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4-03 09:46:51  浏览次数:

摘 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作是环境监测,而且对环保工作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本文对环境监测的现状进行阐述,进而找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改进。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原因分析;对策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19.215

1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

在过去的 30 多年里,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在污染减排、污染源普查、水专项等环保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为我国环保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的环境监测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目前,各地环境监测部门已具备多要素、多手段、有鲜明区域特点的技术能力,可覆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常规监测、微量有机物监测、生物群落监测、化学品毒性检测、环境空气连续自动监测、机动车排放气污染监测、噪声监测、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等各类环境监测领域,同时也具备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监控及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等对环境监测信息进行编辑处理和发布的技术能力,能够科学、全面、及时地反映区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环境管理部门顺利开展污染源监督管理排污收费和环境综合整治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2 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环保机构及主管环保工作的领导对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我国环境管理工作偏于末端治理,即只有哪里出现了污染,才到哪里调查监测。因而造成我国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污染监测阶段,没能切实做到环境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全方位的超前服务,甚至部分环保局领导对监测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监测数据的使用上比较随意,在经费和人员配置上不予重视,甚至占用监测编制,正因为政府对环境监测的行政行为和技术监督职能的认识上存在差距,认为监测工作可有可无,致使监测系统在实施环境技术监督职责中缺乏依据,影响了对环境监测的经费投入。监测工作被逐步边缘化,管理机构很少关注监测信息,研究监测信息、运用监测信息、使监测信息未能充分发挥在环境执法监督中的技术支持基础作用。

2.2 水环境监测不够完善

水环境监测按照水的循环规律(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水的质和量以及水体中影响生态与环境质量的各种人为和天然因素所进行的统一的定时或随时监测。当前,我们已有的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所选检测参数不能全面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水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首先,我们对污染物的采样和分析方法缺乏系统性,不同类型的污染物采用不同的采样和分析方法。其次,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些检测参数,例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邻苯二甲酸 酯 丁基黄原酸等,在采样和分析监测过程中受干扰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对监测分析方法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消除干扰因素的影响。第三,我国现有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与现有的标准分析方法不配套,为其贯彻实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2.3 空气监测技术和规范尚需不断完善

现在霾污染、臭氧光化学污染特征及生成机制,空气污染的人体健康和生态效应的跟踪评估和控制研究等监测项目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而在我们国家,环境监测仍然停留在常规监测,对以上需要监测的内容还没有纳入监测范围,造成很多类似的污染问题无法很好的解决。

2.4 噪声监测技术和规范尚需不断完善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一些过去不被重视的噪声和振动源逐渐显现,如飞机噪声、轨道噪声和振动等,市民信访中比例比较高的居民小区固定设施、空调噪声、振动扰民等,都需要有相应的监测技术与管理要求相配套目前,噪声投诉已跃居各类环境污染投诉的首位。面对这种严峻的声环境污染,传统的人工监测、手持仪器监测显然无法满足声环境监测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声环境监测仪器,特别是优质的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声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进行实时、准确的全方位监测,对噪声污染源及其治理进行监督监测,必将成为环保主管部门的首选。

3 环境监测的发展对策

首先,提高对环境监测地位重要性的认识。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环境监测在整个环保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必须重视环境监测工作,因为它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保部门管理的依据。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人们既关注化学物质的污染,又同样注意到辐射等各种物理因素所带来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法制建设,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行之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等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建立,首先就需要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 为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各地环境检测部门要完善实验室内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强化全程序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并建立起环境网络监测体系,选择有代表性的参数进行监测,增强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可靠性,保证监测数据的质量。

第三,资金投入增加,完善监测设备。环境监测工作必须配备精良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相应的测试手段,这就要求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作保障,各级环保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部门和各级环保部门的支持,力争将监测站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科研经费和专项经费全额纳入同级财政年度经费预算,并做到逐年有所增加 有条件的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经费来源,充分利用各种援助资金、民间资金等。

第四,要根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完善环境监测购置仪器的调,审批手续要有计划、有组织的配备,及时地更新、更换环境监测设备,加强环境监测的技术装备保证环境监测工作向测试手段多样化、技术规范化、信息资料计算机化的方面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牟青峰,浦彧,梁建聪,蒋丽娜.基层环境监测分析能力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13(05).

[2]孙秀荣.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9).

[3]喻燕,刘春荣.环境监测分析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民营科技, 2012(12).

[4]王淑敏.环境监测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J].北方环境,2011(07).

作者简介:张晶晶(1987-),女,山西运城人。

推荐访问: 环境监测 浅析 几点思考 方法 分析
[浅析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