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时间:2022-03-22 09:33:37  浏览次数:

计划、独立决策和实施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等。③社会能力:包括个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自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以及对挫折的承受能力等。④个人能力:包括社会责任感、诚信精神和职业道德等。

1.2 专业特长分析

专业特长与上述能力结构中的专业能力有关,其相关概念还有专业技能、核心竞争力等。专业特长更强调专业的特殊性,是指专业人员更擅长的领域知识和工作技能,即对某种专业理论知识、专门工作方法、专业技术,甚至某种专业设备的侧重取向和特殊专长。如果说专业兴趣决定一个人的择业方向,以及在该领域所乐于付出努力的程度;那么专业能力和特长则是一个人在既定领域能够胜任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构建专业特长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 独特性。指专业形象的差异性。社会竞争的加剧,迫使专业发展必须保持形象鲜明和独特,要以鲜明的特点体现出独特价值,才能获得社会与公众的认知,并在社会分工中获得较为明确的角色和地位。

(2) 不可替代性。指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竞争对手不能取代的、难以模仿的特点,能够满足社会的独特需求,从而形成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获取有利的竞争地位,发挥持久的竞争优势。

(3) 持续发展性。专业技能不是一成不变的,也要基于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创新、充实和发展。只有通过对资源和能力的重新配置和定位,实现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及时提升,才能在长期的竞争态势中保持主动。

(4) 协同性。即与其他相关专业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之间的协同合作,保持在核心竞争力方面有一定的互补和兼容性。要注意避免因贪大求全而模糊了自身的专业定位,要追求与相关专业间的差异和互补。

1.3 信息管理专业特长的研究意义

教育培训是获得专业能力的重要前提,然而近年来我国以图书情报学为基础的信息管理教育恰恰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出现了问题。起因于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该目录对原有专业作了大幅缩减和调整。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新列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专业名称,而该专业是信息学(原情报学)、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等五个专业归并而成。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相并列的,还有图书档案学,下分图书馆学、档案学二专业。当时许多图书情报学专业出于专业规范、扩大专业内涵和吸引生源等考虑,纷纷将院系以“信息”或“信息管理”冠名。当时有的规模不大的系又在各校的院系调整中被合并到信息学院、管理学院或经济学院之中。这一系列的归并使“信息管理”这一概念变得更为庞杂,涉及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档案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等很多领域。各办学机构因地制宜,在自身原有学科基础上做出了不同的专业方向选择:一类由理工科类大学开设的信管专业,侧重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重视培养计算机编程能力。一类以综合型或文科大学开设的信管专业(大多由原来的图书情报专业整编而成),侧重信息的组织分类、加工处理等,重视培养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能力。还有一类是农、医类或外语大学开设的信管专业,将信息管理与学校行业方向相结合,侧重本行业信息管理或信息系统建设。各办学机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侧重也不尽相同,但基本都由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和交叉科学类课程构成。可见,目前冠名“信息管理”的专业处于信息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结合点上,这样的交叉融合成为信息管理类专业的一个特色,即以现代管理学理论为基础,培养具有计算机科学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知识和技能、为各行各业提供信息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尽管上述一系列院系更名、专业归并与调整的初衷是为了宽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但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以下问题:专业定位太综合、专业形象不突出,专业特长不清晰,招生时缺乏吸引力;专业课程涉及面太广而深度不够,缺乏打造专业特长的核心特色课程;部分源于传统学科的课程缺乏在新信息环境和信息管理要求下的内容提升和教学改革,致使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专业发展感到茫然,学生转系、分流、跨系报考研究生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一项相关调查清楚地反映出这种状况:该调查围绕信管专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展开[2]。在针对2006级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在回答“本专业毕业生最大的劣势”时,58%的学生认为是“本专业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22%的学生认为是毕业生“无一技之长”,12%的学生认为“市场不了解本专业”。该研究还结合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调查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的态度,占毕业生36%的就业于IT企业的学生认为本专业应定位于系统开发能力的培养;而占毕业生26%的就业于传统企业的学生则认为本专业应定位于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但他们同时都认为本专业毕业生“知识面广但课程深度不够”,都发现自己的专业能力难以达到工作要求,多数需要再学习或培训。在对“今年本专业就业形势”的判断中,只有4%的毕业生选择“今年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52%的毕业生认为今年本专业就业形势不好或非常糟糕。对问卷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就业中形势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的回答,选择“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定位不准确”、“本专业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的占了绝对比重,其中“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不少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

因此,确定和培养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是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其研究意义在于:

(1) 有助于明确专业定位。专业特长代表了专业人员为社会贡献的独特价值,确定了其在社会分工中的专业角色和地位。对教育机构而言,培养专业特长是教学的核心目标,是确定办学方向和专业发展目标的基础,更是确立专业形象的主要手段。

(2) 有助于专业课程建设。实现培养目标、打造专业特长主要靠专业课程教学,然而近年来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发展却莫衷一是,虽有不同侧重,但基本都没逃脱“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定位不准确”、“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差距”等负面评价。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形成对专业特长的明确认识,课程建设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形成体现核心专业价值的专业课程体系。

(3) 有利于加强本专业人才的专业性和竞争性。只有增强专业特长意识,建设具有核心专业价值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打造出一技之长,使专业人才获得立身之本,以独特的专业性加强其竞争性。

2 信息管理教育价值观与专业技能定位

2.1 信息管理教育的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作为人们关于教育实践和教育价值关系的根本看法,是指导、支配和评价教育行为和功效的核心观念,对整个教育活动有着深刻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目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以及教育的规划、结构、布局和体制。教育价值观在微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系统本身各个内部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目标指向;在宏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同社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价值旨趣[3]。在探讨信息管理的专业特长时,首先要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价值观有所认识。

祝智庭教授指出[4]:传统科学教育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以物质能量为主的自然资源观基础上的,而信息教育的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以信息资源为主导的,物质、能量、信息相统一的大资源观基础上的。因此,信息教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信息能力,树立信息时代的时空观。应教会学生以信息为媒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与自然界协调共处,形成注重效率、效益和整体优化的价值取向;应对学生进行信息资源存在形态的教育,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教育。

信息管理教育价值观的核心就是基于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深刻认识,利用信息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人们开发、管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的效率。信息管理教育价值观代表了信管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具体表现为一定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专业技能定位。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信管教育的价值观也有所发展。

2.2 国内外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专业技能的定位

2.2.1国外主要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专业技能的定位

笔者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 News & World Report)》的全美图书馆与信息科学学院研究生院排名中,选取了一直排名靠前的以下5所学院,并对其信息科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调研(见表1)。

2.2.2国内主要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专业技能的定位

为比较研究,笔者也调研了国内信息管理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与专业定位,选取了6家以图书情报学为基础建立的信息管理教育机构(见表2)。

2.2.3 分析

分析国内外信息管理教育机构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定位,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关注:

(1)信息管理教育价值观的发展。通过调研国内外各相关教育机构的培养标准,可以发现国内外的信息管理教育都致力于广泛关注社会各领域的信息需求,发现各种信息工作机会,解决当今世界各类信息查询与利用中的各种社会、组织和技术问题。即面向各行各业、各类组织机构,研究其信息管理问题,包括机构的信息环境分析、信息构架、信息资源与组织结构、信息管理如何更有效地支持战略决策等。研究领域涉及信息管理中的技术、人文因素,及二者结合的问题(包括信息技术的综合管理、新的信息系统及系统设计思想、信息政策、信息法律、人的信息行为和信息活动心理分析),以及从经济的角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包括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信息的成本价格研究、信息市场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生产、流通和利用中的经济关系与经济利益问题)。

(2)以研究信息、人与技术的关系作为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近年来,国外以iSchool联盟院校为代表的信息管理教育机构旗帜鲜明地提出,以探索与发现信息、人与技术三者之间关系作为专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在课程设置及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有:直接开设人机交互、人与信息交互、人机界面、用户视角等课程;同时也在传统课程中融入相关内容:如在“信息检索”课中,注重了在检索评价和相关反馈章节加强对检索的用户相关性、网络环境下用户评价相关标准、用户动机、态度和行为对于技术的影响和作用的分析探讨。多家教育机构都强调“从技术、政策、管理、以人为本的服务等角度理解信息系统”,“注重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角度研究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并将人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研究”。这一核心理念值得重视和研究,它为我们探索信息管理教育的专业特色,打造独特的专业特长提供了重要方向。

(3)培养标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通过不断发展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培养标准,促进专业知识和专业人才应用领域的拓展。具体就是:从传统的面向图书情报机构培养工作人员过渡到面向更广泛的领域和机构培养信息专业人员(information professional),再发展到面向各类用户更高层次的管理水平、更多样的信息需求和更复杂的信息行为培养知识管理人员(knowledge professional)。其专业核心能力超越了传统的只面向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管理,而围绕更广泛类型信息的信息采集、信息分类、信息描述、信息组织、信息检索和利用、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等展开。而培养面向知识管理的专业人员则更关注信息活动的主体及其信息行为,为满足各类机构或个人用户更多样、更高层次的信息获取,以及学习、运用、创造知识的需求,掌握知识组织、知识管理和知识传播的能力,在各类组织机构中发挥更大作用,保证组织的战略思考、规划、探索、创新、交流等活动得到全面、有效的信息支持[10]。

3 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

3.1 信息管理专业特长的基本构成

专业特长不同于教学文件中的培养目标,相对于培养目标的全面、综合,专业特长更为具体、专指,关键要体现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差异性。同时专业特长还应超越具体的职业、机构性质,对各类机构的信息管理都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综合以上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价值观的分析,参考国外学者提出的核心能力模式(model of core competencies)[11],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人才的专业特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对信息环境、信息资源的认知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应对信息环境的发展特点、变化趋势有深刻认识,了解信息、信息传播对社会、行业及组织机构的影响。具备信息源的知识,了解信息的生成、传播和利用周期;熟悉信息传播渠道、信息资源类型及各类型信息的特点和利用价值,具有对信息的采集、筛选能力;能够评价信息的质量和适用性;在一定的经费条件下, 能够选择相应的信息源和载体并集成分散的信息源,有效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2)信息组织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掌握信息组织的理论、原则、标准和工具,能够运用信息组织的方法,如分类、主题、信息内容分析与标引、著录与排序,编写文摘、元数据,以及信息构建、知识管理、学科主题门户、语义网等新型信息组织方法开发新的工具。能够根据各类信息资源的特点及用户检索、利用信息的要求,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表征和排序,使信息集合达到科学组合,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帮助用户管理自己的信息需求,促进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节省社会信息活动的成本[12]。

(3)信息检索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掌握信息检索理论和方法,了解各类信息检索系统、检索语言和检索工具的原理、特点、功能和检索方法,具有对各类信息的检索、获取能力;能够对检索系统的检索性能与效果进行评价和判断。了解用户的信息检索习惯和行为特点,能够根据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检索服务,高效率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4)信息分析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掌握信息计量、信息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能够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方法,对社会化信息交流过程中信息的分布、传递、组织存储、相互引证等进行定量描述,以揭示社会信息交流的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为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为信息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供必要的定量依据。同时,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熟悉信息分析的方法、技能和分析软件,能够以用户特定需求为依托,以定性和定量方法为手段,通过对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鉴别评价、分析综合等系列化加工,形成新的、增值的信息产品,发现和揭示各种信息活动、信息行为或信息资源发展中的规律与特点,为各种组织不同层次的管理和决策、为知识发现提供信息支持服务。

(5)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信息管理专业人员应掌握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和工具,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具体说,要熟悉计算机及主要设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掌握相关设备的安装、配置与维护;具备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基本知识,熟悉常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配置与维护;了解信息系统和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管理与维护的过程、工具与方法,能够对信息系统的功能与性能、日常应用、相关资源、运营成本、安全等进行监控、管理与评估,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或对系统提出改进建议。能参与信息系统的开发,代表用户和系统管理者对系统的分析设计提出评价意见,对信息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提供管理和技术支持。

3.2 注重打造专业特长的独特性

在打造信息管理专业特长时,要秉持专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即以信息、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重点。在发展信息技术能力时,要特别注意区分信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的不同,要清楚地认识信管专业知识结构中计算机科学的地位和作用,或者说在培养信息技术能力方面信管专业要有自己的专业视角。既不应仅强调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只设立一些计算机基础和一般应用课程,也不应盲目照搬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不切实际地增加相关课程的比例,将信管系办成准计算机系。而是要找准专业位置,立足于用户服务,针对专业需要与应用的具体情况开设相关课程。例如,美国的信息管理相关院系在开设相关技术课程时,就注意围绕用户在信息获取与利用中的认知和行为特点,以为用户创建更优越的信息利用环境、信息支持手段和工具,服务于用户的信息利用和知识创新等为主要目的。

需要强调的是,专业特长的独特性还应落实在培养对象身上。前文所述五方面的专业能力代表了信息管理专业为社会奉献的独特专业价值,但对学生个体而言,则不一定面面俱到。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擅长,分类型培养专业人才,例如可分为技术型、工程型、管理型等。可以参考国外相关院校模块化课程设计的做法,即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基于对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能力分析及课程管理功能分析,将课程内容编排为合理的课程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学完一个模块可以获得一项专业技能;模块的内容依据专业能力需要确定,实用性强,有不同的层次和递进,比较深入;模块之间以及课程之间可以灵活组合,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4 结语

信息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市场的竞争对信管专业教育的特长培养提出了客观要求,应当引起业界重视。信息管理专业教育要根据行业发展及社会需求特点,形成新的培养目标和人才保障体系,就必须尽快解决制约信管教育发展的专业定位模糊、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系统、有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等问题。其核心要点就是通过专业特长的确定,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专业特长意识,形成合理的特长规划和课程,培养学生的整体专业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管理专业教育对自身专业特长的认识和规划,是信管人才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希望与专业教育领域的同行交流讨论,以期在专业特长规划方面达成共识,并付诸在教育实践中。

参考文献:

[1]黄伟.基于就业导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企业家,2009,(20):171-172,230.

[2]张瑞军等.基于学生视角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0):74-77.

[3]吴林富.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自觉构建[J/OL].[2012-08-03].http://wenku.baidu.com/view/8072b90302020740be1e9b56.html.

[4]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9.

[5]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Library Science in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BSIS Overview[EB/OL].[2012-08-03].http://sils.unc.edu/programs/bsis/index.html.

[6]School of Information in Syracuse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 Programs[EB/OL].[2012-08-03].http://ischool.syr.edu/academics/undergraduate/index.aspx.

[7]Informati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Degree Requirements[EB/OL]. [2012-08-03].http://www.ischool.washington.edu/informatics/courses.aspx.

[8]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Course descriptions[EB/OL].[2012-08-03]. http://www.ischool.pitt.edu/bsis/course-of-study/course-descriptions.php.

[9]College of Information in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BS Degree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EB/OL]. [2012-08-03].http://ci.fsu.edu/undergraduate/it.asp.

[10]符绍宏.北美图书情报教育发展新动向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10,(19): 69-73.

[11]初景利.国外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发展与新特点[J].图书馆论坛,2007,(12): 211-215.

[12]周宁.信息组织[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符绍宏,女,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国彬,男,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推荐访问: 初探 信息管理 特长 人才 专业
[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相关文章