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及对“中国模式”的评价

时间:2022-05-05 17:45:03  浏览次数: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中国模式”的讨论热潮。中国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逐步走出独有的发展道路,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就。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发展及趋势进行了探讨。本文在对中国社会转型路径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模式”给予评价。

关键词:转型;中国模式;挑战

中图分类号:F120.3;C9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2.20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2-56-03

一、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

社会转型一词来源于西方发展社会学理论和现代化理论,是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结构朝着有进化意义方向转变的一种描述。从哲学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更高级的类型发生转变。正如亚诺什·科尔奈所言,“转型不仅仅只包括经济的转型,还包括了生活方式、文化、政治、法律制度的转型等多个方面”。[1]即它意味着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体制、社会阶层、人文环境、价值观念和发展环境等社会系统内部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迁。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引发了中国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革,使得社会基本特征产生了巨大变化,主要体现在:经济上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政治上从崇尚权威和实行人治逐步向崇尚民主和实行法治转变;文化上实现由传统文化向现代公民文化转变。从此,中国开创了一条在现实的结构性制约条件下具有自己特色的转型道路,出现了“中国模式”之说。

二、“中国模式”的特征与内涵

弗朗西斯·福山[2]认为,“中国模式”的主要特征包含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元素。首先,与西方多党制民主相比,中国具有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这一点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并不罕见,然其特殊性在于政府的目标是国家的发展,对人民负有道德责任,即政府必须要为公益服务。第二个特征是中国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中国的出口依赖管理、货币、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及大规模的国内金融压抑。第三个特征是较为欠缺的社会安全网络。中国政府认为,与退休金、失业保险之类相比,创造价值更加重要。可见,中国的体制不像欧洲社会福利模式,把分配放在核心地位。国内学者胡钧、韩东[3]认为“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体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依据科学发展观制定的国家经济规划,并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基础性调节作用。赵辉[4]则总结了“中国模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特征:经济上,对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重新定位;政治上,把党的领导与民主法治进行有机结合;文化上,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辩证超越。

综上可见,对于“中国模式”特征的探讨,学术界是观点纷呈,莫衷一是。本文从宏观视角对“中国模式”这种转型路径的内涵特征做以下概括:

(一)社会转型是政治驱动型

中国的改革过程是“自上而下”的自觉强制的定向发展战略,共产党执政以及政府在社会变革与转型的过程中起着支配作用。科勒德克[5]认为,“中国模式”实现了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市场作用和国家调控二者间的完美合作。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下,市场处于资源配置的绝对主导地位,中国更多地强调政府力量对经济的干预。沙特阿拉伯的《中东报》曾评论说,中国的经济发展能够取得成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制度。中国正是在自己特殊的体制与文化之上,通过政府权力与市场作用相互杂交之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独立经济形态,为自己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二)社会转型的渐进性

“渐进式改革”作为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也是中国改革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渐进式改革的优点在于:群众易于接受,引起的社会震荡小,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改革领导者在改革进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从而探索和开辟改革的新道路。这为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序的政治环境,在保持社会基本结构的同时,逐渐实现经济“软着陆”。“中国模式”与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不同,是一种稳健的在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条件下推进的改革,充分考虑到了社会和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保证了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

(三)社会转型是稳定的、按梯度发展的

由于改革具有“渐进性”,社会转型与变革相应的表现出稳定性与不均衡梯度发展。保持稳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政府通过实行宏观调控以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幅动荡;其次是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来保证经济高速可持续的增长;第三是政治稳定,通过营造稳定的政治环境,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导向。这些“稳定”为制度转移的平稳过渡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由于各地区向现代化转型并非同步,出现了不均衡的梯度发展状态。大致的发展与改革格局为: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6]可见,其发展呈现一定的区域性和地域性。

三、“中国模式”的问题与挑战

“中国模式”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依然存在一些不成熟、不完善的因素,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一)经济领域

政府主导型经济是改革过程中经济领域不可回避的一个现象,是“中国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长期的经济改革中,由于国家掌控经济主体并对经济活动实施干预,使得中国能在短期内集结力量应对大的自然灾害或者金融危机。然而,建立市场经济,依赖“看不见的手”对市场进行调节才是“中国模式”能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控制市场运行,导致在长期的改革过程中形成了高积累、重投资、轻消费的“投资饥渴症”,加之市场力量受到约束,从而造成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协调,使得就业问题、贫富差距、官员腐败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借鉴了东亚模式,即通过对外开放,靠吸引外资、扩大对外出口以谋得经济的飞速发展,这导致中国经济更易受到外部变化的威胁,一旦外部条件恶化,将对中国外来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冲击。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变的风口浪尖,如何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保持自身的发展,形势相当严峻。

(二)政治领域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权力资本化问题一直为中国转型过程的诟病。由于政府的过分干预,造成了某些市场发育不足;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导致行政权力参与市场交易,权力变为商品进入资本,资本又通过收买公共权力来牟利,使得行业内垄断和寻租腐败等问题频发。另外,政府主动型的社会改革需要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中国政府在改革政策上体现的却更多的是效率优先的特性,加重了资源和收入的分配倾向国家与集体,忽视了对个人分配机制的保障。由于分配机制的不完善,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并造成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三)其他领域

除了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中国模式”还面临着许多其他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生态和能源问题。多年来,“中国模式”低技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经使得环境承受能力接近极限,靠单位GDP大量能源消耗的粗放式经营已经难以为继。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经济模式得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也是以牺牲环境和能源为代价的。目前,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不久,中国依旧是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未来发展的现代化、城镇化、气候变化等诸多难题,将是中国面临其他国家发展过程中不曾遇到过的挑战。

沉重的人口基数与经济发展、资源匮乏等矛盾冲突同时显现,相互关联、相互叠加。中国这种高代价的增长模式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若干的不确定性,如何克服这些问题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成为了“中国模式”在国际上面临的主要挑战。

四、“中国模式”之争及对“中国模式”的评价

一直以来,对于“中国模式”的使用国内外学者争论颇多,一部分学者对此加以推崇并肯定,而有的学者则谨慎对待之,到底有无“中国模式”,学术界大概分为以下三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模式”。中国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状态,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改革道路,所谓的“中国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不具有连续性,无法被复制和借鉴。正如美国学者沈大伟所说,中国的发展经验中有一部分因素是独特的,但这部分独特因素不能构成一个全面的一贯的“模式”,所谓“中国模式”其实并不存在。[7]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模式”没有必要回避,它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经验总结,是中国走向“成功之路”的理论解释。尽管“中国模式”还不够成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对“中国模式”的研究,可以促进“中国话语权”的形成,有助于“中国学派”的崛起。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模式”的意义在于到底是否能够成为区别于其他所有现代化模式的一种替代模式。“中国模式”不仅仅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极具深远意义,甚至对世界的发展尤其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我们应当抓住“中国模式”兴起这一契机向世界说明中国,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读与误导,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影响。[8]

第三种观点提出慎提“中国模式”。这种观点承认中国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道路,但不赞同直接使用“模式”一词,主张以“中国特色”、“中国道路”或者“中国经验”代替之。持这类观点的学者认为,“模式”有定型之嫌,有示范、榜样之意。中国社会的改革与转型尚未完全定型,还处于探索阶段,外来能否持续成功有待确定,此时提“模式”不符合中国实际,而他国也没有模仿“中国模式”成功的例子。因此,宜用“中国经验”、“中国道路”较为合理,为“中国模式”这一概念的上升留下一定的空间余地。

本文认为,“中国模式”的提出无可厚非,它并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更是一套包含政道和治术的治理模式。我们不赞成一味吹捧该模式的优越性而遮蔽其严峻的挑战和缺陷,但也反对狭隘地认为现有的“中国模式”即是中国未来之路,忽略或者全盘否定其他模式。正如高尚全所说,如果因为“中国模式”而将政府主导、市场受控作为定型的东西,就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未来的“中国模式”应该是一个不断开放和普世化的模式,能够借鉴和融合任何先进的人类经验和其他模式的成功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世界的认同和推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模式。

参考文献:

[1] [匈] 亚诺什·科尔奈.比较(第17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2] [美] 弗朗西斯·福山.“中国模式”的特征与问题[J].社会观察,2011,(01).

[3] 胡钧、韩东.“中国模式”的实质、特点和面临的挑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04).

[4] 赵辉.“中国模式”的特征分析[J].党史博彩,2012,(08).

[5] [俄] 科勒德克.1989-2029年大转型——可以更好或将会更好吗? [J].俄罗斯研究,2009,(03).

[6] 刘燕、薛蓉、付春光.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与转型风险——兼论“中国模式”[J].财经问题研究,2011,(12).

[7] 刘爱武.国外中国模式研究评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0,(12).

[8]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 ,(02).

推荐访问: 中国 中国社会 转型 路径 评价
[中国社会的转型路径及对“中国模式”的评价]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