为实验室一项重要工作,体现了高校一段时期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应该成为高校整体规划的一项重点。

实验室规划应具前瞻性,思路明确,要结合人才培养定位来整体规划,要体现特色,能跟上先进的理念。实验室建设规划应具可行性,制定规划要多方面论证,切勿好高骛远,要与本校实际结合,做到准确、科学。

我校于2015年制定了《六盘水师范学院环境与资源科学系“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地理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方向,涉及各分实验室建设、实验人才队伍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建设、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规划正按照时间节点逐步实施当中。经过近1年的实施过程体会,实验室建设规划并非一成不变,在原有的规划内容基础上,可丰富规划未预见的内容,使规划内容更系统、操作更具体。

2.4 加强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合理配置分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完善是常规实验教学有序开展的基本条件,根据我校地理科学“十三五”实验室建设规划,结合学院二期實验楼建设投入使用,地理科学实验室将增加近1000m2的实验用房,将从根本上解决缺乏实验场所的困难,近一年我校对如何拟建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各分实验室入手,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有关精神,结合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同时通过领导带队到成熟的高等院校考察学习,经过多次专业教师及实验室工作人员召开实验室建设专题会议,并邀请专家及学校实验室工作委员会进行多方论证,探索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的系统化建设。

2.4.1 基础实验室的建设。以下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基础实验室建设基本构架:(1)建设地质地貌实验室与标本模型陈列室,满足《地质学》、《地貌学》及《岩溶学及应用》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完善实验室各类岩石矿物标本、地貌模型,建设地貌沙盘,让学生通过对矿物、各类岩石及地质图、各种地貌的实践教学,学会使用相关工具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建设自然地理综合实验室,满足《水文学》、《土壤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与《植物地理学》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根据我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性质特点,上述几门课程实验教学相当一部分实验项目是在室外进行,如降水量观测、土壤剖面各发生层次的性态观测与描述记载及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土地资源调查、校园植物认识与植物检索表的编制等实验都在室外进行,建设地理综合实验室可使实验室资源综合利用,既方便管理又多功能化,有利于部分交叉学科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本实验室具有较多的开展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实验仪器设备,使学生学会操作这些设备,培养学生开展自然地理学方面的实践研究能力。

(3)建设天文气象实验室,满足《气象与气候学》、《地球概论》课程的实验教学,该实验室主要有小型气象站、大气温度传感器、天文望远镜、天球仪、天象仪等主要仪器设备,开展主要气象要素的统计与气候类型的判别实践,对气温、日照、湿度、气压和风、降水、蒸发、能见度等气象气候学知识通过实验来感知,开展天文仪器的使用、星区观察、太阳黑子的投影观测、天球仪原理和使用方法、四季星空和重要天象认识、天文望远镜原理和使用等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地理学科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养。

(4)建设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微机室,对应《地理信息系统》、《地图与测量》与《遥感原理及应用》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涉及实验主要包括认识和初步处理遥感影像、从遥感影像测量理解地物光谱特征、为目视判读准备遥感影像、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分类、航空像片判读、遥感综合实验、专题地图编制、地理数据获取、地图编辑、地图排版打印、桌面GIS的功能与菜单操作、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GIS数字地形分析、GIS缓冲、网络和叠加分析、地图设计与输出、ArcGIS三个应用环境、ArcMap数据编辑、ArcMap地图编辑、空间插值方法。这些实验的开展能培养学生的一定专业技能,提高对地球信息认识的专业素养。

(5)建设数字地理实验室,构建由“数字星球系统”、“录播系统”、“地理教学模型系统”组成的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实验和研究相结合的综合型实验室,满足《地理教学论》师范生技能训练及中学地理实验项目训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为主导,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更新的科学信息和最新成果;突出地理学科的前沿及科学教育特点,突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结合的特点,注重前瞻性、时效性,研究课程与教学设计的新范型,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和掌握由计算机程序和地理信息数据、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学科知识内容组织而成的地理学科教学环境、学习资源、内容媒体,支持、支撑目前和未来可预见的教学模式和实验模式;发挥核心设备数字星球系统一物多用的特点,实现一室多用,努力建立长效应用机制。通过这些系统实践操作锻炼,有利于师范类地理科学学生在走上中学教师岗位后对中学地理实践教学的开展,对中学地理实验室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6)建设野外实习准备室,满足地理科学野外实习的需要。野外实习在地理科学实践教学体系中占有较重的份量,野外实习准备室配备的地质锤、地质罗盘、地质包、皮尺、放大镜等完善的实习工具是正常开展野外实习的保障。

2.4.2 开放性实验室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周松秀等在“高师地理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一文中阐述了高师地理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意义,提出了要加强基础硬件设施建设、实验内容要适应开放性要求、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改革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的观点。结合我校实际,为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可在上述的基础实验室完成基本实验教学任务的同时,建立相应的开放性实验室制度,将其建设成开放性实验室,具体途径可从三个方面内容开展实施:一方面是针对本专业师生的科学研究及学生毕业论文开展的开放,各基础实验室应为本专业师生开展科学研究及学生毕业论文提供相应条件;另一个方面,应制定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实验项目,除对本专业师生开放外,部分实验项目也可以面向其他对地理学科感兴趣的师生开放;再一个方面以科普教育基地形式开放,如建设的标本模型陈列室中的岩石、矿物与化石标本具有较强的科普性质,天文气象观测室探求天文地理的神秘,数字地理实验室的数字化展示,这些实验室对地理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好的科普意义,可以对校内外人员开放。

3 结语

高师地理实验室的建设内容较多,无论是软硬件建设,还是实验教学改革,都是系统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还涉及管理体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资源平台建设等方方面面的细节内容,它们之间相互影响,都有一定因果关系。作为应用型高校,所建实验室水平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这就要求实验室工作者要不断探索高师地理实验室建设途径,也需要高校决策者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给予一定的重视,既要把握适应学科需求的实验室建设大方向及指导思想,也要抓好诸如每一个实验项目的设置、每一台仪器设备配置的细节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验室建设中不断创新,建设具有特色的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成为地理学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郭涛,谢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9):222-224.

[2]刘华琳.高校地理实验教学现状与改革[J].科教导刊,2012,52(2):51-52.

[3]张玲.地方高校地理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研究[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99(1):58-61.

[4]祝云龙,张弢.关于地理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61-64.

[5]张伟青,徐宝芳.地理教学论实验室建设初探[J].实验室科学,2006,(2):95-98.

[6]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7]应明安,王桂玲.实验室建设规划是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34-137.

[8]周松秀,田亚平,等.高师地理专业开放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76-178.

推荐访问: 探讨 地理 培养 高师 科学
[基于应用型培养模式下的高师地理科学实验室建设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