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析新课改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文化教学

时间:2022-04-02 08:08:44  浏览次数:

摘 要:在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中充分肯定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本文就数学文化的内涵,数学文化的特点进行分析,就如何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推动数学教学改革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数学文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2-080-0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1年颁布)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颁布)则进一步强调:“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主要文化为量,数学素养是公民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不仅是一种精密的思想方法,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主要是一门有着丰富内容和不断发展的知识体系,它拥有多个分支,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它丰富和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在新课改理念的背景下,数学文化已逐步从理念走进中小学数学课堂。为进一步推动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我们很有必要对数学文化进行深入的思考与再认识,并将数学文化的理念贯彻到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当中。

一、正确认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数学的发展,特别是数学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数学与人类文化休戚相关,纵观人类科学与文明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人类文化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了数学的进步。数学,它不仅在科学推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在科研中起核心作用,在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而且它决定了大部分哲学思想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为政治学和经济学提供了依据,塑造了众多流派的绘画、音乐、建筑和文学风格,创立了逻辑学,作为理性的化身,它已渗透到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其思想的博大精神,其理性精神正指导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已成为现代公民的重要文化素养。

一般来说,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一个与自然相对的概念,它是指通过人的活动对自然状态的变革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一切非自然的,由人类所创造的事物或对象都应看成文化物。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社会意识形态或观念形式,即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无论是从经典的文化学关于广义的或狭义的定义来看,还是从现代文化学关于文化的定义来看,数学都具有文化的所有特征,数学就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数学对象的人为性、数学活动的整体性及数学发展的历史性等其它文化的共同特征。同时数学文化也有自身的特征:数学文化是传播人类思想的一种基本形式;数学文化包含着人类所创造语言的特殊形式;数学文化是自然与人类社会相互联系的一种工具;数学文化具有相对和稳定性和连续性;数学文化具有高度的渗透性等。

数学文化除具有文化的所有特征外,人们更看重数学的文化价值。数学的文化价值主要是指数学对人们观念、精神以及思维方式的养成所起的重要影响,其价值主要表现在:数学对于人类理性精神的养成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教化功能,数学有着重要的思维训练功能,数学对于创造性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站在数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才能充分肯定数学的文化教育价值。

二、基于数学文化的数学教学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2003年颁布)指出: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为此,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并在适当的内容中提出“数学文化”的学习要求,设立“数学史”选讲等专题。

随着数学教育研究逐步走上学术研究的道路,我国数学教育观不断发展,数学课程与教学的观念也在不断发展。从“双基”和“三大能力”观点的形成,发展到更为广阔的能力观;从重视数学的抽象严谨,发展到也关注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也关注学生的“学”;从强调听讲、练习的接受学习转向也提倡实验、探索的发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做到注重好打基础、培养能力、注重变式训练等,已逐步形成了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的特色。但我们也应看到在坚持和发扬优势的同时,也应当正视我国数学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上看,受前苏联影响比较深,内容以函数为纲,重视几何的公理体系化;教材基本按照数学本身的逻辑系统展开;在数学教学中,往往不能抓住数学的核心概念和思想,常常纠缠于细枝未节,脱离数学本源;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掐头去尾烧中段”,呈现结论多而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导致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教学中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遍性思考方法的概括,导致学生数学思维层次不高,机械模仿多独立性思考少等。

通过研究表明,高中数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普遍赞成,对新课程具有较强的信心和行为意向。但在课程认同与实施上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对数学新课程的理念认同程度高,行为上却与之不相对应,新课程理念的实施水平不高,另一方面教师认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非常必要的,但在高考重压下的教师,无暇顾及新课程观念,穿新鞋走老路。

数学,从全球来看,在所有国家的学校课程中一直都处于特别的地位。学校为什么要开数学课?如何认识数学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为什么赋予这门课程特别重要的地位?正确反思这些问题对课改中的数学教育和对教学课程的制定与实践有着关键的影响。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社会而言,虽然数学只是众多学科中的一员,但它向社会所提供的支持是“基础性的”与“决定性的“。我们一旦从数学的较大的文化功能角度来认识数学的功能,对我们理解新课程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知识的传递也就是一种文化传递。对数学文化的教育意义而言,文化孕育、文化滋养至少与文化传递或传播同等重要。因此,基于文化的教学模式下的数学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数学文化素材的运用,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文化情境的设置等方面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精神,认识数学价值,理解数学思想,审视数学科学与人文的双重属性,体悟数学超越科学主义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精神以及自由思想和独立人格,教师要紧密结合数学的具体内容来开展教学。在数学课上,教师可根据具备文化关联性的核心概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的素材。例如:解析几何的创立,被认为是数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里程碑,它推动了微积分的产生,使数学由常量数学发展为变量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数学发展史,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运动观点教育,变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随着数学发展史实现数学思维创新上的突破,使学生充分领略人类思维创新的过程。

总之,新课改给数学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的把握将会越来越到位,越来越明确,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经验也会与日俱增,出现的问题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得到有效的解决,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度和实施度将在课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数学文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维忠,徐晓芳.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模式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09(5):47-50.

推荐访问: 新课改 理念 数学 教学 文化
[试析新课改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文化教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