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临床诊疗中的中西药联合应用问题

时间:2022-03-10 09:24:43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中、西药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早就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中西药联合应用历来存在着争论,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正、负效应,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西药;联合应用;正、负效应:毒副反应

随着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的深入发展,在临床上合理运用中西药联合诊疗所显现的疗效是有目共睹的,中西医结合——这一多元模式传承和创新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科学,使中西药联合应用成为必然,并且越来越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中药、西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恰当,往往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中西药都能同时使用的。若配合不当,轻者疗效不佳,延误诊断和治疗,重者使病情加重或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死亡。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时刻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而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中成药,70%的量是由西医开出的。虽然医院开展了"西学中"的培训学习,但仍有少数西医医生对中药性能的了解不够深入, 尤其对目前一些中西药物复方制剂或中成药的组方了解太少,以致造成某种西药成分药物的重复使用,导致了一些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因此,探讨中西药合理的联合应用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通过在多年药学工作中发现、研究的大量中西药联用处方中的问题,就中西药联用的正、负效应与配伍禁忌总结如下,仅供同仁参考。

1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正效应

1.1证病结合,增效减毒 临床诊疗中的中西药联合应用要在中医辩证施治的基础上,按照各自的理论基础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依病程的不同阶段联合运用中西药,提高治疗效果。抢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可先用多巴胺使血压升高至正常范围,然后用中成药生脉注射液维持和巩固疗效,从而改善心肌功能,两者配合使用既有效治疗了急症又加快其预后,值得临床学习应用。

在治疗肿瘤时,患者使用药物化学疗法或放射疗法的同时会产生严重毒副作用,这些毒副反应按中医辩证施治,多属燥热伤津的阴虚内热证候,治疗使以滋阴润燥清热或滋补肝肾,益气养血,或健脾理气,和胃降逆,多能取得良好临床效果。如十全大补丸、六味地黄丸等中成药均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同时合用中成药复方阿胶浆对白细胞减少症状也有较好的疗效。

1.2协同作用,增强疗效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许多中西药联合使用后能够增强临床疗效,缩短病程,呈现显著的协同作用。如黄连、黄柏、黄芩、金银花、穿心莲等饮片均具有清热解毒、抑菌的作用,黄连中的小檗碱;黄芩中的黄芩甙;金银花中的绿原酸;穿心莲中的穿心莲内酯均为抑菌成分,其中金银花、黄芩能增强青霉素对耐药性金葡球菌的抑制作用。黄连、黄柏与磺胺药、四环素合用治疗细菌感染性腹泻时有协同作用,常使疗效成倍提高[1]。

1.3临床有效的中西药配合治疗案例 患者男69岁,因心衰合并肾衰入院。经过治疗,心衰得到控制,已可以透析,但患者发热15d不愈,用各类抗菌药物无效,血液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慢性肾衰合并金黃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药敏试验显示患者对万古霉素敏感,但万古霉素为肾毒性药物,综合考虑,只能小剂量使用,但治疗1w无效。

患者每天发热,下午更甚,>39℃,无汗,无恶寒,时有咳嗽,喉中有痰声,痰黏不易咳出,口不渴,无食欲,大便3d未解,小便尚可,舌暗淡、苔白腻、稍黃,脉弦细。证属正虚邪恋,不能祛邪外出。治疗宜扶正祛邪并用,予以小柴胡汤加减。

患者服完1剂后,泻下大便3次,体温降至38℃,发热时间明显缩短,食欲增加。服完3剂,患者体温正常,食欲恢复。

2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负效应

2.1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影响药物的吸收或改变药物作用 含有酸性成分的中成药(山楂丸、保和丸、五味子丸)与复方氢氧化铝、氨茶碱等同服,产生酸碱中和反应,使药物的疗效下降或丧失。含有鞣质的中成药感冒片、七厘散、舒痔丸等,与乳酶生、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及利福平等同服,因鞣质的吸附作用,前者与西药在肠道内结合产生沉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排泄,导致肝内血药浓度增高,严重者会导致中毒性肝炎[2]。含有酒精的中成药(风湿骨痛酒、国公酒等),不宜与苯巴比妥钠、安乃近、华法林和苯妥英钠等同用,因为药酒中的酒精能增强肝药酶的活力,使这些西药的代谢速度加快,降低药物疗效。

2.2产生或加重毒副反应 含有机酸的中药(乌梅、五味子、金樱子、山茱萸等)以及其中药制剂,不能与磺胺类药物和碳酸氢钠同服。因为长期服用磺胺药需同时服用碳酸氢钠来碱化尿液,以防止磺胺药在肾小管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血尿、尿闭等,而有机酸可对抗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磺胺药对肾脏的毒性[3]。患有心脏病与胃病的患者,若将地高辛与中成药胃痛散同服,由于胃肠蠕动的减慢,会使机体对地高辛的吸收增加,引起中毒。胃溃疡患者感冒时,不能将阿司匹林与甘草、鹿茸、人参同时服用。因为阿司匹林的水解产物---水杨酸盐可刺激胃肠黏膜产生炎性水肿,而甘草、鹿茸、人参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能促使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多,导致胃肠黏膜双重受损,甚至能引发胃肠平滑肌痉挛,从而加剧病情。

2.3产生药理性拮抗 茵陈是胆囊炎、胆管炎、胆石症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药,但它对氯霉素的抗菌效应有拮抗作用,可降低甚至抵消氯霉素的疗效。临床上不建议这两者同时服用。

2.4临床不合理的中西药配合治疗案例 患者男 78岁,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脑梗塞、冠心病等,有青霉素过敏史,此次以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入院,①给予洛美沙星0.2g静滴;②炎琥宁16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输入约2ml炎琥宁时,患者发生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立即停药抢救治疗,2H后患者恢复正常。此后停用炎琥宁续用其他药物,未再出现不良反应。ADR分析与对策:患者是年老体弱之人,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液,以免发生ADR,中西药注射液联用时,两组液体之间应缓慢静滴0.9%氯化钠注射液20~50ml,可显著减少ADR[4]。

3结论

中西药联合应用的本质是为了解决单纯中医或西医无法解决的临床问题,提高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但中药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本身复杂, 而中、西药合用的药理作用就更为复杂了, 所以在诊疗过程中不能以为只是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在临床实践与药理学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为依托,以"微观辨证和辨证微观化"的临床循证研究指导用药,联合应用时要全面考虑,避免副作用的发生,规避"药到病成"。积极寻求中西药的最佳组合,灵活的运用中西药物,真正达到"药到病除",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韩云图,王惠陵,康和利.中西药配伍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8):955-956.

[2]朱晓芳.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J].陕西中医,2002.23(3):271.

[3]吕洪策.中西药化学成分及相互作用机制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0):1548-1549.

[4]李杰,陈敏.炎琥宁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4):300.

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 诊疗 临床 联合 中西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