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时间:2022-05-06 12:00:04  浏览次数:

摘 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了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本文从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 可持续发展环境教育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每个人:1.改变旧观念,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新价值观;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做到这点,需要全社会每个成员的努力;2.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吐泡泡糖等;3.拒绝与生态不相和谐的生活方式,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子;4.爱护植物花草,保护国家野生动植物资源;5.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等等。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于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逐步认识和思考,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必然涉及环境教育,而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就需要对当前的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也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给人类带来了严重损害和灾难。

化学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化学打上交道,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化学,所以化学学科是实施环境教育的十分重要的阵地,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环境教育?本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化学课堂教学渗透环保知识

近几年,我国十分重视在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指出:“要教育学生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与之相对应的结合有关学科内容,在高中化学课本中编排了一些环境教育的内容.涉及到当今世界上主要的环境及污染问题,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办法,再从环境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角度看,化学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知识。本人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环保知识内容,采取渗透的方式,在介绍物质或操作时自然地引人相关环保知识,使学生增长环保知识。如讲二氧化硫时,向中学生强调SO2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它和氮氧化合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空气中70%SO2来源于工业燃煤,12%来源于工业燃油,其余则来源于生活燃煤。SO2通过两种方式形成酸雨①2SO2+O2=2SO3,SO3+H2O=H2SO4;②SO2+H2O=H2SO3,2H2SO3+O2=2H2SO4。这种酸雨称为硫酸型酸雨,它既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又可导致水质酸化形成酸雨,使农作物、森林、草原枯死,腐蚀建筑物和文物,使鱼类绝迹。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因为SO2的污染而导致4天死亡4000人,后来的3个月中又有8000人死亡”的重大悲剧。在介绍氮元素时,穿插介绍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汽车尾气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光化学烟雾,水中氮磷过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赤潮造成污染,同时也可以把相关的图片和录像通过ppt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认识到SO2和氮的一些化合物是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之一。最后让学生讨论,如何减少和防治这些污染?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研究性学习,提高环保意识,推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开展有效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用研究性课题,激发自觉参与意识,为了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人格,将环保知识渗于课内,寓于课外,从学科课堂教学渗透走向具有更多开放性、问题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特征的研究性学习,这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更为理想的策略。在教学中适当布置研究性课题,可使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思考和综合分析,加深理解,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如探究本地区的水资源问题,学生写出了《市区河道水资源的污染浪费情况》,其中收集了大量资料,调查了许多数据,而且走访了环保部门和自来水。通过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是何等重要。研究性课题已不再是一种负担,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每一步的进展都使学生感到兴奋,从而激发了他们在保护环境中的自觉参与意识。

(二)举办环保专题讲座

环保专题知识讲座与竞赛不但使学生增长环保知识,也是进行环保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化学教学中,我们定期邀请市环保部门的相关专家来校举办“环境与化学”的知识讲座。环保专题讲座内容联系课本,如结合空气的成分,向学生介绍有关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所起的作用及破坏臭氧层后的危害。同时也请市自来水厂的工程师来校做有关我们生活用水的讲座,从大气质量、饮水质量、工厂排污情况等进行介绍,对本地的一些工厂造成环境污染而进行处罚的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有关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学校宣传栏,展出环境化学科普常识。对于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都会乐意去听,容易接受。通过几年的化学学习,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逐渐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我在教学中还积极指导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课堂上讲授卤素单质的来源及危害,空气污染,酸雨的形成;煤的综合利用;酚对水体污染等课后指导学生勇于参加实践活动,如(1)对你周围的居住环境、校园环境、化工企业、河流、土壤组织的考察;(2)组织读科普书活动;(3)举办环保展览;(4)组织环境知识竞赛;(5)开展专题活动。如“环境日”“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活动;(6)组织参加美化校园,植树造林等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的同时进行德育教育、国情教育、爱家乡教育。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组织这些活动可使学生直接参与,很容易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产生兴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培养社会参与意识。

三、通过化学实验培养环保习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行的初、高中教材有大约60%的知识通过实验引入。但在课本中,大多数实验都重视操作方便、装置简单、现象明显,却很少顾及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注重环境保护,并且采取相应措施防治环境污染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教师的规范操作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学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而且规范,使学生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和转移、物质的加热、玻璃仪器的洗涤、液体的过滤、滴定、搅拌,装置的安装等做到动作准确、操作熟练、运用灵活。为了做好这些实验,我在课前都要做好预试。对实验中使用的溶液浓度、用量、仪器的选用、实验条件的控制、所需时间等做到心中有数,明确所做实验是否具有不安全或污染环境等因素,如易燃、易爆、剧毒、有无刺激性气味等,对有这些因素的实验,一定要做到一丝不苟,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或有毒物质的排放。长此以往,我的这种严谨的科学作风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

(二)微型实验提高效益防治污染

微型化实验是在微型的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的化学实验。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功能全、使用安全、试剂用量少,减少了燃、爆、毒、腐蚀等危险性,极大地减少实验时给环境造成的污染。例如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可改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把一小块铜片先放入注射器中,然后用注射器抽取0.5~1ml的稀硝酸,用橡皮帽套住注射器,反应很快发生,塞子慢慢向上移动,气体为无色,之后抽取少量空气,可看到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操作完毕,把残余物和气体一起注入密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可看到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改进后的实验采用微型装置,大大节省了药品,也减少了有毒气体NO和NO2的生成,避免了NO和NO2对师生的危害以及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同理浓硝酸与铜、浓硫酸与铜、浓硫酸与碳等的反应,均可用此装置进行,安全可靠现象明显。把生成的污染可降到最低程度。微型实验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中的减量原则(即减少药品用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微型实验仪器的制作、环保实验、实验的无害化研究等活动是非常有益的。改进有污染的实验,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又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演示有污染物排放实验的规范性。

(三)改进实验装置,减少环境污染

课本中一些有毒害物质参加或生成的实验,有的直接在敞口容器中进行,有的尾气吸收装置不严密,有的直接在空气中进行等等,长年以来一直危害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因此要对这类实验进行改进,以控制或避免排污量,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相应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文明之需要。如浓盐酸与浓氨水的反应,可改为在密闭反应器中进行。取一只两端开口的试管每一端各塞上一团棉花,用滴管在一端棉花上滴5滴浓氨水,同时在另一端棉花上滴5滴浓盐酸,塞上塞子,片刻后可以清楚地看到白烟先在滴有浓盐酸的棉花这端生成,然后充满试管。改进后的实验在封闭的装置中进行,所以闻不到一丁点儿刺激性气味,而且现象明显,观察的时间又较长。再如制取氯气的尾气吸收装置,CO还原氧化铜的尾气装置等都可以进行改进,以防止多余气体释放出来污染环境。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群体将会对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好,是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职责。

参考文献

1.郭子义,韦薇.环境化学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3.王灌.在全国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环境教育.2000

4.刘兆明.高校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教育.2001

5.戴树桂.环境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6.夏适怡.从学科渗透走向研究性学习.环境教育.2003

7.张玲.爱护环境系列教育活动身边小事入手.环境教育.2003

8.张智峰.浅谈化学研究性学习.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3

9.许嘉琳,王红旗等编著.《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中学环境教育》 ■

推荐访问: 浅谈 可持续发展 渗透 化学 教育
[浅谈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