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化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视角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

时间:2022-03-09 10:17:43  浏览次数:

摘 要: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快获得咨询的渠道。大量多元化、良莠不齐的信息给在校学生带来了冲击,同时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探讨如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事务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校园文化 事务管理

高等教育要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不仅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术教育和引导,高效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为学校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直接对高校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影响。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方便取得了长足发展并且不断加强管理意识,但是在新时代环境下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和自媒体高度发达,学生的思维和价值观不断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如何通过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事务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计划已经成为所有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面临的一大课题。

1.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1.1校园文化的定义。

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化进行研究并给出定义,但是由于文化的内涵丰富,涵盖面较广,学术界很难给文化一个统一、全面的定义。《辞海》给文化做了如下解释:“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一般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文化财富之和;狭义的文化指有关人类社会和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和文化艺术及教育、科学等。”根据这一解释,可以将文化分为三个相辅相成的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是随着社会和学校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延伸,又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有益补充;校园文化基于社会文化产生,同时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1.2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校园的物质环境,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宣传栏和文化、体育设施等;制度文化主要指校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教职员工的工作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是保证学校顺利运作的基础;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升华和凝练,包括学校的校训、学风、课堂文化、宿舍文化和社团文化等,能够反映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校园文化为全体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具有导向和规范功能;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校园文化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辐射功能。

2.关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研究

2.1学生事务和学生事务管理。

学生事务(Studnets Affairs)的概念起源于美国高等教育界,这是一个与学术事务(Academic Affairs)相对应的概念。学生事务主要指在课堂以外的校园活动中学生的住宿生活、社团组织和课外活动等。我国高校在学生学习以外的领域开展的工作习惯称为“学生工作”,其侧重点相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更窄一些,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发展,“学生事务管理”一词逐渐取代“学生工作”。学生事务管理主要包括“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两个组成部分。其工作内容涉及招生宣传、入学注册和档案管理、入学教育、学生餐饮服务、贫困生资助、社团管理和心理咨询等,目标是为高校在校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立学生事务管理者、老师及学生之间的和谐伙伴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深化改革,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涵盖面越来越大并且不断细化,涵盖大学生的在校生活、心理健康发展、学业和学术的提高及职业规划等。工作模式从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走向精细化,通过灵活多变的手段开展工作,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

2.2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从客观因素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相对封闭的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处于成长阶段、三观尚未稳定的青年学生在网络信息的冲击下,思想意识容易受到影响,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对高校学生造成误导。

从主观因素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制度文化不够健全。优秀的文化制度是文化育人的基本保障,能够通过制度确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行为界限,帮助学生培养规范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习惯。科学合理并充满人性的制度能够营造高品质的校园氛围,在通过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存在制度不健全,管理主要靠“人治”,或者制度过于僵化,使学生产生约束感和压迫感;不合理的制度文化会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产生不利的影响。

2.3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事务管理的关系。

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模式,从低到高三种层次的管理模式分别是“人管人”、“制度管人”和“文化管人”。把思想和精神层面上的引领作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首要方式,其次通过制度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才是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模式。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和精神所在,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受到校园文化的影响,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方式折射出校园文化的内涵,因此校园文化和学生事务管理相互依存。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缓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满足学生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为学生事务管理增添活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引导,将有形的管理工作变成无形的管理,容易获得学生的認同感与合作,提高学生的事务管理效率。良好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反过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塑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校园文化的发展建立在对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础之上,并且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校园文化的传递过程,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有意无意地将校园文化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并通过对管理工作的感悟和总结,衍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

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事务管理效率

3.1提高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对塑造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和价值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刻不容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

3.2重视校园“软环境”建设,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实施文化建设育人。

我国大多数高校硬件设施建设均已取得丰硕成果,现代化的教学楼,先进的机房和优秀的住宿条件已经成为高校标配,但是与之相对应的软环境建设速度较为缓慢。应该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设置有积极意义并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长廊、校园雕塑等;开展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文学、艺术相结合,创造富有魅力的校园环境,给师生以美的享受,发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激励功能。

3.3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当代大学生喜欢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获取资讯、进行互动交流,网络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影响巨大。高校事务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搭建网络平台,例如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和小程序等,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宣传阵地。学生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接收文化资讯,接受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减少网络虚假信息或者价值取向不端正信息的负面影响。

3.4建立具有人文关怀特色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在建立、健全、规范学生事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该增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生事务管理目标相结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管理制度中还应该体现民主化和平等自由的特色,搭建学生与管理者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和发展空间,激发其发展活力。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对校园文化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发展给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题和挑战的同时带来一些机遇。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入手,通过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有助于提高高校事务管理工作效率,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素芬,张永生,张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与校园文化建[J].价值工程,2010(2).

[2]王红.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创新[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4).

[3]杨明刚.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9).

[4]徐长林,杨玲,李艳菊.高校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3).

[5]夏峰.网络文化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与对策[J].管理实践,2016(11).

[6]楊美玲.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选择[J].企业家天地,2010(02).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2018年人文社科一般课题“安徽高校‘互联网+学生事务服务’标准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k2018B006)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 视角 管理工作 高校学生 信息化 事务
[信息化时代校园文化建设视角里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