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潟湖”非“泻湖”辨

时间:2022-05-13 12:25:04  浏览次数:

摘 要:从古汉语来看,“潟”表盐碱地之意。古代没有严格的字形规范,常常会出现书写者弃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的情况,古代常将“潟”写作“泻(瀉)”“舄”“舃”。从现状来看,潟湖实际上是海岸带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潟湖”与“潟”字之义密切相关,而与“泻”义无涉,“泻湖”应作“潟湖”。

关键词:潟湖,泻湖

中图分类号:N91;N04;K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4-0041-03

收稿日期:2012-06-1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字为中心的对俄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研究”(10YJC74012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多语种基础科学教学术语数据库开发研究》(10JJD740003)

作者简介:王琪(1980—),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术语学。通信方式:wangq@cnctst.gov.cn。 近期的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让“潟湖”成了热点词,不过纵观各大媒体,误作“泻湖”的不在少数。在此,有必要对“潟”“泻”“潟湖”“泻湖”的音义关系进行梳理。

一 “潟”与“泻”“舄”“舃” “潟”表盐碱地之意,古已有之。《周礼·地官·草人》:凡粪种,骍刚用牛,赤缇用羊,坟壤用麋,渴泽用鹿,咸潟用貆……。郑玄注:潟,卤也。孔颖达疏:近水之处,水已写去,其地为咸卤。《史记·夏本纪》:其土白坟,海滨广潟。《汉书·地理志上》:海濒广潟。颜师古注:潟,卤咸之地。《广韵·昔韵》:潟,咸土。

“潟”“卤”常合用为词,表咸地、贫瘠地之意。《史记·货殖列传》:地潟卤。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潟卤,咸地也。明·张煌言《山头重建海塘碑记》:于是乡之人聚族而谋,伐木畚土,隆其堤,复其障,微但沧海变而桑田,即潟卤胥化而为膏腴矣。“潟土”表贫瘠、不毛之地意。《论衡·书解》:地无毛则为潟土。

在古代,由于没有严格的字形规范,常常会出现书写者弃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的情况,从现代汉语规范性的角度来看,就是古人写了错别字。只是古代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而且效仿之人甚多,也就以此为常态了。古代常将“潟”写作“泻(瀉)”“舄”“舃”。

《广韵》:泻,司夜切,今读为xiè。“泻”多为倾泻,水急速地流之意。《玉篇·水部》:泻,倾也。《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南朝·谢灵运《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铜陵映碧涧,石磴泻红泉。宋·陆游《雨夜》: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广韵》:潟、舄同音,均为思积切,今读为xì。“舄”多为加木底的鞋之意。《释名·释衣服》:复其下曰舄。崔豹《古今注·舆服》:舄,以木置履下,干腊不畏泥湿也。《周礼·天官·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郑玄注:复下曰舄。贾公彦疏:重底者名曰舄。

“潟卤”常写作“泻卤”。《尚书正义·盘庚上第九》:孔意盖以地势洿下,又久居水变,水泉泻卤,不可行化,故欲迁都,不必为奢侈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昨修二股,费至少而公私田皆出,向之泻卤,俱为沃壤,庸非利乎!谢彬《新疆游记·塔城伊犁两道属》:其山磝礐,沙碛三百余里,自大小盐池外,弥望皆泻卤,垠无人居。

“潟卤”亦常作“舄卤”“舃卤”。《汉书·沟洫志》载:民歌之曰,邺有贤令兮为史公,决漳水兮灌邺旁,终古舄卤兮生稻粱。颜师古注:舄即斥卤也。谓咸卤之地也。《汉书·沟洫志》又载:渠成而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颜师古注:言引淤浊之水灌咸卤之田,更令肥美。《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舄卤可腴。吕延济注:舄卤,薄地也。宋·王安石《送宋中道通判洺州》:余尝怜洺民,舃卤半不治。李壁注:舃卤,咸地也。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堕高堙卑,舃卤化而膏泽。

二 “潟湖”与“泻湖” 潟湖,是海岸带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海岸带泥沙的横向运动常可形成离岸坝—潟湖地貌组合。当波浪向岸运动,泥沙平行于海岸堆积,形成高出海水面的离岸坝,坝体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半封闭或封闭式的潟湖。可见,“潟湖”与“潟”字之义密切相关,而与“泻”义无涉。日语“潟湖”与汉语词义相同,另有地名“新潟”,均不作“泻湖”“新泻”,其中“潟”的字形字义当源于中国;台湾地区也作“潟湖”,不作“泻湖”。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不少学者称lagoon为泻湖、海岸湖。如:

泻湖(Lagoon lake):海面之一部,因砂嘴砂丘之形状,隔断海面,而为湖泻者。(梁修仁编《地质学》,百城书局,1932年)

泻湖(地):因砂洲而成之湖曰泻湖。(郑贞文主编《自然科学辞典》,华通书局,1934年)

海岸湖:海面之一部,因砂嘴或砂丘之成立,变而为湖,此种湖多在海岸地方。(张栗原编译《地质学》,中华书局,1940年)

20世纪50年代中科院编订出版的名词称lagoon为濒海湖、泻湖。如:

濒海湖(泻湖)lagoon(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订《自然地理名词(地形之部)》,中国科学院, 1954年)

lagoon濒海湖(泻湖)

lagoon facies泻湖相(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订《综合地质名词(英中对照本)》,科学出版社, 1957年)

лагуна泻湖,濒海湖(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订《自然地理名词(俄汉对照试用本)》,科学出版社,1959年)

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期刊文章中提及“潟湖”时,常写作“泻湖”。如:

泻湖是被砂坝隔离的海洋的孤立部分。(傅君亮《介绍д.в.纳利夫金所著“相学”一书,兼论“相”的概念》,地质论评,1960年第6期)

泻湖岸礁的存在,为我们研究热带地区泻湖海岸增添了新的内容。(黄金森《海南岛南岸与西岸的珊瑚礁海岸》,科学通报,1965年第1期)

20世纪70—80年代不少书籍将“潟湖”(lagoon)写作“泻湖”。如:

lagoon环礁湖;咸水湖;泻湖(《新英汉词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南部沙堤泻湖岸形成年代很新,习惯上把曾文溪口以南岸段称为沙堤泻湖岸。(曾昭璇《台湾西部平原海岸地貌》,海洋科技资料,1977年第3期)

泻湖:浅的海湾、水塘或湖泊,一般靠近外海,但又与外海隔开或与之相通。(《英汉现代科学技术词汇》,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年)

泻湖:浅水海湾,因湾口被淤积的沙所封闭而形成的湖泊,高潮时可与海相通。(《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

[英]巴恩斯(Barnes,R.S.K.)著;庄振业等译,《海岸泻湖》,海洋出版社,1985年。

lagoon环礁湖;咸水湖;泻湖(《新英汉词典》增补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是专门负责审定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国科技名词委就组织专家对名词“潟湖”的定名进行过深入探讨。地理学名词主张定名为“潟湖”,而地质学名词与海洋科学名词中都主张定名为“泻湖”。在协调会上,有些人主张将错就错,统一定名为“泻湖”。况且“泻”字出书排版时方便,“潟”字难找,且易误读误写。但讨论之后认为,“泻湖”的“泻”字有“水流泻”的含义,与“潟湖”表达的概念完全不同。①最后统一定名为“潟湖”,为了便于检索,或以“泻湖”为曾用名,标于正名“潟湖”之后。

潟湖(lagoon):曾用名“泻湖”。(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年)

潟湖(lagoon):曾用名“泻湖”。(海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海洋科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1年)

潟湖(lagoon):曾用名“泻湖”。(地质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质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94年)

潟湖(lagoon):海岸沙坝或沙嘴后侧与海隔离的浅海水域,常与海有狭窄的通道相连。(海洋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海洋科技名词》,科学出版社,2007年)

潟湖(lagoon):由窄长的沙坝[岛]、沙嘴或岩礁等同海洋分隔开的海滨浅海湾。(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2007年)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作“潟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也已将“泻湖”更正为“潟湖”。不过20世纪90年代以后,“潟湖”误用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如冯增昭《沉积岩石学(上)》(1994)、赵澄林《沉积学原理》(2001)、桂宝林等《黔西滇东煤层气地质与勘探》(2001)、张永昌等《塔里木盆地海相油气的生成》(2004)、吕炳全《海洋地质学概论》(2008)等书提及“潟湖”时,均写作“泻湖”;Shankar Aswani、郭家梁《人口学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对所罗门群岛罗维安纳泻湖海洋保有权制度影响评价》(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2,4)、张有钦《茂名港沙坝泻湖海岸泥沙运动特征分析》(水运工程,2004,11)、刘兴健等《人类活动对海南省小海泻湖沉积环境的影响》(环境化学,2007,3)、周湘彬等《新村港泻湖潮汐通道的形成和演变及整治初探》(海洋湖沼通报,2008,3)、杨会利等《七里海泻湖湿地演变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分析》(湿地科学,2009,2)等期刊论文均作“泻湖”。“潟湖”的误用完全更正过来恐尚需进一步加大规范力度。

推荐访问: 泻湖 潟湖
[“潟湖”非“泻湖”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