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反思

时间:2022-05-03 18:10:03  浏览次数:

摘要: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和新形势的出现,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对改进和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指出新形势下应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革和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

互联网的影响。随着校园网络文化的形成,其造成的正反两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方面,网络所包含的大量信息和高技术手段,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网络普及的现实情况下,大学生能够借助网络更快捷地获取信息,而有关干部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在获取信息的数量、时间、渠道上已不占明显优势,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网络犯罪、网络色情和网上消极思想的侵蝕,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格品质的健康发展。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在校园网络文化中占领一席之地,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大学生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由于社会变革、经济转型以及社会的多元化,不同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碰撞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网络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更加广阔,这使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日趋活跃,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出现了明显变化。其显著特点就是学生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传统的说教等管理方式已不适应这一趋势。如今的大学生都是“80 后”和“90 后”的独生子女,也是新问题比较多的一代,而当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他们形成了一套不易改变的社会观和价值观,这就使得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产生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所以传统的说教形式便很难改变他们已形成的观念。

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现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学生宿舍管理实行公寓化管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混合居住,由于服务和管理有社会力量参与,学生居住更为集中,并且与教学区相对分离,这些都给学生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极易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真空地带”。特别是部分学校实行学生住宿多元化的管理体制,改变了原有的分专业、分年级、分班级统一住宿的体制,寝室人员组成由“单一专业”变为“众多专业”。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把握的原则

(一)主体能动性原则

做学生管理工作,内因是决定因素,在工作中既要把学生看作教育的客体,又要注意发挥他们教育主体的作用。因此,要注意调动好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学生管理工作,不单纯地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以利于消除大学生对于被管理的逆反心理,实现大学生的自我管理。

(二)导向性原则

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主要工作是解决思想政治方向问题。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学生工作必须及时地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科学的行为模式,从而有效地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上来。

三、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对策

统一领导、形成合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机制建设。高校党委应进一步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统一领导,强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规划及协调功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党委宣传部为龙头,以党政干部为主导,广大党员为主体,专、兼职政工干部为骨干,党政工团和学校多方面齐抓共管,相互沟通、协调,全员关心,全方位、全过程实施宣传思想工作的运行机制。二是要加强学生工作机构的建设、强化其组织协调功能,建立健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责任到岗,责权利相统一。三是适当放权,发挥基层作用,校、院(系)、班三级共同担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行政管理双重任务。既要赋予学院(系)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职责,又要让其拥有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权力。做到责权统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处理。四是实行年级辅导员制,与学分制相适应。增强以学院(系)为单位的年级管理,进一步强化班级管理、专业教学之间的融合力度。

建立并完善合理适度的规章制度。高教改革的迅猛发展,大学越来越成为没有“围墙”的校园,大学生个体与学校之间、个体之间的权力和利益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迫切要求学生工作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办学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需要,通过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运用监督、惩罚等强制性手段,使学生以某种行为规范去完成学业,这是维护校园秩序、保证教学质量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是保证学生管理有章可循的基本条件。当前,须特别针对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现状,在高校、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后勤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学生以及家庭之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或进行立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分明,便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有效的协调,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

树立人本思想,加强服务理念。学生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生为本”的理念首先直接地反映在以服务的思想管理学生,以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在现实的学生工作中,往往更多的时候是强调了管理,管住学生成了学生工作的原则,而为学生做好服务,常常由于各种原因流于形式或不尽如人意,教师和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传统关系定位,在高校学生工作思维中依然占据很大位置。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最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发展,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理念转变的鲜明特点之一。坚持服务理念,需要积极向“市场化”管理转变,为学生提供教学、活动、生活等全方位服务。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在既往的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新的管理模式正在构建之际,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以创新的姿态积极面对,以勇于实践的精神大胆实验,以期取得优异的管理成绩。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

参考文献

[1]刘文晓.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5):26.

[2]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5.

推荐访问: 新形势下 管理工作 反思 高校学生 现状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