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阮乐器改革中对西方弹拨乐器的借鉴

时间:2022-05-12 19:35:03  浏览次数:

摘 要:阮是一件古老的弹拨乐器,他源于秦汉,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是阮的发展鼎盛时期。元代以后,阮乐器逐渐走向衰落。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与世界在各个方面的接轨,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阮——这种中国的古老乐器。为了能使阮更加接近于国际和国内的演出市场,众多的乐器改革家不断的进行创新,乐器改革家、作曲演奏家积极的改良阮的乐器结构,以便能进行更便捷的演奏。自近代以来,在这种古老乐器的改革中借鉴了西方弹拨乐器的制作工艺。本文将简要介绍阮这种民族乐器在改革中对西方弹拨乐器,特别是对吉他制作工艺的借鉴。

关键词:阮;弹拨乐器;改革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2-0096-02

阮是一件中国传统的古老弹拨乐器,他源于秦汉,一直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发展了一千年后,因为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和开放程度,在盛唐时候达到了艺术和工艺的顶点。唐代是阮的发展鼎盛时期,唐代和宋代皇帝重视音乐的发展,使中国的传统音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唐宋其中的五代十国的历史时间段,阮还是以很良好的姿态充斥着宫廷内外。直到蒙古铁骑踏平中原,蒙古国皇帝为了加强统治,不再大面积进行科考,也不再尊重汉族的传统的知识分子,所以,汉民族的乐器从这个时代开始就开始逐渐走向衰落。自明清以后,阮的学习者越来越少,当时音乐家所演奏的谱子和音乐也就逐渐失传,无法传承到现在。客观的原因,也是因为阮的制作工艺复杂,腔体需要六块木板拼接成一个圆弧,然后加上面板和背板,最后还有加上琴杆和定品,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制作工艺体现的更加复杂。现在考古发现,也只发现在墓壁、器物上刻有阮的古老演奏曲集名目,而无谱子和演奏家名字的记载,也就造成了阮作为一件古老的中国宫廷乐器,只有历史,没有文化记载的现状。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我国挖掘、发展民族优秀文化政策的落实,阮这一古老乐器,又重新被音乐家重视,从而焕发了新的青春。

一、近代对阮的改革

自近代以来,乐器改革家、作曲演奏家积极的改良阮的乐器结构,以便能进行更便捷的演奏。民国时期(1918年)郑觐文仿照古代的式样制作过阮并在合奏中使用,其中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曾被管制成唱片,这是目前所能听到的最早的阮演奏曲。这支乐曲至今都是我华夏音乐的优秀代表作,里面出现的声音能基本还原唐朝阮的音色。晚清到1949年因为战乱的影响,阮的制作和发现就处在了停顿的阶段。直到1955年,在“大同乐会”的各位音乐家的努力下,按照西方弹拨乐器吉他的音乐律制,将琵琶和中阮以十二平均律为标准,进行排品、定音。后来中央民族乐团任作曲配器工作的张子锐先生为了能使中国民族音乐交响化,研制出“系列阮”,将阮按照西方交响乐团弦乐声部的声响模式定做了高音阮、小阮、中阮、大阮,低音阮等一系列的阮乐器,从而取代秦琴进入乐队编制,使阮在中国民族乐团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其中,小阮定弦为2626,中阮定弦为5252,大阮定弦为2626,低音阮照弦贝斯定弦,从而阮正式开始使用西方通用率制,十二平均律,并编写了以系列阮为主的乐曲《笙、阮六重奏》,该乐曲的音响和形式新颖,演奏后及时投入了录音和广播,现在民乐交响之父彭修文先生将古曲《月儿高》在合奏曲时改用了八把中阮,这个里程碑式的举动使得阮能如此辉煌的存在于现在民族乐团中。此后中阮和阮族系列渐为作曲、配器者所认识和熟悉。七十年代,有天津民族乐器厂的“上共鸣箱中阮”以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电扩音中阮”;八十年代,有旅大市歌舞团安群娣的“无品大阮”、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刘锡刚的“六弦阮”和原西安音乐学院宁勇的“宁氏系列阮”;九十年代有香港中乐团阮仕春的“复制阮咸”、北京乐器学会田双琨和杨青的“六弦阮”和“八弦阮”,及之后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改革阮族系列乐器”等等。①其中当属系列阮及其拓展的群体艺术价值最高。“系列阮”,或称“阮族”,是指大小规格品种不同、各自高低音域范围不同、而共属同一阮类的一组中国乐器。有规模、成系列的华夏阮乐器首推20世纪50年代由张子锐先生研制的第一代“系列阮”,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没能得到全面推广。之后,在1987年,宁勇先生研制出新型“宁氏系列阮”,它具有品种齐备、声部配套、形制统一、规格标准的特点。这些年来,涌现出了许多的阮作曲家和演奏家,将阮的独特音色融入到古典和现代民族乐团音乐作品当中去。

二、阮改革对西方乐器的借鉴

“吉他”这种乐器,最早出现于亚洲的西部,后传到西方。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吉他制造厂商FENDA不断的对吉他进行改革,在古典吉他的基础上创造了电吉他。电吉他在美国的诞生,给了世界一次新的乐器和音乐革命,电吉他和摇滚乐在30年的时间里迅速风靡世界。在60年代,依照电吉他和弦贝斯又发明了电贝斯,使电声乐队的高低音域完全依赖了电声乐器。

阮和吉他发音原理相同,乐器结构、演奏方法有许多近似之处,因此,阮乐器也被国外某些人称为“中国吉他”。吉他流行于世界,已成为不争的现实,那为什么阮不能像吉他一样流行于世界?而现在,不要说流行于国外,就是在国内,了解这种乐器的人们,也是少的可怜。现代的乐器改革家,为了能使阮更加接近于国际和国内的演出市场,不断的进行创新,在这种古老乐器的改革中借鉴了吉他的制作工艺。在制作上,除了把阮按照吉他制定为24品,还按照古典吉他“品”的制作方式,在中阮的品上加上了铜条。具体的工艺方式就是在原有品的基础上,采用经过处理的硬竹子代替原有的人造骨做品,在品的上方挖槽,将打磨好的铜丝嵌入,制作成为镶铜丝的品。但是,有的厂商在制作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理解和借鉴古典吉他的制作工艺,而把铜丝做细,不是做成圆柱体形状,从而使演奏更加费力,所表现出来的音乐也就更加艰涩,如果做工不精,这种品还能伤手。现在电吉他的制作,已经把白铜品代替了原有的黄铜品,因为相对来说,白铜比黄铜更加耐磨损。而现在很多阮乐器的铜丝嵌品,使用更加细的黄铜,也就使这种工艺在阮上没有发挥出很大的作用。现在乐器改革家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采取完全的电吉他白铜品制作工艺,把这种工艺运用到了阮的品位制作上,使得市场上的部分中阮使用品镶铜的制作工艺,从而根本上解决了原来制作阮用人造骨,磨损大的问题。但是,琴弦与白铜品接触的时候,比跟原有的人造骨接触要硬的多,音色的表现,也就坚硬和清脆,演奏现代作品尚且可以,但演奏传统民乐,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就会过于刚硬,难以将传统民乐演奏出柔美的感觉。所以,很多阮的演奏者,也就没有使用这种改革后的阮。

其次,阮对于西方弹拨乐器的借鉴,也表现在琴的木轴改良上。由于阮族中,担任主奏乐器的为中阮,担任乐团低音的为大阮,这两种阮为专业演奏用处最多。因为这两种阮为中低音乐器,琴上所用的琴弦也就相对于高音乐器琵琶来说粗了很多。古代的阮,木轴是安装在琴头部位,将琴弦缠绕于木轴,演奏时转动木轴调节音高。现代的民乐器用弦,因为都已经普遍用钢丝琴弦代替以前的羊肠琴弦,原有的木轴也就承受不了钢丝对其的拉力,需要进行调整。建国后,张子锐、王仲丙、宁勇等演奏、乐器改革家,将西方乐器上的齿轮系统良好的结构到阮上,将木轴结构与齿轮,把琴弦绑缚在齿轮传动的金属柱上,通过转动木轴,带动齿轮和金属柱,以达到调节音高的作用。相对与西方乐器上的齿轮,阮的整个齿轮被完好的隐藏于琴头,只露出木轴和金属柱顶端,从而更加美观,不会破坏阮的古老式样。这套阮的调音缚弦系统,解决了琴弦对木轴的过分拉力,使琴弦更加稳固,音准也就更加精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现代舞台表演的影响,许多传统乐器生产厂商和乐器改革家将阮的共鸣箱内加入拾音设备,使得阮能像西方电声乐器一样,通过连接到舞台扩音设备,用音响将阮的声音扩大出去。乐器改革家莫仲谦先生就试制了这种被称为“电中阮”的乐器,他结合电吉他的电磁拾音器的工作原理,针对阮的共鸣箱结构,对拾音器做出了调试和调整,将拾音器安装在弦下的复手附近。复手附近是面板振动最剧烈的区域,使装在这里的电磁感应器能敏感地反应箱振。电中阮的拾音器效果非常好,几乎是完整的保持了原乐器的音品,使得阮有理想的传真度,保持了民族乐器的音色,有较高的灵敏度,使乐器的余音效果增加,扩大了阮乐器对乐曲的适应能力,在增大了音量的同时还可使高低音提升或衰减,增加了乐器的协调性。拾音器重量轻,体积小,造价低,装置后不影响原乐器的造型和发音,使之具备电声乐器与非电声乐器的两用性。

更要着重介绍的,就是由中央民族乐团中阮演奏家冯满天先生改革的中阮。众所周知,阮的发声孔实在面板的上,指板的两边各开两个孔,形式多种多样,为了美观多是呈现为小鸟的开孔图案。冯满天先生通过多种改革阮的研究和声音体会,把琴的面板开孔去掉,改为侧板开孔,这首先让演奏者对自己乐器声音有了更加直观的声音体会。为了让延音更长,冯先生将侧板开孔结合了指板下(面板)开孔相配合,是中阮的声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质的飞跃。冯先生对琴品的改革也是不容忽视,在吉他的基础上,将品的上部改为合成“尼龙钢”结构,能更加方便演奏和揉弦,让琴的声音更加的柔和和空旷低沉。并把琴头设计成直头,还原了唐阮的基本造型,减少了如意琴头的重量,让演奏者能更加自如的控制自己的乐器。为了声音的通透性和延展性,他大胆的用琴侧板的木料完整并且成功的用在中阮的背板上,不仅声音更加让人心旷神怡,也是中阮成了一件相当出色工艺品和艺术品。经过乐器改革家们这几十年的创新和改革,使得阮在民族乐团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从中阮的定弦和演奏技巧来看,也借鉴了西方弹拨乐器的十二平均律和固定定弦模式。从原来的多种定弦模式,到现在基本统一成五度四度五度的定弦。原来的传统乐曲,经过音乐家的重新编配,也能以此种定弦完美的表现出本身的音乐性。特别是中阮演奏家刘星先生,他用此种定弦演奏出很多西方十二平均律的音乐作品,比如中阮独奏曲《月光》。此曲并不同于钢琴曲和古典吉他曲,但是让人一听就是纯西方的音乐表现形式。他还出版有几张纯音乐专辑,其中《大无》②,就是全部用中阮去演奏巴赫的音乐。还有刘星先生的中阮独奏曲《云南回忆》,就是用了很多西洋的传统和现代的调式去表现了他对云南这片土地的感情。

三、结语

阮这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从单一的演奏中国古典音乐逐渐也开始演奏多元化的现代音乐。众多现代音乐作曲家,把这古老乐器,成功的加入到了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中去。阮的技巧和表现形式也就更加丰富。很多西方古典乐器(如西班牙吉他、弗拉门哥吉他),西方现代乐器(如电吉他、电贝斯)的某些乐器制式和演奏技巧,也被很完美的运用的现在阮的演奏当中。这种改革不仅没有抛弃乐器原来的特点,反而利用改革将乐器自身的优点发扬光大,扬长避短,让阮这种濒临消失的古老民族乐器焕发了它新的生机。

注释:

①林红.乐器改革纵横谈[J].艺术科技,2000(04).

②刘星.大无[M].2010东方出版中心音像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王仲丙.话阮[J].乐器,1981(05).

[2] 林红.乐器改革纵横谈[J].艺术科技,2000(04).

[3]张东晓.当代阮乐艺术普及教育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4]宁勇.再谈阮定弦规范化的问题[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04).

[5] 刘星.大无[M].2010东方出版中心音像出版社,2010.

[6]邢晓丽.《云南回忆》解析及其对阮发展的影响——以第三乐章为例[J].文化艺术研究,2012(02).

推荐访问: 弹拨乐器 浅谈 中对 借鉴 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