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透析流行时尚审美心理

时间:2022-05-17 16:55:03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传统语境的消解,文化范式的调整,思想观念的转型以及价值体系的更新,以消费性与娱乐性为主的流行时尚文化在当代审美文化中凸现出来。文化现象是与社会心理密不可分,社会心理是养育一定文化的母体与土壤,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聚焦点。本文通过对浮躁与焦虑的审美心态以及原始图腾崇拜集体无意识的社会心理分析,对流行时尚文化从根源上作了确切地把握和透辟地解析。

关键词:流行时尚;浮躁与焦虑;图腾崇拜;集体无意识

从上世纪末,随着文化范式的大幅调整,出现了现代人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上世纪90 年代最为火热的是港台的流行歌曲、台球溜冰、卡拉OK,进入新世纪贩量式KTV、网吧和DIY休闲消费大兴其道,近年来网络歌曲与大型“秀”娱乐节目异军突起。尽管各种时尚节目从来不曾离开人们的眼球,但是娱乐营销大幕的真正拉开,还在于商家与媒体的携手,从《超级女声》到《快乐男声》,从《加油好男儿》到《红楼》选秀,中国观众亢奋的神经从未像如此这般被挑逗、绷紧……流行时尚文化概念,姚文放学者在他的《当代审美文化批判》中作了详细的界定:是在现代都市中流行,以都市大众为消费者的文化形态,这是一种带有商业色彩的、运用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文化。社会心理是养育一定文化的母体与土壤,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聚焦点。要对流行时尚进行确切地把握和透辟地理解就必须放在对当前审美文化社会心理变化的深度探讨与解读之上。

一、快速变化的时代滋养浮躁、焦虑的社会审美心态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高速度与快节奏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表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巨大便利的同时也让现代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局限。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以及硝烟弥漫的战争让人们在享受生活安逸的同时不忘潜在的生存困境,让人们的心绪在踌躇满志与沮丧失意的夹缝摇摆不定。如履薄冰的感觉像幽灵一样萦绕在现代人的意识之中,打破人们平和的心境在审美上表现出浮躁与焦虑。海德格尔曾说,失去“存在”的“此在”处于沉沦和被抛弃状态,这是一种居无定所,一种茫然失措;其精神表征就是“畏”与“烦”,亦即担心、烦躁、忧愁、焦虑等精神状态,而这种精神状态如今成了标志着现代人的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本体论概念。海德格尔看到了商品社会和现代技术对人的心理的夹击,指出现代人文化精神的焦虑与浮躁。外部世界的变化加速了精神的变化,因此人们的感觉、认知、趣味方面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正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短暂性,是分辨真正的当代人和过去人的标准,因为加速度是寓于非永恒性‘短暂性’之中的,它渗透并感染我们的意识,从根本上影响我们与他人,与外界事物以及整个思想、艺术、价值观念的关系。”可以说正是浮躁与焦虑的社会心态让人们沉迷于快速转换的惬意和欢喜,在文化审美上表现出注重外在、短暂和猎奇的特征。

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出现了知识的爆炸和普遍流行,各种各样的文化形式迅速、杂多地涌到人们的眼前。人们在信息接受上只能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式地浏览而不能细嚼慢咽吸收。知识接受方式的改变使现代人杂学旁收越来越多,历史积淀越来越少,似乎是无所不知却又一知半解不能把知识融会贯通。恰是这种浮躁的心态解释了简短、快速的文学形式成为流行时尚,小品火暴,闲杂刊物、秘闻轶事销量居高不下的原因。现代艺术之中,通过各种艺术形式以声音的喧嚣阐释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即“焦虑的现代人”。而摇滚与网络歌曲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盛行同样源自当代人的焦虑社会心态。从一般意义上说,音乐是最具有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摇滚以狂放无忌、夸张扭动的动作,嘶哑的咆哮、粗犷的咏叹充分渲染的气氛鼓动了观众的情绪。在全场的互动中,为人们郁积的心理能力提供了一个甬道与出口,让人们在声音的叫喊中焦虑消解,让心情由紧张趋向弛缓,由骚动归于平静。网络歌曲大都是旋律简单明了、节奏清新明快、歌词富含生活味道反映时代气息。网络歌曲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首先满足了生活在激烈竞争与生活压力下的人们对于亲情、友情、爱情的心理情感要求;其次网络歌曲通过夸张的歌词或怪异的唱调在制造搞笑的同时把人们内心的虚无感与焦虑感化为无形。它不仅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刺激而且使更多的人对音乐的欣赏变为参与,以及广泛主题的涉猎、幽默的效果反映了对自我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与批判,在虚拟的空间中弥合了人们某些理想与现实的裂缝。

二、图腾崇拜宗教意识在当代的新发展——追星与圆梦心理的盛行

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形式,源于对无限与永恒的终极价值的追求。研究表明,图腾崇拜是人通过自己与图腾之间关系建立达到与图腾实体的同体化而获得图腾具有的力量与优势。在现代商品消费时代,商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热衷的现代图腾,而在当今的流行时尚审美文化中最具有图腾色彩的现象就是“明星现象”即“圆明星梦”。人人心里都有梦,这是千百年来积淀在人类心底的一种汹涌澎湃而永恒不熄的心理能量。而且它在不断地寻找借以释放和宣泄的出口,今天各种“秀”的活动便是引发巨大的集体能量爆发的诱因。2005年火暴的“超级女声”据说选手15万,2006吸引大家眼球的“红楼选秀”一公布便有42万人参加。不光是选手迷狂,还有数千万的观众参与而且热情只涨不落。这些娱乐节目一方面让人们在感官刺激撩拨下实现情感激荡与意志碰撞,获得一种欢腾激越、淋漓酣畅的能量释放快感,另一方面不断滋生与加深图腾崇拜的宗教意识,强化了追星——圆梦的审美心理。

当代是一个倡导个性化的时代,又是一个尊重独特风格的时代,也是一个创造流行的时代,于是个体要求以更大的自由与发展空间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大量的选秀活动,正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在大庭广众面前展现自己形象与才华的机会。于是,人的“表现”本能欲望被诱发出来一发不可收拾,“得潇洒时且潇洒”争先在这个媒体制造的大舞台上表现一回。明星头上闪亮的星光、靓丽、冷峻的外表形象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构成了无穷魔力吸引大众对他们的顶礼膜拜,让广大的秀者前仆后继地做着“成名”的美梦。这种从秀者身上流露出的浮躁与奢欲体现了现代人的一些共同特征如缺乏深沉的人文情愫,不再追求深刻与永恒而是沉溺于浮面,迷恋表象,暗含强烈的崇拜心理。追星——圆梦的偶像崇拜心理在今天日益猖獗的更重要因素是这场游戏规则观众话语权的转变,在平民化的娱乐潮流之中,老百姓第一次有了参与感,不再是只能被动地观看而是有了主动的决定权。见到明星、偶像对大众来说不再是新鲜事,更为新鲜的是他们可以制造代表自己的“明星”。他们一方面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自己所喜欢的选手身上,与其同喜同悲为其鼓舞加油;另一方面在心理认同感作用下,自身与选手形象叠合、同化,在选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认为选手的成功代表自己的成功。这种以快乐为原则提供大众日常体验的感性愉悦的流行时尚,可以说潜藏在人们心中的原始图腾崇拜的集体无意识心理在当今社会发展成了明星偶像崇拜心理,同时新鲜刺激的“造星”行为不断地加深强化这种崇拜心理。正是在这样的审美心态下,流行时尚文化能够不断翻新变化并且吸引着社会大众对它的高度关注。

社会审美心理作为人对美的事物的体验,是人类意识中特殊的一维,是影响审美文化的重要因素。当代审美文化表现出来的注重形象的塑造与包装,强调视觉冲击以及对流行时尚的盲目追求,都与当代社会审美心理亚健康有关。实现社会心理健康,引导当代审美文化发展,迫切要求审美教育拓展自身的价值阈限和功能范围,重塑社会价值体系,提高大众的人格境界,张扬精神个性,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文导向。

参考文献:

[1] 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评[M].山东文艺出版社.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87.

[3] 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推荐访问: 透析 审美 流行时尚 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