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城镇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

时间:2022-05-03 16:20:05  浏览次数:

摘要: 教育不公现象的存在,社会资本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社会资本视角着眼,围绕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进行教育不公平与社会资本之间的相关研究,对影响教育公平的社会资本进行分析,试图追寻解决教育不公的办法。

Abstract: The social capital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for the educational injustice. This article made study on the unfair education and social capital from a social capital perspective and around the educational equity problem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capital on educational equity, trying to search for ways to address educational inequality.

关键词: 社会资本;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migrant workers" children;education fair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44-03

0 引言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这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也是各国教育制度和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归宿。在现实教育问题中,由于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地域差异这三大差异产生的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仍然十分突出。目前,我国进城农民工已近2亿,他们背后是1400万随迁子女。由于当前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制度等因素的制约,这些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无法平等地享受到与城市子女同等的教育。因此,整个社会应对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予以积极的关注,并提出亟待合理的解决方案成为当前教育界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均为教育不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陈成文、曾永强(2009)从城市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研究导致其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边缘化的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走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困境的解决办法。李森有(2010)从法哲学的视角,以教育立法的权威作为立论基础,探讨为什么要从教育立法层面把握教育公平问题,并以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为切入点讨论当下教育立法权威。蒋园园(2011)从教育财政与管理的视角,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进行分析,得出农民工子女教育要从边缘走向平等且融入城市教育体系,不是仅由适用于特殊初始条件的基本规律所能决定的,它面临着由简单性向复杂性嬗变的重大挑战。

综上观点,分别从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相结合、法哲学视角、教育财政与管理视角来论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然而近年来,单就社会资本视角来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出发,研究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不公的问题,进而推进教育事业不断地向前发展。

1 城镇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教育也迎来了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机。正确认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善社会公平的建设。

1.1 城镇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受教育现状 目前,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国有流动儿童2700多万,其中农民工随迁子女达到1400多万,每8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是流动儿童。①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国家虽然在近几年对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政策有所倾斜,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虽然农民工子女可以在公办学校就读,但是却难以融入到新的学习环境里,而这些公办学校或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基础实施建设还远远不足,私立学校的较高的入学门槛仍然阻碍着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又由于农民工家长由于工作强度大、文化程度较低,没有更多时间来辅导子女学习,其子女的学习也需要完全依靠孩子们的自制力。从调查中我们看到,有55.24%的农民工根本不知道国家对于其随迁子女的就学政策,40.95%农民工仅仅知道一些,只有3.81%的农民工很了解相关政策;24.76%的农民工认为政府对其子女各方面的关心较差,50.48%的人认为关心程度一般,只有10.48%的人认为政府对他们给予了很好地关怀。由此可见,虽然政府出台了相关的各项关于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政策,但是在政策的普及、政策的推进、政策的实施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于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难的主要原因,50.48%的农民工认为是昂贵的借读费所致,20%的人认为是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太少,只有14.29%的人认为他们缺乏一定的社会资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主要原因:36.19%的人认为是当今户籍制度的制约,20%的认为是由于经济基础的薄弱,31.43%的人认为是由于教育体制的制约,同样只有6.67%的人认为缺乏一定程度的社会资本。由此可见,农民工们普遍把子女入学难、教育公平难归因于教育体制、户籍制度,而很少有人看到他们社会资本的匮乏,甚至有些人没有认识到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所在。

1.2 城镇中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1.2.1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局限性 近年来,虽然我国不断改善城乡二元经济下的户籍制度,从目前的成效看虽然户籍的概念都有所谈化,但是一旦涉及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共同分享利益的情况时,户籍制度的作用又突出表现了出来。户口本依然是制约农村居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同样待遇的大大的门槛。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都是按照户籍人口来配置的,城市的教育资源自然而然的就是具有城市户籍的儿童本应享有的公共产品,农民工随迁子女因其自身的农村户籍自然就会被拒之门外。

1.2.2 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不足 2012年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然而这个4%却没有真正实现过。如果根据教育部财务司、《中国统计年鉴》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计算,从2000年到2010年这11年间,以4%的比例为目标,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10年来的累计“欠账”已达到惊人的18221亿元。此外,教育经费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普通小学和初中预算内教育经费,东部最高省份与中西部最低省份相差7倍左右,而农村的小学和初中教育经费不到城市的60%。

以外来务工人员第一大省——广东省为例,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省的农民工子女数已占到了全国总数的1/3。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已令广东这个经济大省颇感吃力。在广东东莞,非户籍的农民工子女占到了总数的46.8%,当地政府要全部解决这部分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经估算一年要投入大概80个亿。而当地2008年全市的税收是500多个亿,按照规定上缴后仅剩下200个亿。在这200亿市一级可支配财政收入中,如果要拿出80个亿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显然是不具可操作性的。②接纳农民工子女势必要求流入地政府投入额外的教育与管理费用,在教育资源有限,无法确定这部分教育投入所获得的教育收益中自己可以获得的前提下,流入地政府必然从自身利益出发,规避政策;流出地政府由于大多是经济欠发达,教育经费紧张是必然的。

2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教育公平问题分析

2.1 社会资本凌驾于正式制度之上 社会资本实际上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一种非匿名的资本,主要形式是一定社会空间内部的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和行为规范。而在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社会资本既不是正式制度也不属于非正式制度,但它的存在却类似于非正式制度,甚至在某些方面,社会资本所起到的作用已经超过了正式制度。如行动者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嵌入其中的情感、信任等,在行动过程中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正式制度。它之所以存在于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究其本身,是由于文化和历史长期互动产生的影响。

农民工拥有的社会资本明显少于城市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而在面对其随迁子女入学的问题上,城市中政治强势的家庭可以利用其巨大的社会网络关系来为自己女子较为轻松的获得入学资格,城市中经济强势的家庭可以利用其经济资本也能较轻松的获得入学资格。但是,作为既不是政治强势也非经济强势的农民工家庭,虽然制度的改革使得他们在政策上获得了平等的待遇,但是在现实中由于强势家庭的介入,使得他们子女的入学门槛在一定程度上不得不又提高了,这也是正式制度很难克服的问题。

2.2 家庭社会资本的介入引起教育不公 家庭社会资本是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等社会组织之间长期交往形成的,嵌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的,以态度、信任、规则、网络、制度等多种形式存在的,被家庭所获得和利用,并为行动者在教育选择行动中提供便利的一种资源。科尔曼将家长对子女教育期待、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所在社区等变量看成是社会资本的替代指标,以此分析家庭社会资本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对教育成就、辍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家庭资本与家庭满意的就学机会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获性之间关系密切。通过这种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社会阶层较低的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较少,选择能力较弱,没有人际资源和经济资本可以动用,因此,在获取优质资源的机会也是很有限的。相反,社会阶层较高的家庭拥有的丰富的社会资本,其中政治强势的家庭的社会网络非常丰富与复杂,选择能力最强,容易支付选择教育入学所带来的高风险和高成本;经济资本强势的家庭以大量的经济资本为支撑,运用经济优势,利用社会网络中的政治关系,也较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农民工们的社会阶层较低,家庭社会资本的拥有量相对于其他阶层较少,相对其所拥有的人际资源匮乏,经济资本较少,所以为随迁子女选择入学环境的能力较弱,甚至存在一定的入学壁垒,这就导致了城镇中大量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入学门槛上就存在不公平的待遇。

2.3 学校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机会的选择 普特南在《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中专列一章即《教育与儿童的幸福》阐述了教育问题。在该文中,他认为社会资本对儿童的一生中的成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社会资本与学校的运作方面也有紧密联系。③学校资本是学校成员之间、学校与家庭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等组织之间长期交往形成的,嵌于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之中的,以态度、信任、习俗、惯例、规则、网络、制度等多种形式存在的,被学校所获得和利用,并为其在有目的的行动中提供便利的一种资源。学校利用这类资本,发展自身的关系网络,同时激励并汇报帮助学校赢得声望和发展机会的人群,完成学校忧郁的社会资本积累。其中我们发现,知名度较低的学校社会资本匮乏,没有影响环境的能力,这无疑影响着其生源质量和师资质量。在就近入学的制度之下,只能接受一些社会资本贫困的家庭入学子女。相反,知名度较高的学校,获取优质生源更容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知名度较高的学校,农民工子女的人数少之甚少。

3 实现城镇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公平的建议及思考

3.1 强化教育公平理念,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平等地位 城市的中小学幼儿园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要一视同仁,在招生时严格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吸纳农民工子女,使他们能够和城市的孩子享有同等待遇。对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要切实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帮助他们打消因经济困难而担心被城市学生歧视的自卑感,而更好的融入到城市中的学校中去。管理上也应逐步放开身份限制,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试点进行学籍管理代替户籍管理,积极鼓励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教育领域率先享受同城待遇。

3.2 加大专项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 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投入,就不可能有整个教育的又好又快发展,教育公平也就无法实现。我国的教育投入一直严重不足,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势在必行。在现阶段,应加大对困难地区和校的扶持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经费投入,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只有这样,实现教育的顺利发展和解决教育公平的任务才有希望。要建立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列入流入地预算内教育经费,并按实际在校生人数向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核拨公用教育经费,维护学校的正常运转。中央应设立农民工子女教育专项资金,以流入地农民工子女的规模为依据,划拨相应的教育经费、公用经费,分担流入地政府财政压力。各级政府要将公办中小学接收的农民工子女计入学校在校学生数,核定学校的教职工编制。

3.3 提高家庭的教育选择能力,完善社会资本 当义务教育优质学校形成群落,其数量与质量与公众需求相匹配时,家庭社会资本在择校中的作用将会降到最低,其实现的前提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在这种条件下,就近人学政策或自由度较高的教育选择政策才会伴随公平的机会和平衡的心态。但在任何选择政策下,政府有责任以经济资助和成本分担方式,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教育选择能力,努力协助其建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存量会受其自身背景与条件影响,但社会结构或制度设计是决定社会资本丰富与贫乏的关键。社会资本贫困家庭往往是全方位贫困家庭。

注释:

①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1),92.

②马晖.1200万流动儿童义务教育谁负责?http://news.qq.com/a/20091214/001189.htm.

③Robert D. Putnam,Bowling alone, Simon and Schuster, 2000.

参考文献:

[1]朱国宏,桂勇.经济社会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陈卓.超社会资本、强社会资本与教育公平——从当今中国教育影响社会分层的视角[J].青年研究,2010(5):75-83.

[3]刘进.家庭社会资本与高等教育参与——一种间接计量的尝试[J].教育科学,2011(6):49-53.

[4]温日锦.教育不公的社会资本追寻[J].教育评论,2009(4):48-51.

[5]谢建社,牛喜霞,谢宇.流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以珠三角城镇地区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11(1):92-111.

[6]吴霓,张宁娟,李楠.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的五大趋势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10(7):11-15.

[7]徐爽,闫逢柱.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分析——以北京市X镇和广州市Y镇为例[J].农村经济,2010(12):86-90.

[8]蔡晓陈.社会资本经济分析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8(3):137-141.

[9]董田甜.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资源配置均衡探析——基于对城乡教育的思考[J].商业时代,2011(1):89-90.

[10]张东娇.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分析:社会资本结构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0(2):12-17.

[11]张东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社会资本障碍及其政府治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2):24-31.

[12]雷万鹏,钟宇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中的城乡差异——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48-57.

[13]于佳宾.教育公平视阈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2012(2):21-23.

[14]蒋园园.教育财政与管理的视角:对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执行复杂性的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8):50-53.

[15]陈成文,曾永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一个资本分析的视角[J].学习与探索,2009(6):46-51.

[16]李森有.论教育公平与教育立法的权威——以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相关立法为例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0(7):199-204.

推荐访问: 农民工 视角 城镇 子女教育 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