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应用型本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时间:2022-03-04 08:22:35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转型背景下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的制定、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并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五个方面来构建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医药产业是一项高新科技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将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今社会人们对医疗、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医药产业也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随着医药产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只懂得药物生产工艺知识的药学类人才已不能适应现代医药生产企业发展的要求,医药事业迫切需要既懂得化学药物研发、药物合成、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知识,又要懂得机械设备原理,同时还要具备从事新药研制、医药产品生产、企业管理及药品营销等工作能力的人才。在这样的实际背景下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彻底的改革和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断探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已经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了。因此根据国家的教育改革目标的要求,以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大学毕业生为首要任务,提出了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新的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是吉林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大力推进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平台+模块”理论教学和“三实一研”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其知识结构适应地方应用型人才的职业岗位要求。为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充分彰显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工程应用型,为社会培养适用的高质量、高水平人才[1];使学生了解制药工程学科理论前沿,熟悉国家关于制药生产、药物研发、药物法规、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制药工程方面新工艺、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发展动态;掌握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和设计药物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初步能力,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应该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 [2]。

二、课程体系设置

(一)重构课程理念

应用型人才既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也要求能够运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学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人工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生物药物的生产工艺与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和设计药物新产品与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

(二)优化课程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基本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前提,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目的,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的原则,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了“模块化”的理论课程体系。每门主干专业课都配有一定课时的实践教学内容,都有各自的专项技能训练,在课程设置上减少了重复性,突出了对比性;注重新的教学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减少了陈旧性,突出了前瞻性;按照各门课程的不同特点逐一讲授,减少了间断性,突出了连贯性;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减少了过深的理论性,突出了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对各门课程设置的专项技能训练,能很好地掌握该专业课程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技能,进而保证该专业综合技能训练的完成。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要以培养工程技术能力为核心,实行“一条主线,两个重心”的模式[4],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使学生掌握药品制造、药物制剂生产和药品质量检测等相关方面的职业能力。

(三)亲企型课程

亲企型课程强调专业与企业的结合,针对企业需求设置相关课程与企业密切联系,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结合就业市场和企业实需,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注重职业技能的养成。

本校结合专业特点,与多家企业建立长期稳固的订单式培养教学,目前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实习基地的建设充分满足学生实践和开展创新活动的需要。实践教学基地除较好地保证本专业的实训实习外,每年还接收一定数量的毕业生就业。教学中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根据针对企业需求开设相关课程,甚至有些相关知识和实践课程可以在企业完成。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学生上岗后就能按企业的要求参与到工作中去,缩短学生在单位的磨合期。

三、教学方法改革

(一)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专业课程设置上本着理论教学“厚基础,强应用,重探究”的原則,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前瞻性,按有关课程的特殊性,甚至有的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到季节性和生产环节来设置教学模块,减少重复内容,注重比较研究;为实践教学打好基础,避免实践教学的盲目性,这样可以保证综合技能训练的实际效果。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开展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特色课的教学平台,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进行重点建设[5]。而专业基础课要逐步由理科向工科过渡,而基础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化,力争建设一批优质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上多起引导作用。而不是以往的一味灌输式教学,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常采用的有现场教学法(实验室、企业生产车间等)、项目教学法(针对相关技术关节专门讲解)、研讨教学法(课上课下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列举大量的生产实例)等。在教学中可以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针对相关知识点发挥各个教学法的优点,避免单一教学法的局限性。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结合学生学习小组,互相探讨,发现并解决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四、创新实践能力培养

(一)实验教学和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增加相关章节的实验课开设,鼓励学生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教师科研过程可以引入到课堂,并对每一个小组提出科研方向,让学生查阅资料,在了解行业最前沿动态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的能力。让小组团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支持以问题为中心的团队探究性实验。增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独创性实验,实验教学安排以创新性为重点,从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性实验,完成从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的“递进-融合式”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6]。

设置独立性实验课程,使相关多门课程的知识和相关技能相互融合,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在弥补理论知识不足的同时还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并能通过独立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二)加强实践教学

建立制药工程先关工艺的实验场地,将一般常见的企业设备和操作工艺流程引入实验室,让学生对制药工程的相关生产工艺有所了解,并针对不同剂型药物的生产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有所了解。本校的制药工程专业已与10余家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如吉林大药房、长白山药业、吉尔吉制药、东北虎制药、康乃尔制药等。为了发展,还要进一步拓展实习、实训基地,促进应用型、能力型人才的培养。

五、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对于专业发展是关键因素,合格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更需要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教学水平,同时还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7]。尤其是学院注重对在企业兼职教师的培养,并有针对性地定期聘请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和老师及学生做交流指导。

这一改革措施经过近两年的实施与探讨,在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已经初见成效,约有近五百名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从中受益,经验推广后将会有更多的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余剑辉,刘昭文,吴龙火.制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4(17):67-68.

[2]田春林,王珍.梧州学院制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梧州学院学报,2013(1):57-61.

[3]刘立超,王国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http:///p-1302162441.html.

[4]王芳,张万举,余舒琪.对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点思考[J].广州化工,2011,39(11):167-168.

[5]覃惠芳,孙小红.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相融合的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6):31-32.

[6] 李玉杰,陈海蛟,张志.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229-231.

[7]赖红芳,蒋利荣,韦正.地方高校转型契机下的制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1):156-157.

作者簡介:刘俊霞(1977-),女,博士,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制药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新药开发与利用。

推荐访问: 制药 本科 探索 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